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几种分子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混合物 B、氢气由2个氢原子构成 C、1个氨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D、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分子 -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溶液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 C、酒精燃烧后,什么都没有了 D、2g氢气和2g氧气混合得4g气体
-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
4、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在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 B、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出门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
5、下列事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星火燎原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6、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E中共有种元素。(2)、A~D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填字母)(3)、C和D两种粒子对应的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符号为。(4)、若F中x=16,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7、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辟邪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其药用价值非常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3)、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44.4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同?(写出计算过程)
-
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铁以及含铁物质的相关现象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取长短相同直径为0.38mm的铁丝,分别在O2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实验,现象如下表。
氧气含量
90%
70%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热
(1)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使现象更清楚,最好用(填“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2)就0.38mm铁丝而言,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在范围。
探究二:对含有铁粉的“暖宝宝”进行成分及发热原理探究。
按图(夹持仪器已略去)采用湿度、氧气、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将拆除包装的暖宝宝倒入三颈烧瓶中密封装置,开始收集数据,观察曲线变化(图中A、B、C)。

(3)从收集到的图像看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颗粒微小的铁粉与等物质发生反应,并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探究三: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100mL。

(4)冷却一段时间之后,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最后量筒内水为63mL(铁粉生锈消耗水的体积忽略不计),通过计算,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5)上述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引起误差的原因可是(答一种情况即可)。
-
9、
实验室常用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
Ⅰ.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1)从环保安全角度考虑,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
(2)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填“a”或“b”)端通入;
(3)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迅速冷却的沸水中几乎不含氧气),立即塞紧插有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胶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D所示。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将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Ⅱ.拓展延伸
(4)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填字母)。

-
10、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关锰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制取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已知:电解过程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1)、根据图1可知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 ,(2)、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3)、“电解”步骤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填元素符号)。(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1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下图是几种净水的方法。
(1)、甲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2)、丙装置中①、②两层需放置活性炭或石英砂,其中活性炭应放置在(填序号)层。(3)、下列有关以上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甲实验多次操作所得的水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液面始终高于滤纸边缘 B、乙实验的净水程度最高,烧杯内放冰水比热水效果更好 C、丙实验中净水方法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D、三个实验的净水原理中均不包含化学变化 -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的工业流程(流程中涉及物质均已列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不变。(2)、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个。(3)、分离空气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D、分子筛吸附氮气的过程氮气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填数字)种。
②上图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填元素名称)。
③由A和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下列图中“
”、“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表示混合物的有(填字母序号,下同);②可能表示氧化物是。
-
14、2023年2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飞船发射时,选用偏二甲肼( , 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 , 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和 , 其中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制作而成,其中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形成的离子符号是。(3)、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5、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6、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科学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日益广泛。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C、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2 D、锂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
1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的分类
C、
空气的成分
D、
可加热仪器分类
-
18、捕集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利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属于单质 B、捕集的CO2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丙由三种元素组成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19、自来水净化中常用Cl2消毒杀菌,其反应原理: , 在这个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出现的是A、+1 B、-1 C、0 D、+5
-
20、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l- B、NH3 C、He D、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