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图一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1)、第三周期含有的金属元素共有种。(2)、写出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0的正三价的阳离子:。(3)、一个铵根离子的质子数是。(4)、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请分析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周期、第A族。(5)、核电荷数为1—18的非金属元素A和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学式。(6)、等质量的钠和镁原子个数:钠镁(填“>”“=”或“小于”)。
-
2、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2)、三个氧分子。(3)、5个硫酸根离子。(4)、保持氖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6)、请标出硝酸锌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
-
4、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
5、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
B、
C、
D、
-
6、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 D、反应过程中,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Al ②3Zn2+③H2O ④ ⑤2O3⑥3 ⑦N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⑤ B、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②⑥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③⑦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⑥ -
8、“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④表示离子 B、②和③可以形成化合物AlCl3 C、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D、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
9、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氯化钠 B、铜 C、液态氧 D、氨气
-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都呈淡蓝色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四氧化三铁固体生成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拉瓦锡 B、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利用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B、氮气作保护气 C、铜丝作导线 D、活性炭净水
-
13、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为预防疾病,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
14、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瓶底预留少量水吸收白烟。(1)、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会看到量筒中的水;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已知实验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0mL,实验后剩余水的体积为20mL,则原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 原集气瓶内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并保留一位小数)(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催化剂是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该反应时放热反应,反应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装有红墨水的U型管水位左边(填“下降”或“上升”)。
(2)根据相同时间注射器内氧气的体积不同,可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通过图像得出的结论是:催化效果(填“二氧化锰”或“氧化铜”)比较好;该图像t2时间之前两条线重合在一起了,因为。
【拓展延伸】
(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上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变化曲线。如图3、4所示。
①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向两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的质量和浓度必须相等,因为。
②请你从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双氧水分解速率影响的一条规律性结论: ,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6、如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有关实验示意图。(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②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如图C收集好一瓶氧气,应先再。(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从图一中选择发生装置为(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
17、请你细心阅读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根据上述关系图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A , C , N。(2)、写出上述关系图中①、④两步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
④。
-
18、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主要采用如图循环系统:(1)、空间站内空气中含量最多且不会被宇航员消耗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补充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填序号,下同)。消耗氧气的化学反应有。(2)、反应④的文字表达式是;此系统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写一种)。
-
19、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O3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O3比O2活泼得多,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在一定条件下,O2可以转化为O3。研究人员用臭氧分析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结果如图2。(1)、O3的物理性质是(写出一点即可)。(2)、从微观的视角说明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O3的过程(填“是”或“不是”)化学变化。(4)、由图1可知,紫外线照射时间相同时,氧气产生的臭氧量比空气。由图2可知,臭氧浓度与其杀菌效果的关系是。
-
20、完成如表。(1)、
元素名称
氢
硫
钾
元素符号
(2)、以下物质A.氮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铁;E.五氧化二磷;F.氦气(填字母)。
①化学性质比较不活泼,液态情况下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气体是;
②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是;
③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④空气中的三大污染气体之一的气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