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耕地盐碱化影响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兴趣小组开展了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的探究活动。
原因:由农业灌溉或化肥施用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如图所示,当进入土壤中盐的量超出植物的吸收能力时,随着水分蒸发,残留的盐导致土壤盐碱化。
检测:
(1)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若 , 则浸出液显性。
探究: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教师提供模拟盐碱化土壤样品浸出液。
【查阅资料】易溶于水;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
【提出问题】样品中的钠盐是什么?
【作出猜想】
(2)猜想1:;猜想2:;猜想3:和。
【实验探究】
(3)取少量浸出液分别加入试管A、B中: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A中滴加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浸出液中含
2
向B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浸出液中含
【分析评价】
(4)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补充实验】
(5)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3
向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猜想3成立
(6)交流: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多选,填字母标号)。
a.合理施肥 b.引海水灌溉 c.用熟石灰改良 d.种植耐盐碱作物
-
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在A-E中选择实验室制取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3)、选择B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4)、在G装置中装入浓硫酸可干燥 , 该气体从端进入(填“b”或“c”)。
-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从空间站在轨实验,到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我国在航天领域不断崛起和迅猛发展,彰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航天科技的进步,化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I.生命保障:空间站内,用特种活性炭除去气体中的异味和微量有害物质,为航天员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由棉、羊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多层结构舱外航天服,保障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安全。
II.动力系统:部分运载火箭装载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 , 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将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III.新型材料: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与空气产生剧烈摩擦,表面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涂层能在高温时保护舱体,并防止过多的热量传递到返回舱内部,确保舱内航天员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
(1)、舱外航天服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棉 B、羊毛 C、聚氯乙烯(2)、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填“是”或“否”)。(3)、飞船返回舱外层的复合材料涂层具有的性能是(写一条即可)。 -
4、我国北方有不少盐碱湖,含有较多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当地有“冬天捞碱(指碳酸钠),夏天晒盐(指氯化钠)”的生产习俗。如图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2)、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0gNa2CO3固体,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Na2CO3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盐碱湖里能“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碳酸钠在冬天的溶解度比在夏天的溶解度很多(填“高”或“低”)。
-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中的
将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中的
加入适量的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C
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洁净的铜丝浸入溶液中,观察现象
D
分离和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滤渣洗涤、干燥;滤液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6、火是人类文明之源。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
-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液体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
8、月球上富含水冰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B、天然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净化为纯水 C、电解水时正极一端产生氢气 D、水冰可以转化为饮用水、氧气等,能减少对地球资源的依赖
-
9、月球南极蕴藏着丰富的氦-3,是一种理想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下列关于氦-3原子的说法正确的A、核外电子数为3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核电荷数为2 D、相对原子质量为2
-
10、嫦娥七号发射过程中涉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发射 B、一级火箭分离 C、整流罩脱落 D、轨道舱帆板展开
-
11、黄铜(铜锌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作金色饰品。某兴趣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取黄铜样品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1)、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2、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以“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证明中和反应的发生
针对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的特点,兴趣小组设计了多角度验证方案。
方案一: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
取三份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溶液,以相同速率同时滴加不同浓度的盐酸,记录溶液的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1)分析a、b、c三条曲线,所用盐酸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小明提出“当溶液降至k点即可证明反应发生”,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方案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步骤①: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将溶液蒸发结晶;
步骤②:将所得晶体溶于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3)步骤②观察到(填现象),证明生成了新物质氯化钠。
小雨提出“验证生成水来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查阅资料发现: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变红。于是她设计了如图2实验:
(4)首先分别往4支试管中装入对应的试剂,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观察到只有试管D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于是小雨得出结论: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请你分析,试管C中加入的试剂是。
方案三:证明有热量的变化
(5)小俊设计了如图3实验,根据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现象证明反应发生,他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结论的依据是。
【任务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
查阅资料:相同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的离子数目相同,电导率相同,离子越多,电导率越大。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等电导率的盐酸,测得电导率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6)结合资料解释段曲线下降的原因。
-
13、化学实验是开展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王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部分仪器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M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备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应该是(填装置字母)。(3)、某气体只能用装置D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___(填选项宇母)。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4)、用制取的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点燃系在光亮的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后,迅速插入盛满的集气瓶中(瓶中预留少量水),观察到火柴剧烈燃烧,但细铁丝未燃烧,细铁丝未燃烧的原因是。
-
14、古代“敞锅熬盐”工艺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智慧,其主要工艺流程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将溶液A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同时用木棒不断搅拌,促使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1)、过滤操作中,需使用的玻璃仪器包括玻璃棒、烧杯和。(2)、操作Ⅰ“敞锅熬盐”的过程称为(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3)、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时,和发生化学反应,根据粗盐的成分可知,加入的(填“黄卤”或“黑卤”)过量。
-
1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绿氨—未来液体燃料的革命性选择
绿氨(),又称为绿色氨气,是一种通过可持续方式生产的清洁能源载体。首先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绿氢);随后在铁基催化剂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氢气按的体积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氨。在不同温度下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氨的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绿氨的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同时具备储运便捷、安全可靠等特点,是理想的零碳能源载体。此外,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学品,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全球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约用于制造氮肥,有效缓解了有限耕地资源与庞大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绿氨作为未来液体燃料的优势在于:。(2)、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类型是(填“化合”“分解”或“置换”)反应。(3)、根据图示分析,按下列条件合成氨,平衡时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B、 C、 D、 -
16、能源、环境、材料与健康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品牌直饮机利用炭罐中活性炭颗粒的性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杂质。该系统通过与自来水管对接,采用多重过滤技术截留和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2)、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①“”机身采用了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属于(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为保障乘客健康,航班提供均衡膳食。餐食包含腊味煲仔饭、三色水果拼盘和牛奶等。旅客可从这三种餐食中的中摄入更多蛋白质。
-
17、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书中有如下记载:(1)、《杀青·造竹纸》篇中记载了造纸工艺之“透火焙干”是利用木炭燃烧将纸张加热焙干,请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燔石·青矾、红矾、黄矾、胆矾》篇中记载的“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其中胆矾水是硫酸铜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30年前中国人将首次登月。月球表面的月壤由多种氧化物组成。月球富藏清洁能源氦(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储量可满足人类万年能源需求。(1)、月壤中的氧化铁的化学式为。(2)、月壤中的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氦与氦的区别是。
-
19、在《哪吒之魔童闹海》里,无量仙翁使用天元鼎炼制仙丹的桥段,其化学原理源自古代炼丹术的记载。该过程涉及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放入丹炉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汞是金属元素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条件是加热
-
20、化学学习过程中,归纳、总结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②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
①严禁品尝化学试剂
②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未来
①废旧金属无需回收利用
②利用海水“制碱”
①“碳中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②化石燃料使用便捷,我们无需开发新能源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