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教版科学(新教材)八上 5.2 桥梁的结构与制作 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新教材)八上 5.1 建筑结构与功能 同步练习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2 桥梁的结构与制作 课时作业1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2 桥梁的结构与制作 课时作业2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3 搭建一座简易人行浮桥 课时作业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4节小测
- 初中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3两节计算题、作图练习
-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学业水平期中检测 科学试题卷(1-2章)
-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绍初教育集团期中测试(1-2章)
- 浙江省杭州市九校同测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卷 科学(1.1-3.5)
-
1、小新同学在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时,利用下图两种实验装置测量,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图比甲图测量时,弹簧秤更稳定显示读数 B、甲图和乙图拉动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都是运动的 C、拉动时,乙图中弹簧秤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图中,长木板受到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秤读数相同 -
2、如图所示,一块薄钢片下端固定,现给它施加力, 虚线表示钢片变形后的情形。以下情形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是( )
A、甲、乙 B、甲、丙 C、丙、丁 D、乙、丁 -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轴承间的钢柱
B、轮胎上的花纹
C、加润滑油
D、气垫船底和水面间的空气垫
-
4、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右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 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 -
5、有关红外线、紫外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响尾蛇导弹是通过跟踪飞机、坦克等的发动机高温尾气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有效攻击 B、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到地球上的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
-
6、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B、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C、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D、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
7、小新用绳子系着水桶从井里打水,则使水从井中上来的施力物体是( )A、绳子 B、地球 C、人 D、水桶
-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又宽又平的书包带
B、又宽又长的滑雪板
C、装有履带的雪地车
D、公交车上很尖的逃生锤
-
9、浙BA篮球联赛中,球员的每一次投篮、突破、传球背后都隐藏着力与运动的基本规律。球员投篮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且接触处发生轻微形变。这一现象说明力( )A、只改变物体的形状 B、只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D、既不改变形状也不改变运动状态
-
10、完成交会对接后,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工作生活12天。这期间他们要锻炼身体,以下方式中有效的是( )A、引体向上 B、做俯卧撑 C、举哑铃 D、原地蹬自行车
-
11、如图所示是宁波网红景点的照片,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红杉树的树影
B、湖中的锦鯉
C、广场里的灯光秀
D、红杉林的倒影
-
1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 C、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D、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
13、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以下项目由我国实施的有( )
①“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②“祝融”号漫游车开展火星采样 ③“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背样品 ④“百年星河”计划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Hz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在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
15、下列物体中,重力大小最接近10N的是( )A、一头牛 B、一位中学生 C、一升水 D、一盒火柴
-
16、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细胞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模型作品、改进模型作品等环节。(1)、【认识显微镜】

图1是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图2是显微镜的镜头。图2中能将细胞结构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填序号)。
(2)、【制作装片】第一组同学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错误的是____。
A、转动转换器——切换的镜的放大倍数 B、调节反光镜——可以改变视野的亮度 C、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的多少 D、调节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4)、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粗、细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3次,分别得到下图三种观察结果。A、B、C视野最暗的是。
(5)、【制作模型】某同学利用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型(如图 3)。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错误.
(6)、【评价】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如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表,将表中横线处补充完整。
细胞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较完整,有1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2 处及以上缺失
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能体现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材料选择未能体现细胞结构的功能
环保与成本
材料环保但成本较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7)、改进根据量表中的“材料选择”评价指标,有同学认为用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右图)代替橡皮泥制作细胞膜更合理,因为细纱网可以体现细胞膜时功能。

-
17、在项目化学习中,某兴趣小组同学用身边的材料开展了“自制温度计”的活动。(1)、【项目设计】所用材料有小药瓶、密封盖、透明吸管、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染色的酒精等。

实验序号
温度t/℃
液柱高h/ mm
1
0
50.0
2
2
51.0
3
50
75.0
4
100
100.0
该小组找到了A、B两款小药瓶及C、D两种吸管,如图甲。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度,则最好选择其中的进行组合搭配。
(2)、【项目制作】如图乙所示,先把小药瓶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在表中记录数据,再根据液柱高度变化量和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利用提供的刻度尺,在0℃~100℃之间进行温度标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40℃时的刻度应标注在液柱高度为mm处。(3)、【项目评价】根据以下评价量表,请你对该温度计进行等第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自制温度计”评价量表
等第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科学性
结构完整,刻度均匀
结构完整,刻度均匀
结构不完整,刻度不均匀
准确性
精确度达到1℃
精确度在2℃~4℃
精确度在2℃~4℃
-
18、巴黎奥运会中,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再次上演水花消失术,成功卫冕女子十米台冠军。物体入水时溅起的水花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研究小组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入水时溅起水花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已知物体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到达同一水平面快慢相等。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物体的入水快慢有关。
【获取证据】
将分别捏成球形、锥形、柱形的橡皮泥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至水面,测出溅起的水花高度,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物体质量m/g
物体形状
橡皮泥下落高度h1/ cm
溅起水花高度h2/ cm
1
20
球形
20
6
?
20
柱形
20
4
3
20
锥形
20
9
4
50
柱形
20
9
100
柱形
20
18
6
90
柱形
20
22
【数据分析】
(1)、分析表格数据,为验证猜想3,物体入水快慢是通过改变 , 夹控制不同的。(2)、比较实验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入水时溅起水花的高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比较实验序号为2、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
19、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小科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植株数量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20株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20株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20株
海拔500米
c组海拔3000米
20株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500米
(1)、你认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哪个实验方案更合理?并说明理由:。(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对照组是。(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4)、若仅采用题中一组合理方案进行单次实验获取实验结论,其结果可能存在…定的偶然性,为了使实验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设照力 该同学接下来的操作为. 。 -
20、小科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查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X 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含量越高,该溶液褪色越快/他利用这一原理设计了实验。
【作出假设】:柑橘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
【实验步骤】:
①向编号为甲、乙的两支洁净试管中各加入 2mL相同浓度的X溶液;
②同时往甲组试管中加入 1mL 柑橘汁、往乙组试管中加入____混合摇匀;
③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甲、乙两组试管中的现象。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实验步骤②补充完整:.(2)、该实验中,量取一定量溶液,需要用到滴管和。(写一种测量工具)(3)、小科发现甲组褪色比乙组,由此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