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鱼浮灵”是水产养殖中常见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 , 能快速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学习小组对增氧原理进行探究。

    已知∶溶解氧是指水溶液中溶解O2的浓度,单位mg·L-1 , 可用溶解氧传感器测定。

    【猜想】

    (1)、“鱼浮灵”溶于水后,能快速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一∶Na2CO3溶液。猜想二∶。猜想三∶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协同作用。

    (2)、【实验】

    实验Ⅰ∶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过碳酸钠溶液,测量其pH。向过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反应后将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足量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下列仪器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无需使用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3)、室温下,测得过碳酸钠溶液的pH=10.5,说明其溶液呈性。
    (4)、由实验Ⅰ可知,过碳酸钠溶液中能使水体增氧(产生O2)的物质为
    (5)、实验Ⅱ∶室温下,在相同时间内用溶解氧传感器测量80mL的下列试剂,测得下表数据。

    实验序号

    测量试剂

    4%Na2CO3溶液

    4%H2O2溶液

    4%H2O2溶液+2gNa2CO3

    溶解氧/mg·L-1

    4.6

    4.4

    6.5

    9.1

    【结论】

    由实验Ⅰ、Ⅱ得出的结论是∶猜想(填“一”或“二”或“三”)正确。

    (6)、【反思】

    已知∶①在一定pH范围内,pH越大水体中的H2O2越易分解,溶解氧越大。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主要原因是溶液中部分CO32与水反应生成HCO3和OH-。质量分数相同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NaOH溶液pH大。

    为验证溶液pH对H2O2分解的影响,还需补充完整以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各取80mL4%的H2O2溶液于两只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别加入 , 在相同时间内用溶解氧传感器测定烧杯中溶液的溶解氧。(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NaCl、NaOH)

    (7)、从微观粒子变化角度分析过碳酸钠溶于水后能快速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原因∶
  • 2、 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环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放出O2 , 反应∶6CO2+6X绿__C6H12O6+6O2

    (1)、C6H12O6属于____(填字母)。
    A、有机物 B、无机物 C、氧化物
    (2)、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
    (3)、化石能源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 , 产生CO2

    下列关于化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化石能源只能通过燃烧加以利用 B、石油炼制可得到煤气、汽油和石蜡等多种产品 C、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SO2、氮氧化物等排放
    (4)、某化学小组同学为比较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CO2、O2含量高低,实验如下:

    取4个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A、B、C、D,其中A、B用玻璃片盖好;C和D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备用。完成下表: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向A、C中分别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A中无明显现象,C中

    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大于空气中CO2含量。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B、D中,观察现象。

    B中无明显现象,D中燃着的木条熄灭。

    呼出气体中O2含量

    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燃煤烟气中CO2的捕集可通过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实现。

    (5)、“吸收”中所得的KHCO3溶液与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过滤”得到的K2CO3溶液能循环利用的原因是
    (7)、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CaCO3制取CO2并获取CaO。理论上获取1.1吨CO2时能生产CaO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化学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1)、《庄子》中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然(燃)”。从燃烧条件分析,“木与木相摩”的取火原理是使可燃物
    (2)、《吕氏春秋》中对青铜有“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的记载。古代青铜器的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

    ①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②“蜡炬成灰”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富春山居图》是元代水墨画。此画能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5)、《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利用天然气熬制井盐(主要成分为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天然气燃烧吸收能量 B、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C、熬制井盐经过蒸发结晶过程
  • 4、 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NaOH的性质。

    实验1∶在盛有NaOH固体的密闭容器中,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实验2∶取长期放置后的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加入BaCl2固体,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实验3∶向一定体积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3所示。

    已知∶BaCl2易溶于水,且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证明NaOH固体能吸收CO2和H2O而变质 B、图-2中ab段pH下降证明NaOH能与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 C、图-3中向c点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D、图-3中d点所得溶液中Na+的个数小于Cl-的个数
  • 5、 工业上生产CaCl2·2H2O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OH)2 B、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C、反应器中加入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 D、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搅拌器和过滤器
  • 6、80℃时将饱和Li2SO4溶液和饱和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Li2CO3晶体。Na2CO3、Li2SO4、Li2CO3溶解度曲线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的溶解度一定比Li2SO4的大 B、20℃时将Li2SO4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60gNa2C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得到160g溶液 D、该制备反应利用了Li2CO3溶解度相对较小的性质
  • 7、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稀释浓硫酸

    取水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检验H2的纯度

    用拇指堵住集满H2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C

    分离CuO和Fe粉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D

    验证Al、Cu、Ag的金属活动性

    向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各放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片

    A、A B、B C、C D、D
  • 8、 厨房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厨房中常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食醋有挥发性,可去除水垢 B、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可作调味品 C、竹炭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 D、碳酸氢钠易溶于水,可作发酵粉
  • 9、 实验室用CaCO3、稀盐酸制取CO2 , 涉及的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除去CO2中HCl C、干燥CO2 D、收集CO2
  • 10、 酒精(C2H5OH)是医疗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剂。下列对酒精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无色透明液体 C、燃烧时生成H2O和CO2 D、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 11、 《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最新研发的光控智能粘附材料由H、C、N、Fe等元素组成,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H B、C C、N D、Fe
  • 12、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认为该瓶溶液可能已变质并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空气中可能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Na2CO3猜想三:Na2CO3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一】A同学取适量该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由此可知猜想(选填“一”“二”或“三”)不成立。

    (3)、【实验二】B、C两位同学在A同学结论的基础上分别重新取该瓶溶液进行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B同学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二成立

    C同学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滤液不变红

    猜想三成立

    两位同学中,结论正确的是(选填“B”或“C”)同学。

    (4)、【反思与评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经过反思,又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来确定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从理论上分析,你认为其中可行的有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B、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CuSO4溶液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少量CO2 D、向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后继续加入过量CaCl2溶液‍
  •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CO2的性质。

    查阅资料:CO2几乎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上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2)、同学们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
    (4)、对比D、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4、某班同学在探究制取O2的多种方法时,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能与H2O反应生成O2。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他们将2g该样品与足量水反应(反应原理为2Na2O2+2H2O=4NaOH+O2 , 杂质不参与反应),并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题目: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2)、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15、2024年9月22日是我国第七个农民丰收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民以食为天,合理、均衡的营养膳食有利于保证身体健康。下列农产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石榴、苹果、脐橙 B、牛奶、羊肉、鸡蛋 C、大米、土豆、红薯
    (2)、农业上可用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等来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其中Cu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为了促进农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可以适当补充氮肥,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有____(选填字母代号)。
    A、CO(NH2)2 B、KCl C、Ca3(PO4)2
    (4)、在农业生产中,可利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来选种。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列操作配制这种溶液。

    ①上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②现要配制125g这种溶液,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g,下列操作中一定会造成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选填字母代号,5g以下用游码)。

    A.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时,砝码和试剂位置放反

    B.将NaCl转移到烧杯中时,部分固体洒落桌面

    C.在装瓶的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洒落瓶外

  • 16、化石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合理利用化石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人类使用燃料的变迁过程。

    ①燃烧树枝                ②燃烧煤                ③燃烧液化石油气                ④燃烧氢气

    (1)、燃烧树枝时,将树枝架空,燃烧会更旺,这是因为
    (2)、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等,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液化石油气是石油炼制得到的一种产品,其中含有丙烷(C3H8)等多种物质,保持丙烷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4)、光伏电解技术通过将光伏电池与水电解槽联合,能够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某种光伏电池主要以硅为原材料生产得到,工业上生产硅的某步反应原理为:SiO2+2C__Si+2X

    ①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②右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一种装置,氢气在(选填“A”或“B”)管内产生。

  • 17、“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到我国科学家对月壤分析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已领先世界。
    (1)、a~f是月壤中含有的几种元素,右图是它们在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的位置分布。其中b和d也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①请写出d的元素符号

    ②请画出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③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5,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有1个,则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

    (2)、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与工业实力的重要体现。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下图是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流程,请完成下列题目。

    查阅资料:Fe2O3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原理为2NaOH+Al2O3+3H2O=2Na[Al(OH)4],其中Na[Al(OH)4]易溶于水。

    ①操作a的名称是 , 试剂X是(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

    ②反应Ⅳ是电解熔融状态下的Al2O3 , 该过程中还生成了一种常见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下列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溶液pH的变化 B、②可解释我国某盐湖地区“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原理,其中“盐”指NaCl,“碱”指Na2CO3 C、③可表示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装置中燃烧时,装置内气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D、④可表示将足量铁粉缓慢加入装有Cu(NO32、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 19、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其过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X是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Ⅰ中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氧化物。

    下列关于该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O+H2O B、(CH2n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反应Ⅰ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D、该转化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
  • 20、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相应说法均正确的是(  )
    A、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3CO+Fe2O3===2Fe+3CO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C+CO2===2CO该反应要吸收热量 D、Fe+ZnSO4=Zn+FeSO4该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Zn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