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两支试管中均盛有少量稀盐酸。试管①中所得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试管②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2)、实验二: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Fe、Cu、Ag金属活动性由强变弱

    (3)、小组又设计了图二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情况,并同时测定了整个实验过程中三颈烧瓶内的温度(如图三)、压强(如图四)变化。实验之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4)、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 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此时没有推动注射器活塞),采集数据。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5)、据图三、图四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2、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氧气制取”系列实验研讨活动。

    【实验一】实验室制氧

    (1)图一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E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E收集氧气,当________,导管伸入集气瓶开始收集氧气。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________。

    【实验二】家庭制氧

    (3)①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玲自制了一个家庭简易制氧机如图F所示,这个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

    ②若想利用F装置监测产生氧气的速度,小组同学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填字母)。

    a.将a导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b.将b号管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c.将a 和b导管同时加长并伸入水面以下

    (4)将150g质量分数为18%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为7.5%,需要水的质量________g。

    (5)若得到0.8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3、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著作,记载了制盐、冶金等场景。

    Ⅰ、制盐:

    “西川有火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

    (1)火井指的是天然气井。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填“能”或“不能”)产生温室效应。三大化石燃料除了天然气,还包括:石油和

    (2)制盐的原理是卤水通过(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得到粗盐。

    Ⅱ、采矿和冶炼锡:

    (3)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这五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4)采矿:常温下,锡露置于空气中能保持金属光泽。以锡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金属工艺品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色泽历久常新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锡还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化工及航天工业等。古代水中淘取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 , 难溶于水)与操作的原理相似,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

    (5)冶炼: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鞘(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鼓入充足空气的目的是 , 涉及的反应之一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锡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 2 所示实验,R是硝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由图1可知:t1℃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7 C、由图1和图2:若烧杯内的物质R是硝酸钾,则①②③三种情况下,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②③ D、将t2℃下硝酸钾、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硝酸钾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 5、下列对应变化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Mg、Al、Fe金属 B、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温度下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aO D、向一定温度下不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 6、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 NaOH、NaCl、CuSO4三种固体

    B

    鉴别H2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C

    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提纯KNO3

    蒸发结晶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

    A、A B、B C、C D、D
  • 7、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通过对比说法错误的是

    A、图1 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2实验能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 C、图3 实验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D、图4实验比较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8、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厨余垃圾沤制花肥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

    用木炭烧烤食物

    木炭燃烧放热

    D

    用氦气填充气球

    氦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化学性质稳定

    A、A B、B C、C D、D
  • 9、理清化学概念间的关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见的化学概念间的关系有包含、交叉等。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10、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加热仪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燃烧而陶瓷灯头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物质具有可燃性 B、常温时未燃烧的酒精灯一经点燃就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酒精喷灯比酒精灯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酒精灯不慎被碰倒后,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立即用水浇灭
  • 11、以H2O、CaBr2(溴化钙)、Fe3O4为原料进行气固相反应可以实现水的分解制得H2 , 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生成HBr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243:1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反应过程中只有氢、氧、溴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__O2+2H2
  • 12、我们刚开启一瓶可乐饮料,会在瓶口看到大量白雾,在瓶内看到气泡(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口看到的白雾是小水珠 B、气体不能做溶质 C、平时喝的可乐饮料是乳浊液 D、开启可乐前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不变
  • 1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铁离子:2Fe2+ B、两个氮分子:2N2 C、氖气:Ne2 D、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2+O
  • 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

    气体分子受热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 15、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班同学有如下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过滤悬浊液 B、称量NaOH的质量 C、滴加石蕊试液 D、加热固体试剂
  • 16、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导致酸雨 D、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氧及一氧化碳
  • 17、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在常温下是常见的液体,B为无色气体单质,A、C、D为氧化物,C、D两种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且D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物质E转化为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
    (2)、物质C的用途之一:
  • 18、21世纪是钛的世纪。如图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

    (1)、图1的钛白粉(TiO2),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2)、写出图1中反应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图1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4)、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2为氯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氯元素化合价为0的物质化学式为
    (5)、HCl在图2中可能位于(填“甲”或“乙”);丙的化学式
  • 19、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 ·夏词》中写到“过雨荷花满院香”。从微观角度分析,花香飘满院的合理解释是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 20、试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试管口朝向会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
    A、加入块状固体 B、滴加液体药品 C、给液体加热 D、给固体加热
上一页 600 601 602 603 6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