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铁和锌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滤液显无色,则一定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2)、如果滤液显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
  • 2、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用铁锅做炊具,是利用了铁的性能好。
    (2)、武德合金可用于制作保险丝,它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选填“高”或“低”)。
    (3)、汽车轮胎中的材料含有合成橡胶、炭黑和钢丝,其中属于合金的是
    (4)、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是却用铜制导线而不是银,其原因是
  • 3、下图为小李同学在实验室中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图中各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 B、 C、 D、
  •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100g 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为40g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甲和乙的溶液从25℃降温至10℃,甲析出的溶质一定比乙析出的多
  • 5、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A、 B、 C、    D、
  • 6、小明想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想到的具体操作方法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水;⑤蒸发水。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 7、如图所示,将少量水加入到盛有固体X的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则烧瓶中的固体X可能是

    A、蔗糖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 8、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下列洗涤方式的主要原理不属于乳化的是
    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洗发露洗去头发上的油污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 9、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能存在一种溶质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只有固体和气体才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 10、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酒精 C、食用油 D、冰块
  • 11、化学与资源、能源和环境都有紧密的关系。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废旧金属不能再回收利用 B、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C、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D、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可以大力开发利用
  • 12、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尾气不用处理,就可以直接排放 D、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 13、某同学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到目的的是
    A、将铁丝、银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 B、将铁丝、铜丝、银丝分别放入稀盐酸 C、将铜丝分别放入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D、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再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 14、将粗细相同的X、Y、Z三种金属丝分别放入质量和浓度相同的稀盐酸中,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Y>Z>X B、X>Z>Y C、Z>Y>X D、Z>X>Y
  • 15、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珍藏了大量文物。下列物质主要成分是合金的是
    A、北宋的定窑白瓷孩儿枕 B、春秋中期的青铜器莲鹤方壶 C、生丝织成的绢上画《清明上河图》 D、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氧化铁
  • 16、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岑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

    (1)、确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是极(填“正”或“负”),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甲与试管乙中所得气体体积比约为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确定汽油的组成。

    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②将烧杯迅速翻转,注入 , 振荡

    现象:

    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揭开骗局:水不能变成汽油,理由:
  • 17、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该方法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实验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 ,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装置C的优点是
    (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装置G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用装置G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 18、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图: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锥形瓶底放一层细沙的目的是:;导管口系小气球的作用是;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
    (2)、C实验:看到铁钉表面有生成,同时溶液(填现象)。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重新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四位同学认真分析实验,一致认为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必须在中进行。
  • 19、我国偏远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

  • 20、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2)、1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填离子符号)。
    (3)、与8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元素符号)。
    (4)、在第3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5)、如图表示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上一页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