• 1、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的方案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收集50mLO2所用时间

    实验1

    30mL2%

    粉末状MnO2   0.2g

    21s

    实验2

    30mL2%

    粉末状CuO       ag

    47s

    (1)、表格中a的值为
    (2)、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3)、要比较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气时,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 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作为收集装置。
    (3)、若把B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后的优点是
    (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a”或“b”)口进入F中。
    (5)、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H2SO4=FeSO4+H2S。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可采用(填字母标号)作发生装置。
  • 3、A~F六种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反应③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略去,请分析作答。

    (1)、写出物质C的名称
    (2)、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为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反应③可以通过燃烧甲烷来实现。已知甲烷的化学符号为CH4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4、下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
    (3)、根据E图所示,该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9,则其中子数为 , 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 5、空气是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气体。
    (1)、人类和动植物的呼吸需要吸入空气中的
    (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4)、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下列不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 6、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钾离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两个氢原子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7、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得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有关金属氢及其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氢是混合物 B、金属氢由原子直接构成 C、金属氢中的原子静止不动 D、金属氢和氢气化学性质相同
  • 8、足量蜡烛在如图1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蜡烛熄灭是因为瓶内氧气被消耗完全 C、蜡烛熄灭后瓶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D、利用蜡烛燃烧可以准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9、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分子在不断运动 C、密封良好的方便面进入高原,包装袋会鼓起—分子体积变大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 10、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甲图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B、y=4 C、Se是非金属元素 D、硒与氧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氯化钠都含有氯元素 B、1个氯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 C、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 12、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导致酸雨 D、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 1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约占78% C、空气中有氧气分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SO2CO2NO2
  • 14、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下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巴黎圣母院钟声响起 B、升奥运五环旗 C、点燃奥运圣火 D、体育代表团乘船入场
  • 15、中国天宫空间站三名航天员每日需要O22.4kg,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制氧,是航天员安全可靠的供氧途径之一。向氧气发生器加入粉末状的铁粉和氯酸钠(NaClO3);点燃铁粉,铁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NaClO3受热分解为NaCl和O2。三名航天员4天所需O2共9.6kg,则理论上至少需要加热分解NaClO3的质量为多少?(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 16、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为主题开展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

    (1)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分别将反应物及反应容器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将两种溶液混合,观察到烧杯中 , 一段时间后再放回托盘天平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填“向左”或“向右”)偏转

    (2)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讨论分析导致方案二实验结果的原因:

    【得出结论】

    (3)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猜想2正确,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反思评价】

    (4)通过以上实验,在选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进行。

  • 17、

    化学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I.化学与航天——火箭的动力来源(以液氧液氢为例)

    (1)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与液氮的不同。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燃料,理由为(写出一条即可)。

    Ⅱ.化学与化工

    甲烷(CH4)可作为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煤综合利用获得甲烷的一种简化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

    (3)煤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进入“反应室1"前,通常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

    (4)“反应室1”中产生的氢气经净化后,可通入反应室(填“2”或“3”)直接参与反应。

    (5)在“反应室2”中,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 , 经检验管a中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3)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进而推算出结果。

    (4)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结果。

    【模型构建】

    (5)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表示的是

  •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目的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B装置收集氧气,体现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停止加热时,为防止倒吸,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填“熄灭酒精灯”或“把导管移出水面”)。
    (3)、用上述收集的O2完成如图C所示的实验,坩埚钳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的目的是 ,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4)、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 20、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依据不同制取方式,可分为“绿氢”“灰氢”“蓝氢”“紫氢”和“金氢”等。下图带你认识“多彩”的氢。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液氨,进行储存。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电解水制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2)、属于“绿氢”和“紫氢”的分别是(填字母序号)。

    a.风能发电制氢            b.煤燃烧发电制氢          c.核能发电制氢

    (3)、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
    (4)、“液氨储氢”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上一页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