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运动促健康,以下对各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投掷实心球:实心球掷出后,手还在对它做功 B、跳绳:人竖直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C、定点投篮:篮球投出后,到达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长跑:跑步过程中,人体内的化学能全都转化为动能
  • 2、下列关于盐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瓶盖后能观察到白烟 B、两者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C、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两者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 3、小科发现其邻居家种植的水稻生长迟缓,叶色淡黄,茎秆不粗壮,易倒伏。经技术人员诊断,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你认为应选用的复合肥是
    A、KNO3 B、NH4NO3 C、NH4H2PO4 D、K2SO4
  • 4、在稀盐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能说明氢氧化钠过量的现象是
    A、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 B、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放入锌粒,产生气泡  C、滴入适量CuSO4溶液,溶液变蓝,但无沉淀生成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 5、向一定量的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CuCl2溶液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6、现有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和碳酸钠四种溶液。小科将鉴别过程制作成了如图所示的检索表,则图中物质乙是

    A、稀硫酸 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钠 D、碳酸钠
  • 7、下列是“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过程,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A、土壤溶解 B、取土壤清液 C、测土壤液酸碱性 D、测土壤液的 pH
  • 8、西湖龙井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自浙江杭州西湖周边地区。其茶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幽持久,滋味甘醇爽口,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在其制作工艺中,以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A、揉捻:茶叶受压变形,茶汁附着表面 B、杀青:高温铁锅翻炒,停止茶叶氧化 C、整形:低温翻炒按压,塑造扁平外形 D、干燥:低温慢炒,蒸发茶叶多余水分
  • 9、下图为某款新能源汽车,车身运用大量碳纤维材料,满载时车和人总质量约为2t,若该汽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5倍。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车抬头显示系统,利用平面镜成像,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如图乙),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其成像原理如丙所示。若发现像过低,应该将显示器往(填字母)方向调整。
    (2)、计算该汽车满载时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中,发动机的牵引力F的大小。
    (3)、已知该车满载停在水平面时,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25平方厘米,求此时汽车对水平面的压强。
  • 10、魔力科学小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根筷子插入土豆中,再用铁锤快速向下敲打筷子,看到土豆不往下掉,反而往上“爬”。请结合科学知识回答:

    (1)、实验时往往选择筷子尖的一端插入土豆,应用的科学原理是:
    (2)、土豆“爬”到高处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自身重力。
    (3)、请简述敲击时,土豆不往下掉,反而上“爬”的原因?
  • 11、图甲是光纤原理图,图乙是利用水流模拟演示光纤原理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透明大塑料瓶的侧壁打一个小孔,插入一小段吸管,接口处用热熔胶密封,然后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瓶盖并用手指堵住瓶盖上的透气孔。在瓶的另一侧放一支激光笔。调节光束的方向,让光束正好能射中对侧的小孔。松开堵住透气孔的手指,让水流到盆里,会看到光随弯曲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产生一个光斑。
    (1)、在这个实验中,激光笔的光束沿着水流的(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反射,最后射到盆底。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激光通信中的光纤,由此说明激光通信中内部包裹光纤的导管(填“能”或“不能”)弯曲。
    (3)、随着瓶中水的不断流出,水盆内的光斑位置怎么移动?
  • 12、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在司机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作制动距离。制动距离的大小与车速、汽车质量(包括所载货物的质量)及路面的状况有关。下表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制动距离。

    速度/(km·h-¹)

    制动距离/m

    40

    8

    50

    13

    60

    20

    80

    34

    100

    54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司机驾车时,眼睛观察前方路况,看远处车辆时,睫状肌(填“收缩”或“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
    (2)、从表中的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13、今年我国九三阅兵中,海、陆、空多军种装备协同亮相,其设计与运作蕴含声学、力学等多领域科学原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某型反潜护卫舰通过声呐探测水下目标、声呐发出的超声波遇到潜艇后会发生 , 该信号被接收后可定位目标,此过程利用声音传递(填“信息”或“能量”).
    (2)、歼35战斗机起飞时、地勤工作人员扮佩戴耳塞、这是从方面控制噪声:
    (3)、阅兵方阵中、士兵的军靴底部通常会采用特殊材质并做出纹路,这是为了通过从而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力,防止正步走时摔倒。
  • 14、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制作水火箭”的项目化学习:如图甲,往550mL 的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底座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会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水火箭飞向高空,发射成功后,测量水平方向的射程。改变瓶中的水量及发射倾角,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序号

    液体种类

    液体体积/毫升

    倾角/度

    平均射程/米

    1

    100

    30

    16.4

    2

    200

    30

    7.7

    3

    300

    30

    6

    4

    200

    15

    6.5

    5

    200

    45

    24

    6

    200

    60

    14.5

    (1)、如图乙为水火箭的结构示意图。当水火箭向下喷水时,能使自身升空,这说明
    (2)、由表可知,该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3)、某次实验时瓶中的水量为150mL,测得平均射程为7.7m,则此次发射角度可能是____。
    A、15° B、30° C、45° D、60°
    (4)、为了探究液体的种类是否会影响水火箭的平均射程,请你帮他设计主要的实验步骤
  • 15、研习小组为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 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为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选填序号),

    ①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②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观察实验乙、丙、丁,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时压强计金属盒的放置要求是
    (4)、若压强计的橡皮膜处于图戊A、B、C、D四个位置中,能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最明显的是位置。
  • 16、小明在观看冰壶比赛时猜想:如果水平冰面足够光滑,冰壶会永远运动下去吗?他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探究他的猜想。

    (1)、实验过程中,应将毛巾、棉布、木板平整地铺在图1中BC段,除此以外,小明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小明根据实验结果作出了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请在图2中画出此时小车的速度与时间图像
  • 17、在2024巴黎奥运会女子“81公斤以上级”举重比赛中,我国选手李雯雯以309千克的总成绩获得金牌,某研究小组为了计算出这项成绩的重力值,利用弹簧秤和若干个钩码,做了以下几组实验:
    (1)、实验记录如表:

    钩码数/个

    物体质量m/kg

    重力 G/N

    G与m的比值/ /Nkg-1

    2

    0.2

    2

    10

    4

    0.4

    4

    10

    6

    0.6

    6

    10

    8

    0.8

    8

    10

    ①探究过程中,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实验器材使用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而不使用其他物体,选择使用钩码的好处是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于是该小组成员计算得出李雯雯举起杠铃所受到重力为3090N;

    (2)、另一同学使用一把未经校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方的弹簧测力计做本实验,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图像,如图四个图象中,你觉得他画出的图象应该是____。
    A、 B、 C、 D、
  • 18、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AB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着 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让入射光贴着纸板 AB沿EO 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r

     15°

     30°

     45°

     60°

     70°

     80°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 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 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2)、 比较r和i, 可以得出结论: 
    (3)、若要验证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是否具有光路可逆性,该实验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19、某科技公司推出一款“新型石墨烯隔音膜”,宣称“贴在窗户上可高效降低噪音”。为验证这一说法,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噪音源置于窗外1米处,开启噪音发生器(可持续输出1000Hz,85dB的噪声)。

    ②不贴任何材料时,测量室内噪声为82dB。

    ③在同一环境下,分别安装三种材料(普通海绵、传统隔音毡、新型石墨烯隔音膜),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材料类型

    室内噪声(dB)

    降噪效果(dB)

    普通海绵

    72

    10

    传统隔音毡

    68

     

    新型石墨烯隔音膜

    60

    22

    (1)、实验中测量“不贴任何材料时”的噪声值,目的是
    (2)、根据实验数据,传统隔音毡的实际降噪效果为dB。
    (3)、为了使测量的数据误差更小,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 20、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S为发光点, 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 点的光线。
    (2)、如图乙所示,30N的物体随扶梯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受扶梯作用力的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