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李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北江水,她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是一种絮凝剂,其名称是 , 操作①的名称是 ,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选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烧杯   ⑦滤纸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 该过程主要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李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振荡,发现有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通过操作③(填操作③的名称)可以将该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方法将硬水软化。
  • 2、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吕鑫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 ,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步骤(填序号)的目的是证明CuO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骤⑦的目的是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拓展】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液体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除了MnO2和CuO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外,请你再写出一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3、根据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槽, , 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 , 在装置F中气体应从导管(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的方法,制备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而不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原因可能是
  • 4、研究微粒的组成、性质和变化是化学中重要的内容,请从微观角度来回答下列问题:
    (1)、水通电过程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水蒸发过程中,变化的是微粒之间的
    (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3)、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填编号),图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填编号),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请写出图①在通电条件下变化到图②的符号表达式

  • 5、按要求完成填空
    (1)、写出化学式:三氧化二铁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画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 6、下列关于测定氧气含量时发现上升的水少于15可能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红磷不足 B、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装置漏气 D、燃烧匙伸入过慢
  •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总量大,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少 C、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只有节约用水 D、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 8、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9、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元素符号Fe不能表示铁这种物质 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 10、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王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A、 B、 C、 D、
  • 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该同学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 ⑤加热时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⑤⑥外 D、①②③
  •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来划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酒精被用作内燃机中的燃料 D、稀有气体用于制造电光源
  • 13、酸、碱、盐、溶液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硫酸和盐酸,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填离子符号)。
    (2)、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

    ③t2℃时,将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填化学式),可能含有的溶质为(填名称)。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可以使用以下物质中的(填字母)。

    A.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NaOH

  • 14、50℃时,将12g硝酸钾完全溶解到48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为两等份。请计算:
    (1)、取第一份溶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的质量;
    (2)、取第二份溶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 15、实验室准备用氯化钾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钾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氯化钾固体的质量为g。
    (2)、该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钾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4)、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配制完溶液后装入试剂瓶,在下图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 16、

    暖贴发热是利用了铁粉生锈放出热量的原理,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下列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及影响铁粉生锈速率的因素。

    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设计实验】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实验用水为蒸馏水),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1)对比实验 (填序号),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水。

    (2)实验I中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Ⅱ.探究影响铁粉生锈速率的因素

    【查阅资料】暖贴的发热材料主要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

    【猜想假设】①活性炭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②食盐能加快铁粉生锈的速率。

    【进行实验】下表是2g铁粉,5g水与不同质量活性炭、食盐混合均匀10分钟温度记录。

    实验编号

    活性炭/g

    食盐/g

    温度上升值/℃

    1

    0

    0

    0.1

    2

    0.2

    0

    22.0

    3

    0

    x

    3.0

    4

    0.2

    0.2

    56.3

    【解释与结论】

    (3)上表中x的值为

    (4)对比实验1和3,得出的结论是

    (5)欲得出结论“活性炭与食盐同时存在会大幅度加快生锈速率”,需要对比1和(填实验编号)。

    【反思与评价】

    (6)通过以上实验分析, 暖贴在使用前要注意保存。

    【拓展延伸】

    (7)可以利用稀硫酸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但除锈时不可以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稀硫酸中,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7、将3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投入到盛有20g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0℃、t1℃、t2℃、t3℃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物质X的溶解度是
    (2)、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3)、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4)、若要从D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X,可采用的方法是
  • 18、下表是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

    110

    117

    121

    126

    139

    31.6

    63.9

    85.5

    110

    169

    (1)、由表中数据可知,乙物质属于(选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小明同学取甲、乙中的一种物质(表示为W)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W代表的物质是

    ②B中未溶解的固体为g;

    ③C中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 19、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

    溶液

    碘酒

    生理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

    氢氧化钠

    溶剂

  • 20、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
    (1)、《考工记》中记载了青铜的成分,青铜的硬度比纯铜
    (2)、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变化
    (3)、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含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②冶炼时需要加入焦炭,焦炭所起的作用是

上一页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