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基础)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培优)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练习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拔高竞优卷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基础巩固卷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启新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0月月考科学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10月月考试题(到第3章)
-
1、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
2、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碱,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OH- , 从而呈现碱性,主要用于电池制造。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锂反应的是 ( )A、H2SO4 B、CO2 C、CuO D、CuSO4
-
3、波尔多液可以用于杀菌,配制时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不断搅拌即成波尔多液,其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4、将下列物质的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红褐色絮状沉淀的是( )A、HCl B、FeCl3 C、CuSO4 D、MgCl2
-
5、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酸、碱、盐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石灰石是重要的建筑原料 B、硫酸用于金属除锈 C、氢氧化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6、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A、碳酸氢钠、烧碱、 B、氢氧化钠、纯碱、NaOH C、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D、碳酸钙、生石灰、
-
7、某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MgSO4 B、Ca(NO3)2 C、KNO3 D、K2SO4
-
8、青铜是人类最早的合金,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等铸造而成。在物质分类上青铜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
-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测溶液 pH
B、过滤溶液
C、干燥氢气
D、加入锌粒
-
10、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自制无兆鸡蛋
B、自制植物营养液
C、自制汽水
D、自制即热饭盒
-
11、“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铜烂铁属于( )A、可回收垃圾 B、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
-
1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 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需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选填“变大”或“变小”)。(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逐渐变短,出现了如图3 所示现象,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选____。A、将蜡烛向下移动 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C、将光屏向下移动(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了,此时所成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
13、小华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他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但他发现观察到的A的像“重影”很明显,而影响到确定A的像的位置,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2)、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小华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到白卡片上没有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
1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P、Q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实 验 序号
入 射 角α
反 射 角β
①
50°
50°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后翻折,此时反射光束(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选填“改变”或“不变”);(2)、如图乙,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P、Q整体倾斜,让光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Q 上(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束;(3)、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需要记录多组数据,目的是为了。
-
15、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2)、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填“入射角”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
1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到水中,请你作出折射光路图。

-
17、如图所示,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通过平面镜成像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并补充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
18、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甲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
1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 折射角等于 , 分界面的(上/下/左/右)侧是玻璃。

-
2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所示。此时,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选填“亮”或“暗”),因为光在白纸表面发生反射;如果眼晴挨着手电筒正对着桌面往下看,则比较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