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
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分子。
(1)、完成下列表格:物质
五氧化二磷
氢气
二氧化硫
氖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写微粒符号)
(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 (写化学式)。(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 , 请选用(1)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4)、从原子论的创立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 。 -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1)、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2)、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上图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②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铝和钠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中不同;
④原子中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3、如下图所示是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C、Q的化学式为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 -
4、为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其中终点D(203,6.15%)表示时间为203秒时,装置中氧气含量为6.15%。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前的空气样品中氧气含量为20.99% B、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C、铜粉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通过现象证据和数据证据,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分析得出合理解释 -
5、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温度升高,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热胀冷缩——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 D、一滴水中约含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
6、“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是其香味的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含有9个 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C、大马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7、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
8、试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仪器之一。下列使用试管操作合理的是A、
倾倒液体
B、
加入固体
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
-
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 B、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 C、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 D、废弃电池深埋,防止土壤污染
-
10、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2)、多少克尿素中含碳3.6克?(3)、若按上述方法生产120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多少。
-
11、实验室提供下图所示仪器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一定会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中还需要补充的一种用品是。(3)、若只选用了仪器acefh,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求反应速率适中。三位同学分别探究影响产生氧气速率的因素。按照要求完成表格中的空白。【限选控制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浓度;②催化剂种类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示:比表面积一单位质量下,物质的表面积)
【限选的试剂】
A.3%的双氧水
B. 10%的双氧水
C.CuO粉末(比表面积:0.47m3/g)
D.1号MnO(比表面积:49.3m3/g)
E.2号MnO2(比表面积:23.7m3/g)
F.3号MnO(比表面积:0.47m3/g)
【实验记录】
对比实验
控制速率的方法
最佳选择试剂
小自
AC和AF
AF
小启
和
①
BC
小希
略
BD
-
12、追寻化学家的足迹,享受探究的乐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汞槽内的汞起作用。(2)、待实验1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3)、实验2: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先取用足量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冷却后。。通过一定的仪器,测得装置内的氧气含量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分钟)
1
3
5
7
10
氧气百分含量
15
12
10
10
10
进入集气瓶内的液体(填“低于”、“高过”或“等于”)“1”刻度处,造成这种情况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装置漏气
B.点燃红磷后伸入缓慢
C.弹簧夹没有夹紧
D.红磷需要在一定浓度的氧气中才能燃烧
(4)、下列有关实验1和实验2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填序号)。A、汞越多消耗的氧气越多 B、都能证明空气中还含有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 C、将红磷换成碳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都可得到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
13、微粒观是化学独有的视角,请完成下列问题。(1)、相同质量的铝和铁,含有原子个数多的是。(2)、下图是常见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在A~E中: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②若F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且y=8,则F的符号为;若x>10,则F是一个(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时红磷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过量。(2)、为达到验证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小林更换了B实验中的药品,以下改进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将药品换成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②将药品换成铁粉和硫酸铜溶液
③将药品换成白糖和蒸馏水
(3)、为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小郭只更换了B实验的装置,如图2所示,此装置中气球没有体现的作用是(填序号)。①控制气体的总量
②盛放、添加固体药品
③调节装置的压强
④调节装置的容积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种类
-
15、奇奇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还有。(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3)、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16、下图是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暗紫色固体,C是A分解的产物之一,D可供给呼吸。
(1)、E为生活中常见的黑色固体,则检验E在D中燃烧生成的X所用试剂为。(2)、F为淡黄色粉末,F在D中燃烧,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为。(3)、G在D中反应产生大量白烟,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B均可以反应制备气体D,这两个反应的相同点有(填序号)。①都需要加热
②都需要加入催化剂
③都是分解反应
④反应后容器内剩余物质都是混合物
-
17、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亚铁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4)、标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
18、在化学反应2A+B=3C+D中,已知60克A和3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5克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60 B、30 C、90 D、120
-
19、次氯酸是常见的消毒剂,含有氢、氯、氧三种元素,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A、HCl B、HClO C、HClO3 D、HClO4
-
20、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附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B、过滤操作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C、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蒸馏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