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A、B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12 B、A和B分别属于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C、A的原子和B的原子分别形成简单离子的过程相同 D、A元素与B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
2、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D、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中不含带电的粒子
-
3、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
4、东北师范大学在海水提铀领域取得新突破,已知某种铀原子的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这种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92 B、143 C、235 D、51
-
5、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
6、下列变化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铝+氧气→氧化铝 C、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氯化镁镁+氯气
-
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
8、《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中云雨形成的基本原理。下列有关“为云” “为雨”的认识错误的是A、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B、下雨后空气潮湿,因为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C、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体积变大 D、此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变化实现的
-
9、下列化学用语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A、O B、O2 C、Fe D、2Na+
-
10、下列符号中的“2”,表示含义正确的是A、2O—两个氧分子 B、—一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元素 C、—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两个二氧化碳
-
11、物质的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硫能在氧气中燃烧 B、金刚石硬度大 C、白磷能自燃 D、铁暴露在潮湿的空气能生锈
-
12、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4)、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3、
同学们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轩同学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镁在空气中燃烧还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
(1)温同学查阅镁的化合物的相关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颜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原因是。物质
颜色
白色
白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提出猜想】
(2)分析资料,淼同学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实验探究】
(3)姜同学设计实验,将点燃的镁条伸入装有纯净(填化学式)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能平静的燃烧,生成了淡黄色固体,证实了淼同学的猜想。【实验结论】
(4)根据姜同学的实验结果,请写出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
(5)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却主要生成的是 , 只有少量淡黄色固体,合理的解释是。 -
14、我们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b。(2)、若选择装置组合制取纯净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的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未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完成时,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4)、若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可以选择下图的装置_________。A、
B、
C、
(5)、氨气 , 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填装置序号) -
15、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模拟净化长江水工艺,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1)、完成Ⅰ中的过滤操作,除了需要烧杯、漏斗,还需要的玻璃仪器。(2)、操作Ⅱ加入物质X能除去水中的臭味,X可能是(填物质名称)。(3)、操作Ⅲ通入氯气的目的是。(4)、洗碗机中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树脂工作原理如图2,交换后的水仍呈电中性,经过阳离子交换柱后的“水”中阳离子总数(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16、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角度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a中,观察到的现象为;(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 -
17、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在湖南长沙中德合资企业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考察。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含磷酸铁、磷酸亚铁锂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基)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图一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是锂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2)、解释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 -
18、“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图六种粒子共有种元素,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2)、G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G粒子的化学符号为;(3)、写出D元素和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方法
举例
方法
举例
A.类比法
①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分类法
①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②根据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将物质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C.观察法
①物质变化中,观察到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②物质变化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则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D.实验法
①实验室用闻气味法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实验室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
2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元素组成相同,所以它们性质也完全相同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就是氧化物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