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试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学完“走进制造”后,同学们利用胶水、铁丝、彩纸、蜡烛和竹片等材料,制作了一些创意灯笼。下列创意灯笼上的元素名称及符号截图中,书写正确的是
    A、纳 Na B、硅 Si C、银 AG D、铜 Ca
  • 2. 下列图示中,表示植物嫁接的是
    A、 B、 C、 D、
  • 3. 5G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通信芯片由氮化镓材料制成。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镓的原子序数是31 B、镓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镓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1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 4.  “蜻蜓点水”实际是蜻蜓产卵的现象。蜻蜓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下列与蜻蜓的发育过程相同的生物是
    A、蝗虫 B、蜜蜂 C、家蚕 D、蚊子
  • 5. 青铜器铸造需要模具,我国古代制作模具常用到“失蜡法”。具体做法:用固态蜂蜡雕刻成铸件模型,再将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热后蜂蜡变成液体流失,模具便做好了。该过程中蜂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升华 C、熔化 D、凝固
  • 6. 兴趣小组用土豆模拟山峰,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在土豆上绘制的等高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水质检测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 8. 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反应后生成物的微粒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H2O B、OH C、H2 D、H2O2
  • 9. 地形地貌是在变化的,其变化的原因既有地壳变动的内因,也有可能是外力的作用。下列图示的地貌中,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喜马拉雅山脉 C、海岸边的怪石 D、沙漠中的石头蘑菇
  • 10.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做好青春期的健康保健很重要。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遇到烦心事闷在心里不与父母交流 B、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D、心理已经发育成熟,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
  • 11.  “微粒观”是一种科学观念,在化学符号5SO4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
    A、2 B、3 C、4 D、5
  • 1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关于诗句中水稻和青蛙的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水稻) B、青蛙的受精卵不断分裂形成各种组织 C、水稻的花、果实、种子为营养器官 D、青蛙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 13.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一般先测物体的体积,再测物体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 C、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D、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可以俯视读数
  • 14. 下列选项中所列的科学方法,并没有在相应的活动中用到的是

    选项

    活动名称

    科学方法

    A

    通过燕子、麻雀等筑巢行为得到鸟类都有筑巢行为的结论

    归纳法

    B

    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实验观察法

    C

    通过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实验得到水的组成

    比值定义法

    D

    探究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法

    A、A B、B C、C D、D
  • 15. 左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在加热过程中,小科发现烧杯中的水太多了,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他将烧杯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后继续加热,直至水沸腾。以下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 16. 陶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特种耐磨陶瓷贴片是以氧化铝(Al2O3)为原料、稀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经1730℃的高温烧制成的特种刚玉陶瓷,再采用耐磨陶瓷胶黏剂组合而成。
    (1)、从物质分类上看, 氧化铝(Al2O3) 属于。(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氧化铝(Al2O3) 中 Al的化合价为
    (3)、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选填“发生”或“没有”)化学变化。
  • 17. 《科学》杂质发表了一项中国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培养食蟹猴胚胎的研究成果。如图表示该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的胚胎发育过程,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体中,受精卵是在中形成。
    (2)、食蟹猴的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的,发育到桑椹胚时期细胞数目达到32个,数目发生变化是的结果。
    (3)、成熟胚胎的身体结构逐步发育形成胃、肠等(填结构层次名称)的雏形,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组合成系统。
  • 18. 研究物质既要从宏观层面分析现象,又要从微观层面探析本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宏观角度辨识水的组成:在电解水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会产生气泡。如图甲所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经验证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2)、微观角度探析水的分解:由图乙中水分子的示意图可知,1个水分子由构成。
  • 19. 小金从市场里买回来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番茄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D,具有抗衰老功能。小金将它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分散,储存丰富营养物质,属于组织。
    (2)、切开果肉,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则这部分结构可能是组织。
    (3)、根据以上的观察,小金得出结论:番茄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的
  • 20. 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在学习了液化的相关知识后,设计了如图验证液化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将A 玻璃片浸泡在冰水中3分钟,B玻璃片浸泡在 60℃的热水中3分钟;②将两玻璃片同时取出并擦干盖在 待填 ℃水的烧杯上方;③1分钟内观察 A、B玻璃片表面发生的变化,从而可以顺利得出水蒸气液化的条件。请回答:

    (1)、步骤②“待填”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应选____。(填字母)
    A、0℃ B、40℃ C、70℃ D、100℃
    (2)、要得出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步骤③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①A 玻璃片表面有水珠出现,②B玻璃片表面
    (3)、该实验用两片不同温度的玻璃进行对照,相对于只用一片玻璃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 21. 研究渗水性实验进行如下操作:取3只漏斗,在漏斗口里放一些脱脂棉花。在漏斗A 中放一些砂粒,在漏斗B 中放相同数量的黏粒,在漏斗C中放相同数量的粉砂粒。将漏斗分别搁在锥形瓶上,往每只漏斗中倒入50mL 水,如右图所示。观察3 只漏斗内水渗到下面锥形瓶内水量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比较锥形瓶内水量的时间应该是____。
    A、立即观察 B、一段时间后 C、不再有水滴下时
    (2)、漏斗C下方锥形瓶中的渗水量相较于其他两个锥形瓶,在数量上的关系是
  • 22. 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0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汤姆生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的推测依据是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段曲线。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N)变成了氧原子(O),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质子,请你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

  • 23. 豆芽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预扫地洁净,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某科学兴趣小组根据上述记载判断种子的萌发可能与水、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关,于是选取300 粒饱满的绿豆种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进行探究。

    请分析作答:

    (1)、若探究“水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两组作为对照。
    (2)、几天后,同学们观察到甲组和丙组的种子大多数都萌发了,并统计得出两组的发芽率相近,由此判断绿豆种子萌发与无关。
    (3)、每组实验用100 粒绿豆种子,而不用5 粒的原因是
    (4)、除以上因素外,你还可以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答一条即可)
  • 24. 翡翠的密度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小金想测量手链上花生形状翡翠饰品的密度。
    (1)、放好天平,将游码归零后,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用天平测饰品质量,操作正确,测得质量为4.8g。因饰品体积较小,小金选择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来测饰品体积。其步骤如图 2,步骤②中摇动注射器的目的是:
    (3)、通过测得的质量和图2步骤中的数据,可得饰品的密度为g/cm3
    (4)、整理器材时发现,本实验中使用天平的游码生锈了,则饰品密度的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5. 夏季的蚊子非常恼人。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区别。有同学认为与肤色有关,也有同学认为与汗液的气味有关。为了探究肤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准备3 种接近不同肤色、大小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来自同一人)。

    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拍摄,如实记录下5 分钟内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

    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步骤①和②各2 次。

    实验结果如下表:

    颜色、蚊子停留次数、涂抹物

    浅黄色

    中黄色

    深黄色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生理盐水

    2

    1

    2

    5

    3

    3

    8

    7

    6

    汗液

    20

    21

    18

    22

    24

    23

    28

    25

    29

    (1)、步骤③的目的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加深,蚊子停留次数
    (3)、根据实验结果还可以发现,涂抹汗液的纸板,不管是什么颜色,蚊子停留的次数总是比较多,这说明: 
    (4)、小科觉得不同颜色的纸板在户外吸热能力是不同的。他提出疑问:随着同一颜色纸板温度的升高,纸板对蚊子的吸引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对此,他将一定数量活力相同的同种雌蚊子放入如右图密闭装置中。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1

    2

    3

    纸板温度

    25℃

    30℃

    35℃

    每5分钟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

    x

    Y

    z

    若实验结果为Z>Y>X,则实验结论为一定温度范围内,

  • 26. 阅读教材中“无土栽培技术”后,小科也尝试无土栽培,但出现了“烂根”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植物“烂根”?怎样解决植物“烂根”的问题呢?小科用大豆幼苗作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请将他的探究思路补充完整。
    (1)、作出假设。小科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了假设:“烂根”是根部氧供应不足引起的。

    设计实验。为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小科设置了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应是根部能否得到充足的

    (2)、设计装置。对于实验组,小科设计了两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种装置的异同,理解装置设计的原理,在空格处填写适当的器材名称。

    ①甲装置固定部位为茎,通过进入营养液中的空气供给氧,直接通过营养液供给水和无机盐。

    ②乙装置固定部位为根,通过固体基质颗粒间隙里的空气供给氧,通过将营养液输送到固体基质颗粒间隙供给水和无机盐。

    (3)、选择装置。小科最终在甲、乙两种装置中选择了乙装置,他作出这一选择时考虑的问题应有____。
    A、幼苗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B、自己的经济条件是否允许? C、用废旧材料能否达成目的?
  • 27. 55℃杯曾经风靡一时,小科无意间得到一些55℃杯中的保温物质,他想知道这些保温剂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装置时, 先固定铁圈。(选填“A”或“B”)
    (2)、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要记录的数据是
    (3)、确定该保温剂属于晶体的依据是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

  • 28.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图1 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示意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丙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2)、甲地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3)、泥石流发生时,图1中①②③④逃生方向中正确的是
  • 29. 有机玻璃透光性能好,耐热、耐寒、耐腐蚀,并具有极强的耐冲击性,常用作飞机、汽车挡风玻璃。工业上用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来合成有机玻璃。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基丙烯酸甲酯由种元素组成。
    (2)、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3)、5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30. 豌豆是一种自花传粉的植物,最适宜于进行杂交实验研究遗传的奥秘。豌豆花的结构如图1 所示,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育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收集的花粉来自图1中的。(填图中序号)
    (2)、种植豌豆时,要选择质地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较好的壤土种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图2是壤土类土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X 表示的物质为
    (3)、在豆科植物根内部生长的根瘤菌,是一种能将氮气转化为氮肥供植物利用的细菌。根瘤菌与豌豆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4)、播种一段时间后豌豆开花,随后结荚。豆荚是豌豆的果实,通常一个豆荚中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 31. 咸鸭蛋是将新鲜鸭蛋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而形成。小科想测量腌制咸鸭蛋所用盐水的密度,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53.8g。然后将烧杯中盐水倒出 20 cm3。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当天平横梁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1)、将鸭蛋放入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鸭蛋就会变咸,表明____。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计算该盐水的密度。
  • 32. 加压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吗?某同学对二氧化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用恒温加压的方法,测量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所需的最小压强值,获取实验数据如下: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最小压强/×106

    4.5022

    5.0871

    5.7291

    6.4342

    7.2137

    无法液化

    (1)、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
    (2)、实验得到的结论是:①;②当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达到 35℃ 时,加压无法使之液化。
    (3)、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体积变为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则液化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距离约为原来气体时的
    (4)、查阅资料获知:气体液化有临界温度,当气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施加再大的压强也不能使它液化。若二氧化碳气体的临界温度为 Tc,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Tc的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