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 C、铁丝 D、红磷
  •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浓硫酸稀释 B、   液体读数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熄灭酒精灯
  • 3、某饮用矿泉水1000g中的成分如图所示。

    (1)、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种元素;
    (2)、一个偏硅酸分子中一共含有个原子;
    (3)、在偏硅酸H2SiO3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4)、在偏硅酸H2SiO3中,求算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 4、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 (NH3) 易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1)烧杯B中的现象是 , 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讨论交流】

    (2)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 其目的是

    【实验改进】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丙所示。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丙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交流讨论】

    (3)①进行操作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 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填“是”或“否”),依据是。若表示 He-3原子,3为相对原子质量,则对应图1中的(填a或b)。
    (2)、图2中①~④是四种物质的微观模型图。

    由离子构成的是图(填序号,下同),可以表示铁原子的是图 , 表示单质的是

    (3)、如图是几个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m的值为 , 该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选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图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上述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4)、如图是半导体材料发展史和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至四代材料中,含非金属元素共有种;

    ②下列有关硅与锗的分析正确的是(填字母)。

    A. 分别位列不同周期     B. 原子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     C. 两者化学性质相似

    ③是5G基站微波射频器的“核芯”材料,其一般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则氮化镓化学式为

  • 6、图1为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1)、碘的核电荷数=
    (2)、图2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下同),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3)、写出碘化钾的化学式:
    (4)、在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和氯元素位于(选填序号),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A.同一周期       B. 不同周期       C. 同一族       D. 不同族

  • 7、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_________。
    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C6H12O6)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的。

    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①气体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②气态二氧化碳与液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

  • 8、化学用语可准确、规范的表示微观粒子、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写出下列符号:2个氧原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2)、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五氧化二磷;氧化亚铁;碳酸钡;硝酸铜
    (3)、请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4H2中4表示 , 2表示;Mg2+中2表示
    (4)、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都含有的阳离子
    (5)、高铁酸钠由 Na+FeO42-构成,则高铁酸钠的化学式为
    (6)、亚硝酸钠(化学式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9、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C22H19FN4O3 , 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B、1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D、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个数比为22: 19: 1: 4: 2
  •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分子:2N B、氧化铝:Al2O3 C、两个汞原子:Hg2 D、氖气:He
  •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原子不发生改变是化学变化
  •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B、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 13、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 C、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D、若b、e的元素符号分别为X、Y,那么它们能形成化学式为XY2的化合物
  • 14、元素观、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B、微粒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D、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种类不变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C、元素周期表中横行叫族,纵列叫周期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 16、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宏观到微观,下列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气体和固体相比较,气体很容易被压缩,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D、物理变化过程的实质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
  • 17、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 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体压 强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 a 、b所示。

    (1)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实验中过氧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以土豆块作催化剂)。

    (2)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填“30s” 、“65s” 或“120s”)。

    (3)曲线 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原因是

    实验二:用下图装置研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4)氧化铜中氧元素以(填“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A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6)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18、天然气是一种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1)、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填“能”或 “不能”)选择图甲装置;用图乙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2)、用图丙所示的实验验证甲烷的组成时,能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的现象有
    (3)、甲烷在一定条件下能制甲醇(CH3OH)。下图为甲烷制甲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填微粒名称)。

    (4)、近50年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煤→管道煤气→天然气的发展过程。充分燃烧1kg 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 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代替煤作家用燃料,除了具有便于管道运输的优点外,根据上图分析,还具有的优点有

  • 19、氢氧化锂 (LiOH) 在航天器中可用于吸收 CO2。工业上用电解法制得的LiOH溶液中含有NaOH, 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LiOH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g/100g水)

    LiOH

    12.8

    12.9

    13.0

    13.3

    13.8

    NaOH

    109

    118

    129

    146

    177

    (1)、室温下, NaOH 溶液的 pH (填“>”、“<”或“=”)7。
    (2)、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NaOH 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3)、提取 LiOH 晶体时需蒸发结晶,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带有铁圈)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电解法制得的1000g溶液中 ,LiOH的质量分数为10%、NaOH的质量分数为5.5%。该溶液中 LiOH 的质量为g; 将该溶液蒸发溶剂并降低温度到30℃时,当剩余水的质量为50g 时,请结合具体数据说明所得的NaOH溶液是否饱和
  • 2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胆矾的化学式为;铁、铜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3)、《开工天物》记载“淘洗铁砂”用孔径小于铁砂的容器在水中淘取铁砂,该原理类似于实验室的(填操作名称)。
    (4)、《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为防止引发林火,可用泥土覆盖在燃着的松木和灰烬上,从灭火原理分析,主要利用
    (5)、古代造纸工艺的其中一步为“浸灰水”。“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浸灰水”过程中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类型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