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a、b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O2 ,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收集装置是
    (3)、以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用装置A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口进入。
    (4)、小组同学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30g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20.4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其物质的量为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钾物质的量
  • 2、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请根据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7

    36

    36.3

    36.6

    37.1

    38.4

    Na2CO3

    7

    22

    40

    49

    46

    43.6

    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1)“夏天晒盐〞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的特点,氯化钠属于(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冬天捞碱”,这里的碱指的是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30℃时,50g碳酸钠加入100g水形成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碳酸钠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实验一】粗碱初步提纯

    “冬天捞碱”中获得粗碱中含可溶性的氯化钠和泥沙的少量杂质,提纯流程如下:

    (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B名称是

    (4)流程中获得碳酸钠样品为(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碳酸钠样品提纯

    (5)碳酸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杂质,经过多步操作后可获得纯净的碳酸钠,其中的操作依次为:溶解、蒸发浓缩、、洗涤、烘干。

    【实验三】测定实验一所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称取50g碳酸钠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6)步骤Ⅱ所得滤液B为碳酸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7)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3、

    在生活和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水。

    (1)Ⅰ.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起的作用是

    Ⅱ.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2)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可除去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性。
    (3)图2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写出铁丝燃烧的现象
    (4)图3所示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说明水由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 检验a中气体的方法是
    (5)图4所示实验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实验还可推断白磷的着火点范围可能为
  • 4、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表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6H14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69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66

    0.741

    0.774

    (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主要成分为甲烷。
    (2)、乙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丙烷的摩尔质量是。0.1mol丁烷中含有个氢原子,g氢元素。
    (3)、已知烷烃类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戊烷可作配制标准气、校正气及用作分子筛脱附剂等,推测其化学式为
    (4)、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己烷等有机溶剂,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5)、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原子个数有关。烷烃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烷烃的组成,推测烷烃都具有可燃性,且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
  • 5、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

    B

    除去Cu粉中混有氧化铜

    通入足量氧气,加热

    C

    鉴别H2和CO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滴加石蕊试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6、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 7、推理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反应物的种类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 8、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帮助燃烧 C、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 9、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当碳较多、温度较高时,B中玻璃管内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

       

    利用上图进行实验,B中玻璃管内有氧化铜全部转化成铜,且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若反应后B中固体质量减少0.58g,C中溶液质量增加0.44g,则参加反应碳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 B、3:5 C、2:3 D、1:2
  • 10、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比较氯酸钾中有无二氧化锰的反应情况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A、A B、B C、C D、D
  • 11、下列各组物质中,俗称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生石灰 Ca(OH)2 B、胆矾   CuSO4·5H2O C、食盐 Na2CO3 D、纯碱 NaOH
  • 12、提倡“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A、提倡使用共享单车 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提倡使用可循环购物袋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种物质 B、生成物中有单质 C、有一种生成物能够引起酸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 14、对物质的量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指物质的质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量 D、摩尔是国际物理量之一
  • 15、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
  •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点燃__CO B、C+O2点燃__CO C、2C+O2点燃__2 CO D、2C+O2点燃__2 CO↑
  • 17、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燃烧一定发光放热 D、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 18、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含氧化合物 C、都可用来制氧气 D、都含有氧分子
  • 19、一定能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操作是
    A、边升温边加压 B、边降温边加压 C、边升温边减压 D、边降温边减压
  •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焦炭冶炼金属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铜用于制作导线
上一页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