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示数如图所示。求:

    (1)、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
    (2)、小石块的体积。
    (3)、小石块的密度。
  • 2、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图为探测器离轨着陆火星全过程及“祝融号”火星车的示意图,已知 gk=3.76N/kg,请回答。

    (1)、“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有降落伞减速和动力减速等过程,而“嫦娥五号”在降落月球时没有采用降落伞减速的原因是。动力减速采用喷气方式,利用了力能的原理,在此过程中着陆器受力是(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2)、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从着陆器中驶出。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9kg,共有'6个车轮,若每个车轮与火星表面的接触面积为 4.0×103m2,求“祝融号”对火星水平平整表面的压强。
  • 3、
    (1)、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人眼通过平面镜MN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图。

    (2)、请根据题意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已知图中的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根据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请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小球正在摆动。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 4、研究小组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压强计、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杯、圆柱形容器等。

    【实验过程】小金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后,小金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②将金属盒放入酒精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③比较两次实验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

    ④换用密度不同的液体,重复上述实验。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科学方法是

    (3)、【实验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迁移应用】小金将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进行改装,用橡皮膜将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内,如图所示(固定仪器省略),再沿着玻璃杯内壁缓慢注水。

    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的形变情况为(选填“向下凸起”“向上凸起”或“相平”);

    (4)、【拓展提升】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在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处分别有M、N两点。

    若 PM=PN,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P(选填“>”“=”或“<”)

  • 5、小科发现汽车启动时,车内挂件总是向后摆动,而汽车刹车时,挂件又总是向前摆动。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用乒乓球、实心铁球(体积与乒乓球相同)、带轮子的透明有盖容器、细线、水等在水平地面上进行研究。

    (1)、如图甲,将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推动容器向右运动的瞬间,可观察到乒乓球向摆动。这是因为向右推动容器时,细线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运动,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老师给出另一种解释:乒乓球与等体积的空气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大,惯性也大,所以乒乓球比空气更容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在容器被推动的瞬间,空气随容器一起运动,而乒乓球仍在原来位置,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2)、小科将实心铁球也用等长的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继续实验。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观察到两球摆动方向相同(如图乙),但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且最大角度αβ(选填“大于”或“小于”);
    (3)、如图丙,将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铁球用另一等长细线悬挂在盖上,往容器中注满水,并盖上盖子。请你在答题纸图丙相应位置上画出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两球在容器中的大致位置(画图),两球这样的摆动,则可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 6、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将长方体木块(底面和侧面的面积不同)平放在平板小车上,弹簧拉力记录仪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记录在4秒钟内拉力大小的变化,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____(填写选项字母);
    A、3.3牛、水平向左 B、3.3牛、水平向右 C、3.0牛、水平向左 D、3.0牛、水平向右
    (2)、上述实验中,若在3秒钟后,电动机的转速加快使小车运动更快,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对小车压力大小的关系,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应进行的操作是:
  • 7、下面是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填“光屏”或“凸透镜”)。
    (4)、玲玲将蜡烛移到35 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0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 8、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瓶盖面积为7厘米’,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 , 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毫升水。
  • 9、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 的地方,镜中小红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如图所示,两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甲大端开口,乙小端开口,将它们都装满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B、图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压强大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图甲压强大
  • 11、如图为我国首列永磁磁浮列车“兴国号”运行的照片。“兴国号”列车利用永磁体和水磁轨道之间的排斥力,能“悬挂”在空中行驶,大大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转弯时,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行驶的列车受到牵引力的作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兴国号”与传统火车相比,减少了行驶时与轨道间的摩擦力 D、列车刹车后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12、若两个力F1和F2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F1和F2的大小相同 B、只要F1和F2的方向相同 C、需要 F1和 F2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D、需要 F1和 F2的“三要素”都相同
  • 13、以下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 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 14、小敏散步时看到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X 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 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
  •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 16、下列生活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手上擦防滑粉 B、滑板车安装车轮 C、用力写铅笔字 D、轮胎上有花纹 
  • 17、在“碳中和、碳达峰”理念下,电动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下表是某品牌电动汽车部分参数。

    整车质量(t)

    2

    最大载重量(kg)

    400

    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cm2

    100

    (1)、在最大载质时,该电动汽车所受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若该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电动汽车所受牵引力是多大?
    (2)、任何支撑物所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某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105Pa该电动汽车在最大载重时,能否安全通过?
  • 18、如图所示,吊车臂拉着货箱,装着货物匀速上升。

    (1)、当货物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货箱对货物的支持力为F1 , 当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货箱对货物的支持力为 F2则F1 F2(填“>”“<”或“=”)。
    (2)、当一块小土块从上升的货物中掉落到货箱外面时(不计空气阻力),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变化?
  • 19、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F2为凸透镜焦点,F2为凹透镜焦点,补充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射出的光路。
    (2)、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3)、如图所示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小球质量为400g,请列式计算小球受到重力大小,并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
  • 20、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科分析甲、丙,发现F1≠F3 ,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分析甲、乙,发现 F1<F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3)、小科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即使木板不作匀速直线运动,也不影响木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原因是: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