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列车上的常见部件,其中不属于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车厢顶装饰锡纸 B、不锈钢饮水台面 C、高强度挡风玻璃 D、高纯度铜质导线
  •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红磷,五氧化二磷 B、海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洁净的空气,碳酸饮料
  • 3、空气中下列物质过多容易形成酸雨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气
  • 4、铁铜金属粉末常用于生产机械零件。为测定某铁铜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

    (1)、该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5、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图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于是得到“反应放出热量”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乙同学按图实验,可以根据________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是将稀硫酸不断地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数字化仪器测量的数据。由图可知,当反应进行到2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乐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KOH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假设Ⅰ错误

    b.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Ⅱ正确

    c.取b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溶液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可以作为钾肥使用。

  • 6、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C图自制“制氧机”。若试剂甲为MnO2 , 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试剂乙,反应仓中产生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实验室用此原理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3)、D图为小艾设计的简易供氧器利用过碳酸钠、水和二氧化锰制氧,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M”或“N”)。
  • 7、铝的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含沙石等杂质)制备铝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过程①、②都包含固液分离的操作,该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为加快铝土矿与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生成Al(OH)3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有NaAlO2 , CO2 , 还有一种氧化物为________。
    (4)、写出电解氧化铝获得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8、阅读下列材料。

    N2O是一种温室气体,由于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大气中N2O含量过高会加剧全球变暖。土壤中氮元素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N2O , 是大气中N2O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在大棚蔬菜、农产品生产中施用石灰氮CaCN2 , 能减少土壤中N2O的排放。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石灰氮在土壤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H2CN2 , 氰氨可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CO2是另一种温室气体,减少CO2的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氰氨和水反应生成尿素,按化肥的分类,尿素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肥。
    (2)、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通电__2CH2O2+X ,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碳中和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请你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________。
  • 9、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

    (1)、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可判断出R物质是________。
    (3)、烧杯②中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传统豆腐在“一带一路”融入了沿线一些国家当地人的生活,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2)、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重要的________元素。
  •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瓷器: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表面的釉质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中国年味:过年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
    (3)、中国茶:东方神奇的树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茶树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要求,通常茶树适宜在pH为5~5.5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可预防夜盲症 B、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C、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蚁酸使人觉得不适,可涂抹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3、《本草纲目》中记载:“石灰,止血神品也。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水”后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石灰”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 C、“烂肉”是因为CaOH2的腐蚀性 D、“着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 14、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被用来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电光源 B、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焊接金属时常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氮气作保护气 D、气体污染物主要有SO2O3、NO2和CO2
  • 15、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C、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D、水循环中,水转化为水蒸气后水分子变大
  • 16、吉祥物“巳升升”以青铜饕鬄纹为灵感构出瑞兽形象。青铜主要成分为铜和锡的合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为合成材料 B、铜的元素符号为CU 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D、青铜为纯净物
  • 17、节目中非遗技艺涉及到了化学变化的是
    A、璀璨星芒打铁花 B、运剪如笔雕琢花鸟虫鱼 C、稻麦豆黍拼粮画 D、彩蝶共舞
  • 18、化学链燃烧技术指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基于CuO/Cu2O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如1图所示:

    (1)、空气反应器中Cu2O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生成Cu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在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8CuO+CH4Δ__4Cu2O+CO2+2H2O,若要使1.6kgCH4充分反应,至少需要CuO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2图所示。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800~900℃ B、900~1000℃ C、1000~1030℃ D、1030~1100℃
  • 19、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Ⅰ、新材料、新能源在航天领域广泛应用。

    (1)肼(N2H4)又称联氮,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2H4+N2O4__3X+4H2O。X的化学式为

    Ⅱ、空间站内的物质主要采用如图循环系统维持:

    (2)在“钙去除组件”中,除去尿液钙结晶所得的沉淀,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再经“旋转蒸馏装置”旋转蒸馏后获得的“再生水”,是利用水与其他物质的不同。

    (3)萨巴蒂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在空间站内参与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哪些呢?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5)废弃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填物质名称)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此过程利用了该物质的吸附性。

    (6)“神舟十九号”飞船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已知GaAs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为-3价,则镓元素(Ga)的化合价为。砷、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B、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C、镓的元素符号为GA       D、镓的原子序数为31

  • 20、

    某项目小组的同学准备向校报提交一份“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的研究报告。为此,同学们从燃烧的发生与调控,家用燃料的变迁以及对未来燃料的展望等方面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发生【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做了如图两组实验。

    (1)实验1的现象说明燃烧的发生需要

    (2)实验2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燃烧所需的条件。

    【反思应用】

    (3)若家中炒菜时油锅着火,合理的做法是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调控

    【提出问题】生活中调控燃烧的方式与原理有哪些?

    【调查研究】

    (4)乙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几种调控燃烧的事例,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表:

    调控方式

    用鼓风机给煤炉火送风

    转动打火机出气调节阀

    汽车气缸工作时柴油以雾状喷出

    调控原理

    增加氧气的量

    调节燃料的量

    【迁移应用】

    (5)调查中还发现小明家的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发黑。根据探究所得,他们给出调节建议,将燃气灶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从而成功解决了问题。

    任务三:探究家用燃料的变迁

    【调查研究】同学们通过走访与调查了解到当地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木材→煤→煤气(天然气)等几个阶段。

    【资料汇总】

    燃料

    调控

    主要成分

    热值

    木材

    需频繁添加木材

    碳、氢、氧等元素

    约1.2×107J//kg

    需提前点燃,过程复杂

    碳、氢、硫、氮等元素

    约2.08×107J/kg

    煤气

    随用随开

    一氧化碳和氢气

    约1.1×107J/m3

    天然气

    随用随开

    甲烷

    约3.56×107J/m3

    【交流讨论】

    (6)根据上表可以推出家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其他燃料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点)。

    (7)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四:展望未来燃料

    (8)通过上述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燃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请你列举一例清洁能源

上一页 463 464 465 466 4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