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填序号)

    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4)实验室欲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

  • 2、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面A~D的四个实验,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指出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个明显错误的地方是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写化学式),正极与负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 此实验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4)、D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下列金属制品的主要用途,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
    A、黄金手镯 B、铜导线 C、铁炒锅
    (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钢桥,施工中用了大量的钢材并采用了先进的防锈技术,钢铁制品在空气中容易与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3)、铝制品在空气中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将一定量的金属R加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滤液有颜色,则R一定是Cu B、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有Zn C、若滤渣中只有2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有2种溶质 D、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R
  • 4、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化学符号

    2H2

    Mg2+

    符号的意义

    2个氯原子

    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 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进行分离,便于饮用,这种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填操作名称)
    (2)、某井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发现烧杯中没有泡沫,却有大量浮渣,则说明该井水是(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目前“清水工程”是我市环境整治的一大重要任务。提出了水中高锰酸盐、氨氮、总磷含量的达标要求。高锰酸盐中含有MnO4-离子,其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是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7、在四支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并使它们都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8、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能源与环境

    A

    氢气、氧气有可燃性----作燃料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炼铁氮气有稳定性---作保护气

    B

    煤、石油燃烧----无污染车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氢能----无污染

    食品安全

    安全知识

    C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工业用盐中毒----亚硝酸钠引起除鱼胆汁苦味(酸性)----纯碱溶液浸泡

    D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瓦斯爆炸----由甲烷引起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A、A B、B C、C D、D
  • 9、甲、乙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物质,两者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CaCl2乙为CaCO3 , 则反应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B、若甲为CO2 , 乙为CO,则反应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C、若甲为CuSO4 , 乙为Cu(OH)2 , 则反应①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氢氧化铝 D、若甲为H2O,乙为O2 , 则反应②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化合物或单质
  • 10、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生成的丙、丁的质量比为27∶44
  •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可用作粮食保护气
  • 12、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130 g B、140 g C、160 g D、180 g
  • 13、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合作滴加液体 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 1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点燃CO时,发生爆炸 ──点燃前可能没有检查CO的纯度 B、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 ──由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 ──红磷过量
  • 15、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D、CO和 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 16、下列图标中,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纯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下痕迹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 18、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2+、 H+、 SO42–、 Cl B、H+、 Na+、 Mg2+、 NO3 C、NH4+、Ca2+、 Cl、NO3 D、Na+、 Ba2+、 Cl、NO3
  • 19、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 D、②容易得到电子
  •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过氧化氢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通常情况下,双氧水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光照条件或二氧化锰等物质会加快其分解速率。在实验室中,常用双氧水中加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1)、下列容器中,最适合盛放双氧水的是
    A、棕色广口瓶 B、无色细口瓶 C、棕色细口瓶 D、金属容器
    (2)、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水槽 C、集气瓶 D、锥形瓶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二氧化锰不能使双氧水分解出来的氧气总量增加 B、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有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上一页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