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文物主要制作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西汉彩绘雁鱼青铜缸灯
B.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C.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大面具
D.山西永济黄河铁牛
A、A B、B C、C D、D -
2、常见的氯化钙产品有无水和 , 除不具有吸水性外,其他均具有吸水性,可作除湿剂。(1)、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30
60
80
溶解度/g
59.5
64.7
100
137
①3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②低温下(低于10℃)从饱和溶液中缓慢析出的晶体的化学式为。
(2)、针对某氯化钙除湿剂,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取适量氯化钙除湿剂于烧杯中,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触摸烧杯壁,感觉热,静置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室温。
步骤二:取少许步骤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三:取少许步骤一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饱和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产生。
①由步骤一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写出步骤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根据步骤三,可用饱和溶液鉴别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理由是。
(3)、为测定某氯化钙除湿剂(含和少量)中的质量分数。方案一: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加热过程中既不熔化也不分解。
①℃后,继续升温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47)的质量是g(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用上述方法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理由是。
方案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a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 则的质量分数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
3、
I.金属镉及其化合物:镉(Cd)及其化合物在电镀、电池、颜料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镉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氢氧化镉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硫酸镉易溶于水。
(1)将含镉物质进行分类,各举一例填入下图(写化学式)。
(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镉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 或能将镉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镉 C. 镉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D. 硫酸镉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镉粉除去 (3)设计金属镉转化为氢氧化镉的一种方案:________(依次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Ⅱ.金属锡及其化合物:锡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信息、化工等领域。
(4)“古法炼锡”工艺流程:将木炭和锡砂(主要成分为)相间逐层投入锡炉,高温熔炼冶锡,同时会产生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炼制时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
(5)研究人员取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不同锡含量(具体见下图)的锡铝合金,加入25℃的蒸馏水中,氢气产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锡铝合金释氢过程主要是由铝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氢氧化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铝跟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加入锡制成锡铝合金后能破坏氧化膜。据图分析,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内,锡含量与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为________。
③实验结束时,氢气产量最高的是Al—10%Sn合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4、我国动力锂电池生产、使用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锂电池回收和循环利用对解决环境污染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图钴酸锂废极片【主要成分为钴酸锂()】的回收工艺。
【查阅资料】①微溶于水。当大量微溶物在溶液中生成,可当作沉淀;②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1)、将废极片粉碎的目的是。(2)、酸浸时加入稀硫酸和过氧化氢,反应温度需控制在以下,原因是 , 溶液的pH7(填“<”或“>”),操作I的名称是。(3)、反应①中,与空气的反应生成的和的微粒个数比为。反应②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判断是否洗涤干净时,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填化学式)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已洗净。晶体用热水洗涤比用冷水洗涤损耗更少,说明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
5、
盐湖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兴趣小组围绕盐湖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
(1)探源盐文化
I.《说文解字》云:“盐,卤也”。甲骨文中的“卤”(如图1)蕴含的获取盐的方法是________。
Ⅱ.夏天晒“盐”得到的的用途有________(写一种),冬天捞“碱”得到的的俗称是________。
(2)探秘冬天捞“碱”
据图2分析,冬天适合捞“碱”的原因是________。
将含和的模拟盐湖水降温结晶,检验得到的晶体中是否含有NaCl。
【查阅资料】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和稀硝酸;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易形成白色沉淀。
(3)【方案研讨】
方案
方案设计
评价交流
1
取样,溶解,滴加少量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
教师指出该方案不严谨,原因是也为白色沉淀
2
取样,溶解,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少量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有同学提出该方案也不严谨,原因是________
【方案优化】
(4)将方案2中的稀盐酸换成___________。
A. 溶液 B. 稀硝酸 C. 稀硫酸 Ⅲ.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可生产 , 同时产物中还有氢气和氯气。
(5)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如何变化: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理论上,电解产物中和的分子个数之比是________。
Ⅳ.医院输液一般需要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7)现有质量分数为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的葡萄糖溶液 , 则溶液A中氧元素质量________溶液B中氧元素质量(填“>”、“=”、“<”)。
-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其成分,进行了如图实验。(1)、根据步骤 I 可知,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写化学式)。(2)、步骤 Ⅱ 中沉淀部分溶解,可推断出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种物质。写出步骤 Ⅱ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实验后同学们认为还有一种物质无法确定,该物质是(写化学式)。
-
7、
我国力求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即的消耗量抵消其排放量。某兴趣小组围绕的制备、吸收。封存等问题展开探究。
I.的制备(如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组合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何验证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________。装置也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若关闭装置中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Ⅱ.的吸收: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溶液吸收的情况。用3个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 , 连接压强传感器,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各15mL,同时振荡烧瓶。采集的数据如图2所示。
(3)曲线a、b、c所示的实验中,时导致压强瞬间降低的操作是________,时被吸收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写出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Ⅲ.的封存:碳封存是从大气中捕获、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操作是“碳捕集”,如下图是一种利用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石灰乳是氢氧化钙的悬浊液。
(4)以上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5)下列溶液中,同样能用于“捕捉”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 B. 溶液 C. 氨水 D. 溶液 -
8、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研究化学实验。利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中和反应时,测得溶液和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b点、e点均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温度曲线从室温逐渐上升,说明该反应放热 C、在滴入溶液的过程中,的数目逐渐减少 D、点、点的溶液中溶质均是和
-
9、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A、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反应 B、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碳酸钠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D、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MgO后过滤
B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溶液后过滤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滴加少量的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溶液和溶液
取样,滴加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1、部分含碳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a可能是 B、b和c不能相互转化 C、能与水反应生成 D、能直接转化成
-
1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石墨有滑腻感、导电性和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质 C、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1g金刚石和1g石墨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同
-
13、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气泡是氢气 B、滤渣中一定有两种金属 C、滤液中一定有Cu2+、Fe2+ D、滤液一定呈浅绿色
-
14、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以下相关主题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舟十三号载3名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长180天,空间站中常用水气整合系统实现的清除和的再生(简易流程如下图),科学家通过缜密计算,为了提供3名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所需的 , 至少需从地球带的水进行电解。
材料二:我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未来还将探索在月球建设基地的可能,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在月球上大规模制造 , 在月球上可以电解熔融月壤(含等)制造氧气。
(1)、分析材料一流程可知,可循环利用的化合物有(填物质的化学式),航天员呼吸属于缓慢过程。(2)、请计算电解486kg水能产生氧气的质量(填写具体计算过程)。 -
15、
小圳同学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圳同学很好奇,打算对这两种不同的“白金”进行研究。
任务一:鉴别两种“白金”
【查阅资料】
I,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铜、锌、金、镍(元素符号i)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用于制作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
部分实验试剂:大小、形状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Ⅱ.都可溶于水
【探究活动一】萱萱结合学习的金属的性质,想知道家中首饰的“白金”是白色金还是铂金,她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活动。
(1)设计实验一:将这两种“白金”样品分别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金属表面________,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
(2)设计实验二: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________中,观察到金属表面冒气泡,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
(3)设计实验三:将这两种“白金”样品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金属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则这种“白金”样品为白色金。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任务二:探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提出问题】萱萱同学提出: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呢?
【作出假设】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知活动性
(4)假设①;假设②;假设③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5)设计实验,通过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不同现象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
【实验观察】
加入金属
反应的现象
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
(6)原假设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反思交流】
(7)上述【探究活动二】没有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同学需改变思路重新设计实验以达到探究实验的目的。同学们讨论用下列各组试剂来验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 B. 溶液、溶液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探究过程,我们能够总结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采用适当的探究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药才能使探究活动顺利完成。
【拓展应用】
(8)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大量产品更新,会产生很多废弃金属产品。“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开展多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回收废电池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B. “绿箱子”上的“” 是回收标志
C. 回收废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D. 回收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
16、铂是炼油、石化、汽车工业的常用催化剂。我国铂资源极度匮乏,从二次资源中回收铂的来源之一是工业废催化剂。某废催化剂中含碳、硫、铂、氧化铝等物质,下图是回收铂的工艺流程。
资料: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工业生产中,一般用石灰乳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1)、焙烧前先将废催化剂粉碎,理由是 , 焙烧的主要目的是。(2)、酸浸中加入过量硫酸的目的是:。(3)、溶液I中溶质的成分为(写化学式)。(4)、金属A为 , 写出金属A与溶液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溶液II得到副产物硫酸铝晶体的步骤为:蒸发浓缩,。(6)、该流程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焙烧时可能产生气体污染空气,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你的改进方法是。 -
17、
某小组以“探秘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实验室制取CO2
(1)为制取CO2 , 需将100g36%的浓盐酸稀释至9%,所加蒸馏水(密度为)的体积为。
(2)仪器A的名称是 , 组装一套可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务二】设计实验验证CO2的温室效应
用太阳作为红外辐射源,把手机和热成像仪固定在三脚架上,对准太阳,让太阳在热成像的画面中心,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热成像测量太阳中心点经装有不同种类气体的玻璃瓶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如表格所示:
实验编号
气体种类
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
1
空气
82.6
2
CO2
84.0
3
O2
81.6
(3)根据设计的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当玻璃瓶里是气体时,长波辐射被削弱了很多,说明该气体(填“是”或“不是”)温室气体。
(4)为了增加实验的严谨性,除了控制气体的湿度要一样外,还需控制的因素可能有(任答2点,合理即可)。
(5)依据图-2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方案为:其他条件相同时,比较 , 测得阻挡后的辐射量数据。
-
18、科普阅读
《天工开物》中对制造染料“蓝靛”的叙述如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这里的靛花无法直接染色,先转为可溶性靛白,进入纺织品的纤维,透风后被氧化成靛蓝。
(1)、“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晒干者曰靛花”,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2)、“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该过程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中和“水浸七日”时发酵生成的酸液发生反应,使酸液酸性减弱,其(填“增大”或“减小”);在测酸液时,小深同学不小心润湿了试纸,其测出来的结果(填“偏大”或“偏小”);(3)、氢氧化钙还能与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加快沉降速度。(4)、透风的目的是与空气中的接触,使靛白变成靛蓝。(5)、实验时,小深同学对酸液中存在什么粒子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稀盐酸中含有哪些微观粒子。 -
19、春晚《满庭芳·国色》节目点燃了国人复古寻色的热潮,其中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代表红、白、黄、青、黑传统五色。(1)、群青:是一种品贵的高级颜料,古代是用贵重的青金石中研磨制成的。青金石中含、O等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这些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同。(2)、桃红:用银朱调合,可以得到灿若桃花的颜色。银朱是用硫与汞加热制成的硫化汞,反应前后不变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3)、凝脂:降低原料中含铁氧化物含量,实现从青瓷到凝脂似玉的白瓷。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是 , c点的化学式是。(4)、缃叶:取色自雌黄(),颜色类似硫磺,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剧毒的和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沉香:代表黑色,以下固体可能为沉香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氧化镁 B、氧化铜 C、五氧化二磷 D、氧化铁(6)、孔雀石主要成分为 , 受热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锈蚀的条件
B.探究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C.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D.探究燃烧的条件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