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探究】

    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可以起到吸氧防腐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活性炭、铁粉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对脱氧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1)、分离、提取氯化钠。

    分离、验证铁粉。用磁铁靠近干燥的黑色滤渣,一部分固体被吸引,取少量被磁铁吸引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固体为铁粉,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离、验证活性炭。取少量未被磁铁吸引的固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固体为活性炭。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深入探究脱氧剂。

    ①失效后的脱氧剂中存在红棕色固体,该固体易溶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已知:Fe粉易溶于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Cl3+Fe=3FeCl2。将部分失效的脱氧剂加入到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盐为 ,可能存在的盐为

  • 2、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想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3)使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还需要添加的实验用品是。想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应该先将F装置 , 然后在(填“c”或“d”)端接一个量筒。

    为践行“碳中和”理念,同学们组织了关于CO2的捕集、封存与利用的研讨会

    (4)捕集:吸附法是利用固态吸附剂对气体进行可逆吸附来分离回收CO2 , 该吸附剂具有结构。

    (5)利用:与工业生成过程中,可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封存:CO2与天然矿石中MgO反应,生成能长期稳定存在的碳酸镁,从而储存CO2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7)低碳行动: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请说出一条低碳行动措施:

  • 3、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进展的道路上,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材料一   我国已成功实现在空间站中氧气和水等物质的“自产自销”。通过收集航天员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水汽,通过反渗透膜净化处理,再生为饮用水,使得空间站水资源的利用率达85%。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实现氧气和水的再生(如图),该系统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材料二   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其推进剂曾广泛使用液氢和液氧,目前二者被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两种常温液体取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站中、实现氧气和水再生所需的电能来自(写能源名称),电解水产生氧气的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极(填“正”或“负”)相连。
    (2)、空间站中,将人体呼出的CO2气体转化为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渗透膜的净化方式与实验室中的操作原理相似。
    (4)、使用液氢和液氧的火箭腾空时常出现白雾,其原因是
    (5)、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反应可表示为C2H8N2+2N2O4=2CO2+3N2+4X , X的化学式为。此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4、古代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黏土敷成外范,烧成陶模,烧制过程蜂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高温青铜液,便铸成器物。
    (1)、上述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步骤是________(填标号)。
    A、蜂蜡成模 B、黏土烧陶 C、浇灌成器
    (2)、青铜器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青铜为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的熔点(填“高于”或“低于”)纯铜的熔点。
    (4)、古代火法炼铜中,氧化铜与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反应生成铜与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铜锈赋予青铜器历史感。铜锈主要有Cu2(OH)2CO3Cu2(OH)3Cl , 考古界根据铜锈是否会加速铜的锈蚀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其作用示意图如下:

    据图可知Cu2(OH)3Cl具有(填“致密”或“疏松”)结构,因此属于(填“有害锈”或“无害锈”)。

  • 5、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将废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

    回收利用废弃物,保护环境

    B

    在家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可以灭火

    C

    用铝合金制成门窗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反应

    D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A、A B、B C、C D、D
  • 6、拧开碳酸饮料的盖子,会有气体冒出,小深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碳酸饮料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碳酸饮料放出的气体

    实验室使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该气体

    实验室收集该气体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管口验满

    A、A B、B C、C D、D
  • 7、下列关于钛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8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与氦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D、钛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钛离子
  • 8、松花蛋(又称皮蛋)是以鸭蛋为原料,用食盐、纯碱、生石灰加水调制成的黄泥包裹腌制而成,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食品,具有独特风味,能促进食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运输储存生石灰的包装上张贴的标识为
    A、 B、 C、 D、
    (2)、使用的纯碱属于
    A、氧化物 B、 C、 D、
    (3)、下列制作松花蛋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 B、在调制黄泥的过程中应戴上手套 C、往松花蛋的浸出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食盐常用作调味剂
  • 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惊蛰——雨水增多,酸性的雨为酸雨 B、大寒——大雪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C、霜降——凝露成霜,露和霜是不同的物质 D、夏至——春播追肥,NH4Cl属于氮肥
  • 10、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铁离子:2Fe2+ B、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S8 C、2个氢原子:H2 D、氩气:Ar2
  • 11、化学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是将棉手帕放入60%的酒精中完全浸湿,用坩埚钳夹住棉手帕一端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发现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所以不能燃烧 B、酒精溶液中的水蒸发吸热使棉手帕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C、棉手帕被酒精完全浸湿后其着火点升高了 D、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所以不能燃烧
  • 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B、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D、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13、

    《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纸、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造纸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BaCl2+Na2CO3=BaCO3↓+2NaCl;②BaCl2溶液呈中性;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任务一】废液成分的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

    (1)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废液中有Na2CO3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

    废液中含有NaOH

    【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1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N2 , 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装置C、D分别增重2.1g和0.1g。

    (2)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 , 其原因是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保留到0.1%)。

    (5)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填“偏大”或“偏小”)。

  •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用装置A为发生装置,应该改进的地方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与B装置相比较,采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优点在于;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为(填试剂名称);若利用空塑料输液瓶(如图E)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填“a”或“b”)端,如果燃着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15、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 , 含少量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1)、FeCO3的名称是
    (2)、为了加快“酸溶”,可采取的措施有(回答1条即可)。
    (3)、在实验室里完成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玻璃棒外,还有;滤液I里,存在的阳离子除了有H+外还含有(填离子符号)。
    (4)、MgSO4固体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其工业应用过程中常伴随着氯化氢的产生。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需要回收氯化氢并将其转化为氯气重新利用。

    以氯化氢为原料制取氯气的途径很多,如电解法(类似于电解水)、直接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其中催化氧化法能耗低、转化率高,是制取氯气的最佳方法。

    某种催化氧化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历程如图1,反应温度对氯气产率的影响如图2。

    研究发现,若氯化氢中混有一氧化碳,会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若混有硫的氧化物,会导致催化剂失活,所以在反应前应对氯化氢原料气进行预处理。

    (1)、以氯化氢为原料制取氯气时,常选择催化氧化法的原因是
    (2)、图1中,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3)、理论上,若原料气中含有73kg氯化氢,则过程Ⅱ中消kg氧气。为了提高氯气的产率,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左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电解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__H2↑+Cl2 B、催化氧化法制取氧气,反应前后CuO的质量发生改变 C、催化氧化法制取氧气,若氯化氢中混有SO2 , 会导致催化剂失活
  • 17、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在A~D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②若E为阴离子,则x(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生成物之一为甲醇(CH3OH)。

    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共有种分子。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克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2克。

    ④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填字母)。

    A.缓解粮食危机

    B.缓解温室效应

    C.节省耕地资源

  • 18、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在℃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
    (3)、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5)、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t2℃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来实现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 19、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认识物质: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其具有的结构。
    (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小明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牛奶、青菜,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青少年适量饮用牛奶可补充元素,预防佝偻病。
    (3)、粮食增产:小红发现自家地里种的玉米部分出现了倒伏现象,于是她建议家人应该尽快施用(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4)、能源使用:生火烧烤时,需要用燃烧的纸引燃木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闻到烤肉的香味是因为(从微观角度解释)。
    (5)、材料创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其中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其原因是
  • 20、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
    (1)、两个硫原子
    (2)、三个氢分子
    (3)、两个镁离子
    (4)、三个碳酸根离子
    (5)、最简单的有机物
    (6)、硫酸铁
上一页 452 453 454 455 4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