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D、分子间的间隔:
-
2、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种类均未改变 B、乙属于单质 C、甲烷由两种元素组成 D、该反应涉及四种分子 -
3、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溶液清洗,发生如下反应: , 则X的化学式为A、 B、 C、 D、
-
4、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地上用筛子筛沙子是利用了过滤的原理 B、烧水过程中壶盖上凝聚水珠是水蒸气冷凝的结果 C、自来水煮沸后饮用可以消毒杀菌 D、沙尘天气戴口罩是利用了吸附的原理
-
5、化学反应常常会伴随各种现象。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铜与氧气反应,黑色固体变红色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6、质量守恒定律探究实验中,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其中安全、规范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加铁钉
D、
称量
-
7、表中是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该表中的“钙、镁、钾、钠”应理解为
含有成分
钙
钾
钠
其它
含量
略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
8、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发生了缓慢氧化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做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常用来作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
9、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使用了锂电池,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锂+二氧化锰=亚锰酸锂。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氧化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
-
10、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组装飞船 B、发动机点火 C、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D、返回舱打开降落伞
-
11、某化学肥料生产企业在公共场所的围墙上做了大型户外广告,局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请计算79kg碳酸氢铵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结果取整数)。 -
12、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
(1)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甘蔗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与葡萄糖原素组成相同的蔗糖,故推测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做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
方案一:
(2)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出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填元素符号)。
方案二:
为确定蔗糖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小刚提出,应该避免蔗糖在反应中接触氧气,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让蔗糖分解。(已知:无水氯化钙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3)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4)观察到干燥的集气瓶①中出现 , 可以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刚猜测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元素,利用如图所示装置A,继续进行验证碳元素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澄清石灰水
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元素
【分析与结论】
(6)综合分析以上实验,蔗糖是由填元素符号)组成的。
-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在添加试剂(填“前”或“后”)。(3)、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装置中,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4)、若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5)、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黑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D、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室温下,实验前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引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测得管1中水面高度为c(c在图中未标出,图中燃烧匙和固体试剂的体积忽略不计)。
①实验中观察到管2中的液面“先升高”“后下降”,液面“先升高”的原因是。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
14、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液态燃料合成”技术,其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电解器中发生的反应为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器中发生反应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项技术的意义是。(4)、小丁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合成器中会发生如下图两个化学反应。一般反应用来制甲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反应Ⅱ前后的分子数量发生改变 B、小丁同学想要增加甲醇的产量,就要减少反应Ⅱ的发生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Ⅱ的反应速率 D、反应后,共生成4种分子 -
1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将空气中含有的大量氮气在常温下转化为氨气是化学研究的热点。回答问题:
(1)、一种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过程如图所示。①该过程中的由锂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请写出其中阴离子的化学符号;
②将液态空气升温,液态比液态先变成气态,这说明的沸点比的(填“高”或“低”)。
③过程I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该过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不包括锂的化合物)有;
(2)、从环保角度看,为了降低污染物,保护空气,下列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排放工业废气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D、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3)、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额色的光,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D、氦气的密度比较小,可用于制作氦气球 -
16、
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以“自然界的水”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水的净化过程
图1为古今净水工艺的对比,图2为简易净水器:

(1)图1“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
(2)“操作2”中用活性炭代替木炭,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简易净水器处理滇池水样。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净水时水最先流经小卵石 B. 能得到纯水 C. 能杀菌消毒 D. 能让滇池水样变得澄清 (4)实验室经常用到纯水配制溶液,实验室将自来水转化为纯水的操作是________(填操作名称)。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5)我们可以通过水的分解来认识水的组成。图3所示装置是电解水的装置,收集到氢气的是(填“a”或“b”)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任务三】保护水资源
(6)同学们从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提出了下列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B. 通过实施跨流域调水,改善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局面 C.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D.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
17、春晚的节目《满庭芳·国色》展现了五种中国传统色:沉香、凝脂、缃叶、群青和桃红,分别对应黑、白、黄、青、赤五种本源之色,在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1)、沉香:黄黑色,给人以稳重、力量之感。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古人多以炭黑作为黑色颜料。在高温条件下,碳单质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转化成一氧化碳,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2)、凝脂:凝眉似玉、洁白高雅。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 , 其中X的化学式是。(3)、缃叶:是浅黄色。古代绘画所用的黄色颜料可取自含砷()矿物。例如雌黄(),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价,则砷()元素化合价为。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除了砷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外,你还能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4)、群青:古代的群青颜料由青金石研磨制成。青金石含、O等元素,以上四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填序号)。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层数
(5)、桃红: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 , 红花素属于(填“化合物”或“氧化物”)。 -
18、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下列图像错误的是A、
B、
C、
D、
-
19、下列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A.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探究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探究氧气的含量不同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A、A B、B C、C D、D -
2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
21
2
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 B、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