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纳米铁粉具有易燃、无污染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新型燃料。制备纳米铁粉的其中一种流程如图1所示。

    反应1:FeSO4+H2C2O4Δ__FeC2O4+H2SO4

    反应2:FeC2O4Δ__Fe+2X

    (1)、FeS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2)、将2.88g草酸亚铁(FeC2O4)置于玻璃管内,使其在700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如反应2,则反应2中X(填化学式)。管内固体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时,草酸亚铁恰好完全分解。

    (3)、2.88g的草酸亚铁,理论上可得到纳米铁粉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下图是不同状态的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 2、化学反应在防治工业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制取氢气,主要流程如下。

    (1)、反应釜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HIH2SO4 , 请写出反应釜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2)、依据 , 判断X一定是(填字母)。

    A.HI       B.H2SO4

    (3)、写出管式炉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4)、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5)、若生产过程中没有损失,生成H2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料水中的氢元素质量。
  • 3、

    阿司匹林(C9H8O4)是一种用于解热镇痛的抗炎药。实验小组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取水杨酸和乙酸酐于烧瓶中,在不同温度下,采用5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如图),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水杨酸的质量/g

    乙酸酐的体积/mL

    温度/

    反应时间/min

    产率/%

    3.5

    3.5

    85

    20

    63.73

    3.5

    3.5

    85

    25

    75.25

    3.5

    3.5

    85

    30

    45.64

    3.5

    2.4

    85

    25

    29.81

    3.5

    4.7

    85

    25

    58.77

    3.5

    3.5

    75

    25

    43.44

    3.5

    3.5

    95

    25

    19.93

    【解释与结论】

    (1)1个C9H8O4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①②③的目的是探究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

    (3)得出“乙酸酐的体积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有影响”的结论,依据的一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4)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实验条件是3.5g水杨酸、3.5mL乙酸酐、温度为、反应时间为

    【反思与评价】

    (5)继续实验探究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实验方案为:取3.5g水杨酸和3.5mL乙酸酐于烧瓶中,在85时,采用300r/min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min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 , 并计算产率,若 , 则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无影响;反之则有影响。

    (6)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关于合成阿司匹林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4、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图1中的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应待出现现象时才开始收集。

    用如图的自制“制氧机”制备O2

    【资料】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H2O2Na2CO3易溶于水。

    【操作】在左瓶中依次加入适量水、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

    【现象】左瓶中黑色粉末翻腾、液体浑浊,瓶壁温热;右瓶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评价】

    (4)①反应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右瓶中水的作用是(填字母);

    a.湿润氧气       b.观察氧气的流速       c.降低氧气的温度

    ③该自制“制氧机”中,制氧剂选择过碳酸钠而不选择双氧水,是因为

  • 5、甲醇是一种绿色、清洁的燃料。这种燃料既符合环保要求,又具有高效、安全、稳定的特性。甲醇可通过二氧化碳加氢生成,每生产1吨甲醇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再生利用,所以被简称为“零碳”燃料。

    如图1是我国通过光伏发电制得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此外,研究发现,甲醇的产率与催化剂CuO的质量分数有关,其关系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甲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写一点即可)。
    (3)、图1中“步骤2”使用CuO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CuO的质量和不变,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流程中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
    (4)、由图2可知当CuO的质量分数为CH3OH的产率最高。
    (5)、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有利于缓解(填一种环境问题)。
  • 6、科学家发现以ZnOZrO2(Zr为锆元素)为催化剂,可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甲醇,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丙的化学式为CH4O C、生成物中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6:9 D、该反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 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把水煮沸后饮用

    煮沸能杀灭病菌

    B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衣服更快晒干

    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运动加快

    C

    往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活性炭具有催化作用

    D

    清理家中鱼缸后,并往水中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呼吸

    A、A B、B C、C D、D
  • 8、三氧化二铈(Ce2O3)可用于生产精密的光学器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e2O3Ce元素的化合价是+3 B、Ce2O3属于氧化物 C、Ce2O3CeO原子的个数比为2:3 D、C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9、钇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稀土元素。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钇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钇的原子序数是39 B、钇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钇原子的质子数为39 D、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
  • 10、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 B、氧气 C、 D、氯化钠
  • 11、以下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五氧化二磷(P2O5) B、氢气(H2) C、二氧化锰(MNO2) D、氯化氢(HCl)
  • 12、中国科学家成功制备出石墨双炔包覆的锑纳米空心立方盒,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由碳原子构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石墨双炔都是单质 B、石墨烯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C、石墨烯和石墨具有的优良导电性属于化学性质 D、石墨烯和石墨双炔均可作电极材料
    (2)、石墨双炔可实现氦气的分离提纯,原理图如图。下列分离方法与其原理类似的是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13、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图标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A、护目镜 B、明火 C、热烫 D、用电
  • 14、下列空气质量报告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 15、下图中属于我国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 16、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以下节日民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端午赛龙舟 B、重阳节登高 C、春节点岁火 D、中秋节赏月
  • 17、

    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

    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观察到玻璃管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②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两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2)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

    一小组做电解水实验时,在水中加了氯化钠,该小组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这激发了他们探究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该小组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②石墨电极不参与反应。

    【提出假设】

    (3)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假设3:

    【设计实验】

    (4)该小组仍然用如上装置来电解加了氯化钠的水。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a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假设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轻微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氢气。

    (5)该小组发现通电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请试着写出在水中加入氯化钠时通电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思与评价】

    (6)用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原因是

  • 18、

    氧气的制取可分为工业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

    Ⅰ.工业制取氧气

    (1)除了分离空气法,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法:利用高分子富氧膜让空气中氧分子优先通过的特性,收集高浓度的氧气。膜的渗透孔径只有几个纳米,细菌和病毒不能通过。由此判断:氧分子直径细菌直径(选填“大于”或“小于”)。

    Ⅱ.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仪器:

    (2)写出仪器的名称:①;②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O2 , 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的一瓶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出1点即可)。

    (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再收集氧气,当看到时,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5)兴趣小组用饮料瓶、吸管等制作简易制氧机。(如图)

    ①其中药品A是双氧水,B是二氧化锰,甲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二氧化锰起作用。

    ②通过瓶乙中现象可以判断氧气的流速。

    ③制氧时触碰瓶甲外壁感觉温热,说明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19、近年各学校均安装了直饮机,让师生们喝上了干净、放心的饮用水。下图1是直饮机的工作流程图。请回答:

    (1)、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而大分子无法通过,如图2,该过程相当于净水中的
    (2)、活性炭滤芯具有作用,吸附颜色异味的同时,也吸附重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填写离子符号)
    (3)、热交换器内,开水管冷水管紧密交替排列,开水管中开水的温度降低,冷水管中冷水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冷水输送至电热开水器,加热成开水,这样交换的优点是
    (4)、紫外灯照射可以杀菌消毒,这个过程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取一杯直饮水,加入 , 可以检查水中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搅拌后,发现泡沫很多,说明直饮水是
    (6)、直饮水在煮沸的过程中,水中的CaHCO32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0、填空。
    (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②两个氢原子

    ③三个硝酸根离子

    ④标出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⑤氦气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均填序号)。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氧气   ④稀有气体

    a.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气体是:

    b.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如图是一种常用的补铁剂及其标签。

    富马酸亚铁颗粒

    化学式:C4H2FeO4

    每包含富马酸亚铁0.2g

    适应症:缺铁性贫血

    服用量:每次1~2包(成人)

    ①富马酸亚铁属于。(选填“单质”、“氧化物”或“化合物”)

    ②富马酸亚铁分子中,碳、氢、铁、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③富马酸亚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④每包富马酸亚铁颗粒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上一页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