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天然气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 B、室内起火时要赶紧打开门窗通风 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离开 D、把电动车推进室内长时间充电
  •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CO2会与水反应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D、探究生锈的条件
  • 3、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用烘干机热风烘干潮湿的衣服

    温度升高时水分子变大

    C

    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保护

    D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

    A、A B、B C、C D、D
  • 4、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质量/g

    16

    3

    m

    24

    A、乙可能是催化剂 B、m=4 C、丁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5:1
  • 5、下图为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此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个数比为1:1
  • 6、下列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H2O D、2HCl
  • 7、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闵恩泽 D、拉瓦锡
  • 8、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 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6个原子 C、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1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9、硫化氢(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0 C、+4 D、+6
  •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添加酒精 C、读取体积 D、塞橡皮塞
  • 11、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剪纸成花 D、烧制陶瓷
  • 12、纳米铝粉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种纳米铝粉的制备与应用的过程如图1所示。

    (1)、Al2O3中铝,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反应2在480℃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Al+3H2O>480__Al2O3+3H2。该反应中,若有27kgAl发生反应,计算生成H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纳米铝粉在储存过程中会与氧气反应而钝化(如图2),钝化程度越大表示纳米铝粉中Al2O3含量越高,从而导致推进剂失效,在储存了1个月时,约有纳米铝粉被钝化,此时固体粉末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至0.1%)。

    (4)、可以在反应3中加入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 C、木炭
  • 13、近年来,天然气向燃料和化学品的高效转化引人关注。通过固体催化剂等条件的调控,实现甲烷高选择性氧化合成甲醇、甲醛和CO等物质,其过程如图1所示。

    (1)、传统用途:天然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燃烧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新用途:

    i.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ii.在“催化氧化”中通入N2的作用是(填序号),使反应转化更高效。

    a.调节反应物的浓度                  b.隔绝催化剂

    iii.在一定条件下使用B2O3/Al2O3催化剂,“催化氧化”中不同负载量(B2O3含量)对应CO、CO2、甲醇、甲醛等物质的含量如图2所示,负载量不小于时,抑制CO2生成的效果较好,生成的CO较多。

    iv.一定条件下,得到的CO与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CH3OH),参与反应的CO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工业上用CO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传统用途相比,该新用途的优点有(写1条)。
  • 14、

    回答下列问题:

    I.CO2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

    (1)如图1中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CO2 , 并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或再发生,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梳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如图2)。请完成①,②、③处相关内容。

    , ② ,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II.学习“碳中和”原理

    (4)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②增加二氧化碳消耗。

    (5)青少年也应积极助力低碳,你的做法是(答一点即可)。

  • 15、“干水”,具有强力吸收能力的一种混合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由小水滴、外层包上二氧化硅组成的(模型如图1),“干水”中95%的成分仍然是“湿水”。“干水”能用于储存甲烷,一种新的储运方法,比液化甲烷储存运输有压力低、安全性好等优点,并成为潜在的能源来源。此外,科学家认为,可以使用“干水”应付全球变暖。测试表明,一定条件下“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甲烷的能力如图2和图3。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中可知,保持“湿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干水”用于储运甲烷的优点是
    (3)、根据图2和图3可知,“干水”能应付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4)、下列有关“干水”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

    a.“干水”是一种化合物

    b.“干水”中的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c.“干水”有助于缓解化学能源的短缺

    (5)、“干水”中的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天工开物》中记载,松木在密封严实的窑中燃烧得松烟,松烟可用于制墨,窑中还能得到木炭(如图1),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在炭火炉中煅烧可得到铜(如图2)。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松木属于(填“化石”或“生物质”)能源,它需在“密封严实”的窑中燃烧才能得到较多的松烟,其原因是
    (2)、墨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它用于写字作画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3)、A与木炭反应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是
    (4)、孔雀石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 18、下列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变化与如图不相符的是

    A、1g的镁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1g的锌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1g的铁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1g的铜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19、三碳的化学式为C3H6O3 , 是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过程(如图)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下列有关C3H6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23×12+1×6+3×16×100% C、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该物质中含有臭氧(O3)分子
  • 20、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利用明矾来净化鱼缸内的水

    明矾是净水的絮凝剂

    B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金刚石硬度大

    C

    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加水灭火

    水能降低油的着火点

    D

    用伍德合金作保险丝

    合金的熔点比较低

    A、A B、B C、C D、D
上一页 568 569 570 571 5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