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初中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卷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基础)
-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4章 代谢与平衡 单元检测卷(培优)
-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练习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拔高竞优卷
-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八上第4章 水与人类 章末复习 基础巩固卷
-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科学(生化部分)
-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聚仁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1-2.1)
-
1、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M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
A、若M为小肠,②中血液的葡萄糖含量高于① B、若M为肾脏,②中血液的尿素含量高干① C、若M为胰脏,餐后②中血液的胰岛素含量高于① D、若M为大脑,②中血液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① -
2、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一形成红色尿液或粪便。如图为某健康成年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甜菜红素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B、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C、甜菜红素不能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D、某人没有吃含色素的食物,但尿液中也出现红色、经检查,尿液中存在红细胞,那么最有可能是肾单位中①的发生了病变。 -
3、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当打开活塞K时,下列对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B、装置②中液面会升高并产生蓝色沉淀 C、装置③中会有气泡冒出,液体倒流入装置② D、装置③中会有液体流入并产生蓝色沉淀 -
4、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氢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5、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物质种类
鉴别方法
A
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先滴加硝酸钡再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B
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C
CO与H2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观察粉末颜色变化
D
NaCl固体与NaOH 固体
加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
6、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这项成果不但可以做,氧化碳,还可以解决粮食危机。如图是人工合成淀粉的关键步骤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
和
的分子个数比为4·1
B、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3OH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改变
-
7、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
B、取用固体试剂
C、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D、验满
-
8、石蕊是从地衣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蓝色色素,它能部分溶于水而显紫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的化学式是(C7H7O4N)n,下列关于石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遇到酸溶液会变红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个数比为7:7:4:1 D、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
9、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B、‘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 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10、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铁轨的材料是合成金属,这种材料属于 ( )A、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陶瓷材料
-
11、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B、氧气用作气焊、气割 C、医疗上利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 D、铜丝用作导线
-
12、如图,在公路的某区间测速校准点,交管部门使用固定式超声波测速装置对车辆进行速度监测。其原理是:测速仪连续两次向车辆发射超声波脉冲,并接收从车辆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两次信号的时间差计算车速。已知两次超声波发射的时间间隔固定为0.9s。
测速装置发出第一次超声波后,经0.3s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发出第二次超声波后,经0.2s接收到第二次信号。假设声音的速度为340m/s,请计算:
(1)、当测速装置发射的第一次超声波碰到车辆时,车辆距离检测装置多少米?(2)、该车辆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m/s? -
13、野战激光通讯系统中,为了绕过障碍物,需要改变光束的方向。如图所示,凸透镜水平放置,其主光轴水平。一块与主光轴成 45°的平面镜临时架设,用于将来自上方的竖直激光信号反射至透镜。请画出该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路图,并标注光线方向。

-
14、一条鱼(用“●”表示)在一个大型水族箱的A 处,水族箱下的小明看到鱼的像 A'(用“●”表示),请在图中画出小明看到 A 的大致光路图。(水族箱玻璃的厚度不计)

-
15、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将蜡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置于同一高度上,但不管怎么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没有成像,这是因为:。(2)、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所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3)、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4cm B、7cm C、10cm D、无法确定(4)、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小明开展“自制校标 logo投影灯”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评价优化】某小组的设计作品如图2所示。设计作品说明:
1.各原件都用热熔胶进行固定。
2.图上字母表示鞋盒与固定材料连接处。

投影灯评价量表(部分)
评价指标
达标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
指标二
像的大小
像的大小可调
像的大小无法调节
指标三
像的清晰度
像的清晰度可调
像的清晰度无法调节
请你根据图甲和评价量表,对此作品在指标二作出评价,并说明原因。
评价: ; 原因: 。
-
16、小科同学在清洗圆柱形玻璃杯时,发现水平注视杯壁时,能看到杯底的字;但当视线从杯侧壁向下倾斜到一定角度时,杯壁反而像镜子一样映出了侧面的景物,看不到杯底的字了,他猜想这与光的全反射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利用半圆形玻璃砖、激光笔和量角器进行了实验,如甲、乙、丙图,数据计入表格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观察现象
1
20
33
有折射光,有反射光
2
30
50
有折射光,有反射光
3
40
77
有折射光,有反射光
4
42
/
无折射光线
(1)、小科认为:当恰好发生全反射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0°。(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约是 。(3)、小科由此想到了老师课上讲解的光导纤维模型,如图丁所示。请用探究出的原理解释光导纤维现象:当光在光导纤维中,不断的经内芯 而向前传播,就像是被“困”在了里面。(4)、小科猜想: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也可以出现全反射现象。你认为小科的猜想对不对?为什么?。 -
17、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用了较厚的玻璃板(P、Q两面均为平整的反射面,可作为平面镜使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笔、支架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经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距u/ cm
4.2
5.0
6.8
10.0
像距 v/ cm
3.7
4.5
6.3
9.5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述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3)、实验时,若蜡烛以0.01m/s的速度向玻璃板靠近,此过程中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相对蜡烛的速度是m/s, 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小明发现平面镜成像中:物到镜面的距离不等于像到镜面的距离。请分析小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 -
18、在航天工程中,如何监测火箭发动机的健康状态是一个重要课题。工程师设想通过分析发动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来实时诊断故障。据此设计以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在抽成真空的密闭罐中放置一个正常工作的微型振动马达,如果将罐中的空气逐渐抽走,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实验二:故障特征频率提取。让一个齿轮组(模拟发动机正常状态)和一个同转速但带有缺损齿的齿轮组(模拟发动机故障状态)分别划过相同的硬纸片,通过计算机分析故障齿轮组产生的声音。
实验三:声波的能量效应。将一个小型扬声器的开口对准一个蜡烛。当扬声器发出特定频率的强声波时,观察现象。
(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一表明。(2)、从实验二得知:当齿轮缺损时,工程师听到声音的音调将 (选填“变低”或“变高”)。(3)、实验三表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声音具有。 -
19、作为一款提词器产品的设计工程师,你需要确定其核心光学元件————镀膜玻璃与显示器的最佳相对位置。设计方案要求:演讲者能正视到竖直的文稿。根据光学原理,玻璃与显示器之间的夹角α应设计为度。在光路测试中,演讲者通过玻璃看到正立的“世界义乌”,则此状态下显示器上真实显示的文字应为 。

-
20、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圆形观察窗有两种开启方式:甲窗可沿舱壁平移,乙窗可绕中心轴旋转。(航天员在舱内正对关闭的窗户)
(1)、若航天员将甲窗沿舱壁平移打开,他在甲窗玻璃中所成的像将 (选填“跟随窗户移动”或“相对于舱壁保持静止”)。(2)、若将乙窗向外旋转开启90°,则窗边缘标记点A 与其在玻璃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先变大后变小”),从舱内固定视角看,A点的像移动所经过的路径是 。A.一条线段 B.四分之一圆弧 C.半圆弧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