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二氧化碳、干冰、CO2 C、氢氧化钙、消石灰、 CaOH2 D、氧化钙、生石灰、CaO
  • 2、小明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 3、在校科技节木桥承重比赛中,小明设计制作了如所示的桥梁模型,并进行了承重测试。在承重测试中,承重板通过挂钩与电子秤相连。通过往承重容器中不断加入重物来比较不同桥梁的承重能力,直至木桥受损。

    (1)、在承重测试中,往承重容器加入细沙而不是钩码作为重物的优点是
    (2)、已知承重板与桥梁的垂直接触面积约为15平方厘米,小瑞的桥梁下方电子秤悬挂重物的最大质量为15kg,不计电子秤、承重板的自重,求该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3)、请你说说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大桥梁的承重能力?。(说出一条即可)
  • 4、某兴趣小组成员各自用一根弹簧、一块纸板、指针和挂钩等制作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们打算用50g的钩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刻度值的标定,并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1)、任务一:计算与标定刻度

    如图甲,把一根下端带有挂钩的弹簧上端固定在纸板上,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ON;在挂钩上悬挂一个50g的钩码,在指针所指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N。接着,在挂钩上分别悬挂不同个数的50g钩码,在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2)、任务二:评价自制测力计

    通过测试,该兴趣小组利用的弹簧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为1.5N,请根据以下评价量表,对制作的测力计(如图乙)的刻度与量程进行评价,该测力计属于哪一个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_______。

    评价项目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刻度与量程

    刻度完全均匀

    刻度部分均匀

    刻度完全不均匀

    外观与结构完整性

    美观且牢固,结构完整

    美观,结构基本完整

    不美观不牢固,结构不完整

    (3)、任务三:改良自制测力计

    通过初步测量检测,小组成员发现制作的测力计精确度不高。想要换用一个弹簧进行制作。成员们又挑选了A、B两个规格不同、长度相同的弹簧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所得的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数据绘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A、B中哪根弹簧,为什么?。

    (4)、任务四:利用测力计测量

    该小组利用自制的弹簧测力计利用如图所示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已知图中钩码重均为1N,则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牛。

  • 5、金华科技馆中展示了一个有趣实验,如图一所示,最下端的小孔水平喷水距离最大;为了验证这个现象,小东利用可乐瓶做了如图二所示实验,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

    【提出问题】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查阅资料】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与水流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和小孔离地的高度有关。

    【探究实验】经过思考后,小瑞做了如图三所示实验,其中h 表示小孔在水中的深度,v表示水流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H表示小孔离地的高度,s表示水流射程(小孔到落点的水平距离)。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

    序号

    小孔离地高度H/cm

    小孔离水面深度h/ cm

    水最远落地点与小孔点的水平距离 s/cm

    1

    2

    3

    平均值

    1

    10

    10

    12.3

    12.2

    12.5

    12.3

    2

    15

    10

    15.2

    15.0

    15.3

    15.2

    3

    20

    10

    17.5

    17.6

    17.3

    17.5

    【数据分析】

    (1)、图一中最下端的小孔水平喷水距离最大,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 , 液体压强越大。
    (2)、实验中每一组实验的数据都需要多次重复测量,其目的是
    (3)、实验中如何保障水流从小孔水平射出的速度相同?
    (4)、根据小瑞的实验,解释图二中最下端的小孔喷水最远距离不是最大的原因
  • 6、家里的罐头瓶盖得太紧(如图甲所示),拧不开了。小嘉就在瓶盖外包上毛巾,再用力拧,毛巾在打滑,瓶盖还是没动。爸爸让他换一条湿毛巾试试,果然,湿毛巾不再打滑,瓶盖打开了。由此,他觉得水有助于增大摩擦力。但为什么许多公共场合的地面在用水打扫过后会摆放“地滑慢步”的牌子(如图乙所示),水量到底能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

    为了解决困惑,他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立即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块用油漆漆过的木块在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水滴数与摩擦力关系统计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水滴数/滴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摩擦力/N

    3.16

    3.34

    3.72

    3.92

    3.02

    2.80

    2.82

    2.82

    2.82

    (1)、在使用前,弹簧测力计需要(水平/竖直)调零。
    (2)、根据实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
    (3)、走廊警示语“地滑慢步”中,湿地板更易滑倒的力学依据是什么?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结合惯性知识进行说明
  • 7、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笑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地向上飞。

    (1)、请在丁图中画出水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重力的图示(水火箭受到的重力为10牛)。
    (2)、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 处起飞,到C 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请描述从发射到达最高点时,水火箭运动速度的变化过程:
    (3)、水火箭到达最高点C时,若此时撤去一切外力,水火箭将保持状态。
  • 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在该模型中,应选用透镜作为镜头。(选填“凸”/“凹”)
    (2)、小瑞制作如图1所示的模型,透镜的焦距为f,透镜与半透明膜的距离v满足f<v<2f,胶片上成的像的特点是
    (3)、小瑞同学进行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时,有时清晰,有时会模糊,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 9、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物距/ cm

    像距/ 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请完整表述)
    (2)、实验中,有同学将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否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明理由
    (3)、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请你根据对称性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 10、探究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时,将水注入容器中,再滴入牛奶并搅拌均匀,如图所示,其中A为绿色激光笔,B为红色激光笔。

    (1)、接着打开位于透明容器上部正中央的绿色激光笔A ,并使绿光垂直照射到0点,该束绿光充当 , 但此时无法看见液面上方的光束,为了显示光路,你将采取的办法是
    (2)、打开右侧的激光笔B,此时可以观察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过程中,光既能发生折射,也能发生反射。当测得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时,反射角等于°,折射角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随后再沿透明容器的外表面顺时针移动右侧激光笔B,可以观察到折射光逐渐远离法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慢慢转动底座转盘,会观察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为一条直线的现象,即可说明.
  • 11、现代科技正试图用“人造眼球”和“人造耳蜗”这样的仿生奇迹,来弥合感官障碍与世界之间的鸿沟。其实他们的原理都是将声音或光的刺激通过仿生技术转化为电信号刺激相应的神经,从而代替眼球与耳的功能。
    (1)、声音是以形式传播的。
    (2)、无论是人造眼球还是人造耳蜗,最终都将信息传递至 , 才能在相应区域形成视觉或听觉。
  • 12、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方式,以下是小瑞关于有关“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结构图,请你补全该结构图。


    ;②;③

  • 13、泳池中一束光从水底斜射向水面,在水面发生折射,如图所示。不改变灯光的位置和角度,随着泳池匀速放水,水面下降过程中(水深始终在光源上方),折射角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物体0-3s静止,3~6s速度由0变为1m/s,6~9s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0~3s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ON B、3~6s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 C、6-9s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D、6-9s物体通过的路程1m
  • 15、现有6个相同的正立方体金属块,分别以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比乙大 B、甲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比乙小 C、甲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乙大 D、甲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乙小
  • 16、在2025年九三阅兵中,歼-20S战斗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过天安门上空。此时关于飞机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对空气向后的推力与空气对飞机向前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机对空气向后的推力与空气对飞机向前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飞机受到的升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飞机受到的重力与飞机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 17、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以下实验中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 18、某同学利用水凸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此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水后,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C、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向水透镜中注水,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向水透镜中注水,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 19、小瑞在瑞祥公园游玩时看到很多美景,下列能反映出他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20、一只小鸭子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