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一可知,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硫化氢()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甲烷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二所示。
①X的化学式为。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冰雪同梦绽放光芒,亚洲同心共谱华章。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请回答下列问题:(1)、亚冬会运动员身穿的运动服面料中添加了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具有的优良性能是(答一点即可)。(2)、“舌尖”上的亚冬会,黑土地美食款待八方来客。为制作亚冬会美食,食堂准备了下列食材:黄瓜、鲤鱼、大米、冻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3)、“中国高铁,世界第一”,许多国内外的体育爱好者乘坐高铁到哈尔滨观看比赛。高铁列车使用的材料有铝合金,铝合金的优点之一是耐腐蚀,其原理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开幕式中,手提冰灯的孩子们与火炬手携手同行共同点燃主火炬塔“雪韵丁香”。为使火炬塔中的燃料充分燃烧,火炬塔的设计师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
-
3、 用适当的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填空。(1)、氦气。(2)、2个氨气分子。(3)、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4、 现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钙、氢氧化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1:取少量该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步骤2:向步骤1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且无气泡产生。
步骤3:另取10.6g该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4.4g气体。
根据以上探究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氯化铜 B、该固体物质最少由三种物质组成 C、该固体物质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D、若该固体物质中含有碳酸钠,则一定含有氯化钙 -
5、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
B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氮气中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
6、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图A: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图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C、图C: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和氧气 D、图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
7、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只含有银 B、若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C、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 D、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可能与所加锌粉的质量相等
-
8、 推理是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9、 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农业
B.化学与环境
①含有钾元素的物质都可以作钾肥
②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②污水经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①生病时不遵医嘱,凭经验用药
②霉变的食品清洗蒸煮后可以食用
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A、A B、B C、C D、D -
10、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较纯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属于酸 C、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浓度降低,是因为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D、电解水实验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溶液,是为了增强导电性
-
11、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氧气加压后可装入钢瓶——增大压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氯化钠分子分散到水分子之间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12、 青蒿琥酯(化学式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琥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琥酯由3个元素组成 B、青蒿琥酯属于有机物 C、青蒿琥酯由55个原子构成 D、青蒿琥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3、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高能燃料 B、银的导电性好——常用于制电线 C、金刚石质地坚硬——用于裁玻璃 D、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
14、 加油站要张贴消防安全标志,下列图标中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
-
15、 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沉降
-
16、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块状固体
B、振荡试管
C、熄灭酒精灯
D、称量氯化钠固体
-
17、 下列我国的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黑火药爆炸 B、粮食酿酒 C、活字印刷 D、烧制陶瓷
-
18、 下列气体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
19、 碳酸钾俗称钾碱,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的生产等。为测定某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8.0g钾碱样品于烧杯中,将20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上述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1
2
3
4
5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65.8
103.6
141.4
m
219.2
(1)、m的值为 ,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g。(2)、计算该钾碱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第5次加入稀硫酸后所得溶液中和的个数比(填“>”“<”或“=”)。 -
20、 某校化学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布置了实践性作业:探究某种物质受热分解。同学们利用AI搜索相关内容,得知草酸亚铁晶体受热易分解,决定以“受热分解”为主题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Ⅰ.受热分解生成四种氧化物,且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不变。
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受热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
(1)、受热分解的产物有CO和(写化学式)。(2)、【进行实验】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装置的作用是。
(3)、有同学提出根据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受热分解有生成。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准确,理由是。(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5)、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试管内黑色固体的成分进行验证,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发现现象,说明A装置剩余黑色固体中有单质铁存在,与查阅资料获得信息不符。(6)、同学们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有单质铁生成的原因可能是。(7)、【拓展应用】同学们查阅资料时发现铁的燃烧产物不止一种,继续对铁的燃烧产物进行探究。根据资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内容:
Ⅰ.在燃着的酒精灯火焰上方抖落少量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Ⅱ.查阅资料发现颗粒直径为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
Ⅲ.铁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可能生成的氧化物有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写出一点即可)。
(8)、若2.8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n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n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