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注射用蒸馏水瓶,按图甲放置测得底面直径为 D,液面高度为 H1;按图乙放置,测得空间的高度为 H2。若瓶子厚度不计,那么该瓶的容积为多大( )

    A、DH1H2 B、D2H1+H2 C、πD2H1+H22 D、πD2H1+H24
  • 2、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测量塑料盒体积时的实验情景,据图分析可得,塑料盒体积为( )

    A、1cm3 B、3cm C、6cm3 D、9cm3
  • 3、南极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下表是3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哪一种温度计 ( )

    温度计类型

    测量范围

    水银温度计

    -39℃~357℃

    酒精温度计

    -113.5℃~78.4℃

    煤油温度计

     30°C-150°C

    A、水银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 C、煤油温度计 D、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都可以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 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2.8升=2.8  ×1000毫升=2800 毫升 B、1.3m3=1.3m2×10000=13000cm3 C、2.4 米=2.4×1000=2400 毫米 D、2.5m3=2.5×1000000cm3=25000000cm3
  • 6、我国古代把女子一菲长称为“咫”,男子一推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大约相差( )

    A、3mm B、3cm C、3dm D、3m
  • 7、10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73克稀盐酸时,稀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当加入120克稀盐酸后,经充分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
  • 8、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 C. 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 的固体混合物

    ③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探究过程如下:

    Ⅰ.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C. D的质量,分别为:m、m1、m2;Ⅱ.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Ⅲ.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再次称量装置C. D的质量,分别为m3、m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的作用
    (4)、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用相关字母表示)。
  • 9、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如图。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的pH>7,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 Ca(OH)2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 全部是 NaOH; 猜想Ⅱ: 全部是 Na2CO3

    猜想Ⅲ: 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A是 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和b分别为 , 则猜想Ⅱ成立。
  • 10、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把①、②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所示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呈黄色。

    (1)、图甲中,试管①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
    (2)、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11、在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反应完全,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2)、如图的“”“”“”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反应前“●”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 12、测定某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夏设计了两个方案进行实验,分别取 mg样品。

    方案一: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1g固体.
    方案二: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2g,你认为方案合理,写出你选择方案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并说明你做出选择的理由

  • 13、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14、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 , 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 1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钙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B

    检验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

    C

    鉴别氯化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取样,滴加稀硫酸溶液

    D

    分离CaCl2、NaCl混合溶液

    通入 CO2过滤、洗涤,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 16、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 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 dg时,溶液 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 17、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NaOH、NH4Cl、Fe2(SO4)3 B、KNO3、AgNO3、NaCl· C、KCl、CH3COOH、Na2CO3 D、H2SO4K2SO4HNO3
  • 18、氢氧化钴[Co(OH)2]可作为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其可以通过如下的化学反应制备:CoCl+2NaOH=CoOH2+2Na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9、下列是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检验,在取少量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已知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均呈中性)( ).
    A、滴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  pH>7,证明原样品部分变质 B、滴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  pH>7,证明原样品部分变质 C、滴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原样品没有变质 D、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的pH=7,证明原样品全部变质
  • 20、小明为了庄稼生长茂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需要施肥,下列物质属于钾肥的是( )
    A、NH4HCO3 B、CaH2PO42 C、K2CO3      D、CONH22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