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花的结构图鉴”学习活动,下图为小科制作的梅花结构图鉴。

    花的结构图鉴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但缺少1-2个结构

    结构不完整,缺少2个以上结构

    指标二:注释说明

    所有结构注释正确

    1-2个结构注释错误

    2个以上结构注释错误

    (1)、在解剖时,为不损伤花的各个结构,解剖的顺序应为(选填“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
    (2)、梅花结构中的胚珠在受精完成后将会发育成
    (3)、请根据评价量规,针对指标二对小科的梅花图鉴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
  • 2、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七(3)班的同学在实验室做“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请回答:

    (1)、小科同学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后,调节横梁平衡螺母,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情形,此时横梁(选填“已经”或“没有”)平衡。
    (2)、小科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小科在实验中的错误操作有
    (3)、另一组的小宁同学也用相同的天平进行实验(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调节平衡后她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她再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4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在之间。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编号),使天平横梁平衡。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4)、在另一次实验中,小科需要测量10g食盐,天平调平后,他先在右盘放入10g砝码,然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g刻度线处,意识到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0g食盐的任务,小科最简洁的操作是
  • 3、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由图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甲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 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
    (3)、小科再次探究: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线
  • 4、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洞,那么这些效果是酵母菌带来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面粉的发酵效果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 分别贴上“1号”、  “2号”、  “3号”、  “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 和热奶器(设置到65℃) 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通过 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根据图1和图2,兴趣小组得出结论:
    (3)、一位细心的组员发现, “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 5、在学习完模型的建立后,小科和小红尝试完成项目任务:建构分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以

    下是项目学习记录单(部分),据此回答以下题目:

    驱动问题:如何利用水分子模型解释水的物态变化。

    任务一:制作水分子模型

    资料:水的化学式为H2O,氢原子直径为 0.53×1010m,氧原子直径为 0.74×1010m

    材料:①直径2cm白色圆片若干;②直径2cm黑色圆片若干;③直径2.8cm白色圆片若干;

    ④直径2.8cm黑色圆片若干;⑤直径8cm白色圆片若干;⑥直径8cm黑色圆片若干。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水分子模型

    能区分原子种类、并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能区分原子种类、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不能区分原子种类且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任务二:利用建构的分子模型解释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1)、为使其制作的水分子模型达到优秀,其选材为( )。
    A、①② B、④⑤ C、①④ D、②⑥
    (2)、请结合资料建构水分子模型,并在图中画出水结冰时冰的模型。
    (3)、从微观角度解释上述变化的实质是因此该变化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 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根据雪地上脚印深度进行粗略测量积雪密度的方法: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脚印。如图,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已知冰密度为ρ冰。测出积雪原来厚度为H,用脚踩在雪上形成脚印深度为h。

    (1)、用此方法测出积雪密度的表达式ρπ=(用H、h、 ρ浓表示)。
    (2)、从微观的角度(水分子)解释雪变成冰的原因是
  • 7、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上月球背面,成为世界首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此后,嫦娥四号通过“鹊桥”中继星向世界展现了首张月背的完整风貌。其实看似荒凉的月球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
    (1)、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富含铁的同位素:Fe-57(一个原子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57)和 Fe-54,已知铁元素为26号元素,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Fe-57和 Fe-54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B、Fe-57和 Fe-54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C、Fe-57和 Fe-54均属于铁元素,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在Fe2O3、Fe3O4P两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8、2025年5月19日,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降400元。已知某小车油箱容积为50升,汽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1)、 汽油 的 密 度 为 0.8×103千 克 /米3 ,  它表 示 的 意 义 是 
    (2)、汽油油价下调后,车主给该小车加满一箱汽油将少花元。  (结果精确到0.1元)
  • 9、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A属于元素(填元素种类);
    (2)、由B元素和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 10、 湖塘杨梅(如图甲)果大匀称,肉质细嫩、汁液丰富。杨梅的花期非常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的,雄株只能开雄花,花粉多而轻(如图乙);雌株只能开雌花,柱头呈须状张开,能分泌黏液。请回答:

    (1)、根据杨梅花的特征推断,杨梅花属于:(填“风媒花”或“虫媒花”);
    (2)、一朵杨梅雌花的子房里有颗胚珠;
    (3)、杨梅果树的栽培通常用嫁接的方法,不用种子繁殖,其好处有
  • 11、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 符号“6cu”的含义:
    (2)、 氧化铝 (写出化学式):
    (3)、 CO2中2表示的意义:  。
    (4)、 3个铵根离子: 
  • 12、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5:4 C、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液体乙的密度是 0.8×103千克/米3
  • 13、科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学过很多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  “类比法”、  “转换法” “模型法”等,下列使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

    ①研究光的传播时,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②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

    ③探究种子萌发与温度、空气、水分的关系

    ④学习分子动理论时,用扩散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4、太空电解水的原理是利用电解技术将飞船废水中的水分和氧气分离出来,装置如图,供水膜能保证只有水分子通过。  下列说法错误的(    )

    A、通过供水膜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B、水中添加电解质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C、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导管 a、b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 15、冬天,天一冷,小科就喜欢吃火锅;而到了夏天,天气一暖和,小科就喜欢吃雪糕。小科观察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而吃雪糕时,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16、物体M通过适当处理,出现三种常见的不同物态(甲、乙、  (物态甲)丙),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 B、丙为气态 C、丙变甲是凝华现象 D、乙变丙需要吸热
  • 17、大课间跑步活动后,某同学感觉小腿酸痛,这是因为在剧烈的高强度运动中,人体内的葡萄糖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下列有关乳酸(C3H6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
  • 1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液体密度分别是ρ甲和ρz,图中关于两种液体的密度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西瓜,受精卵会发育成种子 B、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青蛙,过程②要经历变态发育 C、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鸡,生殖细胞B的胎盘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D、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扬子鳄,过程①在水中完成
  • 20、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
    A、地壳元素含量 B、物质分类模型 C、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D、化合物微观模型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