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试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土壤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下列措施有助于保护土壤资源的是()A、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 B、随意倾倒医疗废弃物 C、农业废弃塑料薄膜埋入土壤 D、对耕地采用轮作措施2. 下列模型(◯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植物激素乙烯(C2H4)的是A、
B、
C、
D、
3. 如图是浙江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的制作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瓷器B、剪纸
C、木雕
D、刺绣
4. 下列植物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A、B、
C、
D、
5. 质量和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非常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金属块打磨成零件后,物质的密度不变 B、铁比铝的密度大,所以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 C、乒乓球不慎被压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变小 D、为了减轻质量,自行车车架应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6.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青春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 B、青春期发育最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和女孩会来月经,这都是正常生理现象 D、男性进入青春期,在雄性激素作用下出现喉结突出等第二性征7. “泼水成冰”需要使用热水,泼出的热水变成水蒸气后,在极寒环境中直接变成小冰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B、热水变成水蒸气需要放热 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需要吸热8. 图甲是氟、钠两种元素的信息,图乙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x=8 B、氟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钠原子的质量为22.99克 D、钠与氟形成的化合物为NaF9. 如图表示桃花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⑦和⑧是花的主要结构 B、④是柱头,里面有花粉 C、⑥受精后将发育成果皮 D、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称为受精10. 如图所示为探索分子性质的4个实验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C、丙:抽去玻璃板,左侧玻璃瓶中的空气变红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1. 下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2. 取两株同样大小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在相同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图所示变化,说明小麦幼苗生长需要()A、无机盐 B、空气 C、有机物 D、水13. 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采用一般定向法 B、E处的地形部位为盆地 C、山顶D的海拔高度是300米 D、从A点和B 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路线AC 坡度较缓14. 小明在测定土壤成分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海绵代替铁块,实验结果相同 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 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并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15. 图甲表示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图乙表示物质密度跟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甲图可知,ρc>ρ水 B、200克D物质的体积是120厘米3 C、A、B 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5 D、图乙中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其值为6克二、填空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
16. 学习了细菌的知识后,我们对细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细菌的生殖方式为。(2)、小明认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表中数据(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小明的观点。
温度/℃
20.5
30.5
36
39.2
每小时细菌增加倍数
2.0
3.0
2.5
1.22
(3)、细菌等微生物在食物中生长和繁殖是引起食物变质的原因之一,请写出一条预防食物变质的具体措施:。17.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问题。H
He
Be
C
N
O
Ne
Mg
Al
Si
S
Cl
Ar
(1)、 Si 是一种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2)、 化合物N2O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 He与Ne的(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相似。18. 在温度为t1的室内,有一烧杯装有温度为t2的热水。将装有固态物质的大试管放入热水中,并用温度计A和B 分别测量试管中物质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图甲)。根据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试管中物质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第5min时,试管内开始出现液态;第10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刚好全部变为液态。(1)、该固态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第7min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状态。(3)、在第10min后,试管中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丙图中的(选填字母)曲线。19.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瞄准了“航天育种”,优选了2 万粒马铃薯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中国“天宫”空间站进行驻留实验。下图为马铃薯块茎与种子的实物图。(1)、马铃薯块茎含有丰富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2)、通常情况下,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选填“无性”或“有性”)生殖。(3)、科研工作者研究太空育种的意义有____(填字母)。A、借助太空强辐射环境培育新品种 B、利用太空育种完全取代传统育种20. 人们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材料一:19 世纪初,有科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A、C-12 B、O-16 C、Cu-63.5 D、Ag-108(2)、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同一元素不同原子的原子核中的不同。(3)、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自然界氯元素仅有 Cl-35和Cl-37两种同位素原子。根据材料三可以推测,自然界中, Cl-35和Cl-37这两种同位素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1. 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取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将其下端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④横切枝条上方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枝条横切面上变成红色的部位是。(2)、纵切枝条,观察到越往上红色越浅,根据这一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3)、写出一条能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的措施:。2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量某固体质量”的实验。(1)、图甲是该同学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他存在的错误是。(2)、改正错误后,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3)、测量物体质量时,当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天平的右托盘后,分度盘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23. 小明想知道金属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甲、乙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甲盆正常浇水,乙盆浇等量的、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1)、实验中使用的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等,目的是为了。(2)、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的目的是。(3)、实验结论:含铬溶液会(选填“促进”或“抑制”)玉米幼苗正常生长。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24分)
-
24. 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类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
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
步骤2: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酒精浓度为0.01%、0.1%、1%、10%的培养溶液。
步骤3:取斑马鱼胚胎各10枚,放入不同酒精浓度的培养溶液中。在胚胎发育72小时后,观察胚胎存活情况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发育情况,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0
0.01
0.1
1
10
死亡率(%)
0
0
0
9.4
100
血液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4
88
-
(1)、实验中利用斑马鱼进行人类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2)、由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怀孕期间孕妇饮酒,酒精会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用如图模型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交换的物质,下列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____。A、甲是氧气 B、乙是母乳 C、丙是营养物质 D、丁是二氧化碳25.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反弹回来。
【推理】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但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偏转是不可能发生的。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是指。(2)、根据卢瑟福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原子核不能再分(3)、根据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26. 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A、B、C、D所示。(1)、选择两图所示实验,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2)、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选填“能”或“不能”)使用热风。(3)、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作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的玻璃泡干燥。①正常情况下,温度计的示数低一些(选填“甲”或“乙”)。
②一定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选填“大”或“小”)。
27. 小明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染色后发现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简称“质壁分离”)。查阅资料:“质壁分离”是由于细胞失水而产生的,若将“质壁分离”的细胞再次放入清水中能恢复原来的状态。小明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用不同种类的溶液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溶液种类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重复几次
60秒
55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的关系。(2)、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记录细胞所处的三种不同的状态。“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后,清水主要进入植物细胞的(填细胞结构)中。(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不同溶液引起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速度相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是因为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D、25%食盐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质壁分离复原,可能是细胞失水过多死亡造成的四、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22分)
-
28.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甲)、岩层的弯曲和断裂示意图(乙),回答问题。(1)、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则蛋壳相当于地球内部结构中的 。(2)、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或断裂,是地球上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3)、下列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____。A、沙漠中的流动沙丘 B、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 C、悬崖峭壁上有岩层断裂的痕迹 D、三角洲平原的形成29. 图甲、图乙分别是大豆的种子和幼苗的结构示意图。(1)、图乙中的⑥是由图甲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2)、将图甲中④切除一部分后进行播种,这些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非常弱小,原因是。(3)、某同学在 A、B、C、D 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各装置的条件设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温度
23℃
23℃
5℃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记录的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根据以上4个装置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可以推测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30. 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剂说明书的一部分。(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小明的爸爸每天按说明书服用该片剂补充维生素 C,但小明建议食用西红柿来代替。若每100g西红柿含维生素C20mg,要达到服用上述维生素C片剂的效果,则小明爸爸每天应食用西红柿的质量为克。31. 图甲所示的一瓶纯净水,其净含量为495mL。在液态时瓶底是凹进去的,放入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拿出来,发现瓶内的水都结成了冰,且瓶底凸了出来(图乙),同时瓶的外表面很快蒙上了一层水珠。(1)、这瓶水的质量有多少克?(2)、这瓶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多少厘米3?(3)、请对瓶外表面蒙上了一层水珠的原因作出解释: , 这种现象在(选填“冬天”或“夏天”)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