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
    (2)、4个碳酸根离子
    (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2、下列是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得数据分析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 3、20201110日,我国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地球海洋最深处(10909米),28日胜利返航。金属钛(Ti)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上由原料X制钛的反应方程式为:X+2C+2Cl2800__TiCl4+2COTiCl4+2Mg800__ArTi+2MgCl2。则X的化学式为
    A、TiO2 B、TiC C、TiO D、TiCl2
  •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 5、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是

       

    A、A瓶中有水流入 B、B瓶中有水流入 C、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无法确定
  • 6、嫦娥五号探测器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其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
  • 7、某茶垢清洁剂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兴趣小组对该茶垢清洁剂进行了以下探究。

    【资料】①过碳酸钠兼具Na2CO3与H2O2的双重性质;②1744℃左右Na2CO3能分解产生CO2;③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探究1】探究茶垢清洁剂溶于热水后的溶液的酸碱性。

    (1)【猜想】甲组同学认为显酸性;乙组同学认为显碱性;丙组同学认为显中性。

    (2)【实验】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热水,待气泡不再生成时,用蘸取少量试液点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发现试纸变蓝,则组同学猜想正确。

    【探究2】测定该茶垢清洁剂样品中双氧水的含量。蒸馏水

    (3)如图所示,取5.0 g样品和适量碱石灰的MnO2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待B中不再产生气泡,温度恢复至室温后,称得A、B两装置的总质量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48 g。则装置A中MnO2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是;实验所用茶垢清洁剂样品中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

       

    【探究3】过碳酸钠的工业制备如图。流程中加入异丙醇的目的是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使其从溶液中顺利析出。

       

    (4)工业制备过碳酸钠晶体,反应体系的最佳温度控制在15~25℃,温度偏高时发生某反应造成产率偏低,其原因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写名称);对所得晶体进行干燥操作需要“低温”进行,理由是

  • 8、某科学团队发现氧化镁—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大规模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现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 , 含少量FeCO3和其他不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制备氧化镁,其工业流程图如图所示:

           

    (1)、菱镁矿中的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产生气体的试剂可用
    (2)、“滤液a”中阳离子有Mg2+、Fe2+;由“操作2”的产物可以推知“溶液b”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Fe2(SO43+2H2O。
    (3)、如果在实验室进行“操作3”,所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等;“沉淀a”的化学式为;煅烧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科学探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装置(填字母)。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为制得碳酸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选填“m”或“n”)端通入。
    (3)、将CO2的水溶液倒入D装置的烧杯中,置于太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水草上方有气泡产生,证明该气体是O2的方法是:在水中用手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拿出水面,
    (4)、装置A按上表药品进行实验,用数字传感器测得产生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曲线甲对应实验编号为(选填“①”“②”或“③”);不用表中编号①对应的药品制备CO2的理由是

    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8%H2SO4溶液

    块状大理石、8%HCl溶液

    大理石粉末、8%HCl溶液

  • 10、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进行探究。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测得试管内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2图,不同配比下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3图。

    项目

    氯酸钾熔点

    二氧化锰分解温度

    酒精灯外焰

    温度/℃

    356

    535

    400

    【查阅资料】①有关温度见上表;

    ②“不同配比”是指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1)、分析2图: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此时氯酸钾的状态是态(选填“气”“液”或“固”),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2图曲线可看出,在氯酸钾分解前氧气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3)、分析3图曲线,氯酸钾分解温度随不同配比变化的规律是
  • 11、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名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
    (1)、返回舱的降落伞由高强度芳纶纤维制成,芳纶纤维属于(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材料中有不锈钢、硬铝等,铝在常温下不易被腐蚀的原因是(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神舟十二号”飞船的计算机使用了国产CPU芯片,CPU主要成分是硅;内部通信的光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则x= , 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

  • 12、观察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C、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要从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少量C,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主要操作

    A

    Zn(Fe)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B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C

    CuSO4(H2SO4溶液)

    加入足量的铜,过滤

    D

    NaCl固体(Na2CO3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14、以下灭火方式利用了燃烧的两个条件的是

    A

    B

    C

    D

    用湿毛毯盖灭火焰

    向着火的液化气罐体喷水

    砍树形成森林隔离带

    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A、A B、B C、C D、D
  • 15、下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实验,实验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装置①和②探究铁钉生锈时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B、装置③和④探究铁钉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C、装置③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装置④中的铁钉生锈最严重
  • 16、以下关于实验操作与目的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方法

    目的

    A

    点燃蜡烛,在蜡烛上方放一个干冷的烧杯

    证明蜡烛中有氢元素

    B

    取样加水后加入足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NaOH是否完全变质检验

    C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除去铁粉中的铝粉

    D

    通入氧气点燃

    除去CO2中的CO

    A、A B、B C、C D、D
  • 17、75%的医用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能用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乙醇(C2H5OH)属于
    A、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混合物
  • 18、下图是某果蔬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的部分说明书,下列果蔬无土栽培营养液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该配方含有三大营养元素 C、其中有的成分被光照或受热会变质 D、要求“远离儿童”说明对成人无毒
  •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存放酒精灯

    取用粉末状固体

    加热液体

    向试管滴加溶液

    A、A B、B C、C D、D
  • 20、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密封塑料瓶能挤压:分子间有间隔 B、金刚石硬而石墨软: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 C、很远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原子的质量取决于原子核:原子核很小
上一页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