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实验桌上有: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陶土网⑧滴管 ⑨量筒 ⑩量筒。某同学要完成取的水,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⑩ C、②④⑥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⑩
-
2、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需将木炭、氧化铜研细并混匀的目的是;(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氧化铜在反应中具有性;(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80 g氧化铜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铜的质量是多少? -
3、蔗糖(化学式为)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请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写出最简整数比)。(3)、34.2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
-
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空气、氧化镁、金刚石 C、液态氧、二氧化硫、海水 D、稀有气体、氧气、高锰酸钾
-
5、学校化学实验室储存易腐蚀的试剂时,在药品柜上应该张贴的标志是A、
B、
C、
D、
-
6、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硼元素和氮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 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7、正确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NaCl: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铜元素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Al:既可以表示铝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铝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铝 D、Fe2+:“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和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氖原子与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D、氖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9、2024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节约用电,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 C、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交等方式出行 D、减少使用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 -
10、厨房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可乐 B、西瓜汁 C、冰水 D、花生油
-
11、悦悦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她将35.0g高锰酸钾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总质量为31.8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上述过程中固体物质在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了 , 其质量为g。(2)、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分解?
-
12、
某兴趣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对4组试剂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等量固体试剂
等量等浓度液体试剂
实验现象
①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大理石
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
稀盐酸
反应剧烈,有泡沫溢出试管口
④
碳酸钙粉末
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1)从反应速率和气体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________(填数字序号)组试剂,该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任务二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3)实验中,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 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5)实验后向去顶部塑料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任务三 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如图3所示,小组同学将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4所示。

(6)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________(填“X”“Y”或“Z”)。
(7)根据图4中信息,推断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13、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制取氧气时,处放一团防止气流带出粉末堵塞导管。(2)、装置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选用装置收集,说明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装置 , 关闭止水夹使氢气燃烧熄灭,其灭火原理是。(4)、装置 , 根据①和③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实验前用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再次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填“有”或“没有”)改变。仅凭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因为上述实验还没有探究二氧化锰的是否改变。 -
14、如图1为古今净水工艺的对比,请回答问题。
(1)、图1“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Ⅰ的名称是。实验室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2)、永嘉出土的明末水处理池是最早利用“木炭吸附”的净水工艺,现代净水过程中常用代替木炭。(3)、絮凝剂明矾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症。现在改用代替絮凝剂和消毒剂,中的化合价是。(4)、市面上一种“生命吸管”便携式净水器如图2所示,由此“生命吸管”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该净水器的入水口为(填“”或“”)。 -
15、请阅读下面短文,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社会依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不仅终将会被耗尽,也会引发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新一代能源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我们对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电池登场了。
许多人都学习过电解水这一科学实验,即对水通电以获得气态的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扭转了这一反应,它让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
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然而,尽管有“电池”之名,燃料电池却并不能像锂电池那样可以储存电能。由于能够直接以氢气作为燃料来发电,燃料电池还有“小型发电厂”之称。(节选自《科学世界》)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是。(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除氢能外,还有(答出一个即可)。(4)、写出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
16、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在以为载体的催化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在较低温度时就能发生反应。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一个氨气分子中共有个原子,个质子。(3)、“”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依据图例画出“”的微观示意图。(4)、氨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前后改变的是(填数字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
17、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10月30日成功发射并对接空间站。(1)、发射火箭需要点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2)、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离不开氧气,主要是氧气具有的性质。(3)、在空间站中,将航天员生活产生的废水、尿液等循环利用,维持人体所需的水和氧气,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该系统中,理论上能够达成完全循环的元素有(填字母序号)。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
1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2)、《神农本草经》记载“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3)、宋代王安石《梅花》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4)、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里的“鍊药燃灯清昼同”,烟花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物质可能是。(5)、《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化学式为)。醋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19、请把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石墨 ②金刚石 ③炭黑 ④水 ⑤二氧化硫
(1)、冬天说话时,嘴边产生的白雾是。(2)、计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污染物是。(3)、能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4)、可用于制作油墨的是。(5)、自然界中最硬的是。 -
20、用化学用语填空。(1)、铜元素;(2)、2个磷原子;(3)、二氧化硅;(4)、氯离子;(5)、硫酸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