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 B、工业制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D、食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变质
  • 3、下列各项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
    A、铁锈、墨水 B、氯化钠、可乐 C、碘酒、井水 D、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
  • 4、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 5、下列实验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固体食盐放在细口瓶中 B、两种溶液反应,不可在量筒中进行 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少量酒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是
    A、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 B、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 C、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酒精灯、铁架台 D、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铁架台、水槽
  • 7、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C、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D、刚有气泡从导管逸出时,便立即收集气体
  •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铁块可以拉成铁丝
  • 9、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湿衣服晾干 C、火药爆炸 D、铁锅生锈
  • 10、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一】

    (1)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在试管中加入2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二】

    (2)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

    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11、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b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质子数是
    (2)、查找出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 , 排在第周期。
    (3)、核电荷数为12元素符号是。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4)、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写离子符号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失去”)电子。
  • 13、实验室某无色液体含有物质A , 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试管取用该液体,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C,在常温下能迅速产生无色气体B。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②将产生的气体B收集起来,把燃着的红磷置于B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③将燃着的硫置于B的集气瓶中,硫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B;C;D
    (2)、写出①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4、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填空:
    (1)、空气中体积约占21%的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2个氧原子:
    (4)、3个水分子:
  • 1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可以使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多 D、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16、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原子构成
  • 17、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火焰 B、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 18、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取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B、用镊子夹取块状的药品 C、用滴管取液后,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 D、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 19、水煤气是一种气态燃料,工业上用水蒸气(H2O)通过炽热的焦炭层(C)所得气体即为水煤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水煤气的成分,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也能与氧化铜反应,产物为铜和水;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验证猜想的方案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省略),并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内 , 则说明水煤气中含有H2O;

    ②实验中若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水煤气中含有CO2 ,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③推断出水煤气中含有CO的依据是

    【实验评价】

    根据E中实验现象不能确认水煤气中是否含有H2 , 理由是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实验改进】

    添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G验证水煤气中含有H2 , 应连接在处(选填“Ⅰ或Ⅱ或Ⅲ或Ⅳ”)。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现象,兴趣小组推断出水煤气中含有H2O、CO2、H2和CO。

  • 20、某雪饼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Ⅰ.该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Ⅱ.该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主要成分可能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为探究其成分,取放置后的干燥剂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依据)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再滴入酚酞。

    无色酚酞

    该样品中一定有氧化钙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

    该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钙

    【实验反思】

    ①同学们认为通过步骤a不能得到样品中一定含有CaO的结论,理由是

    ②小组合作,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干燥剂样品,观察到 , 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拓展思考】

    ③小组称取该样品2.8 g,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悬浊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克。m的数值范围为 , 该样品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应用交流】

    生石灰要保存。实验中通过定性与定量实验结合确定物质的成分。

上一页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