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八年级科学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房屋的基座上增加了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据此分析房屋悬浮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为()A、
B、
C、
D、
2. 2025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7个植树节,某班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下列做法与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A、为植物施肥——补充有机物 B、剪掉部分叶片———减弱蒸腾作用 C、根部带土坨——保护根尖 D、为植物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3. 一株植物缺钾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4. 辅酶Q-10(化学式为C85H20O4)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下列关于辅酶Q-10说法错误的是( )A、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2个氧气分子 C、一个分子中含有153个原子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5. 机械式电能表是家庭用电计量仪表。家庭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电能表上的铝制表盘能够转动。下列选项中,与该电能表原理相同的是( )A、B、
C、
D、
6.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 如图为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后,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白色固体物质。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图1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洒 B、只用图2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土壤有机物的含量 C、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无机盐 D、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8. 放射性元素钚目前被应用于核武器和核反应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钚原子的中子数为94 B、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克 C、钚原子的质子数为94 D、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49. 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位置 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位置10. 关于生活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观点正确的是( )A、水结冰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5g蔗糖溶于95g水中,总质量为1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后质量保持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1. 关于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磁铁会靠近通电线圈 B、图2:蜡烛自下而上熄灭,因为二氧化碳能使烧杯中的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C、图3: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底部,再把导管口下端浸入水中 D、图4:正确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触笔尾金属笔卡12. 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因素之一是温度 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一直在减少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13. 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继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 Mg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说明了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有氧气 D、镁着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14.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氢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 为氢分子 B、H+是 b 的同位素 C、c 为电子 D、d 为原子核15. 2025年4月24 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对接,为减小对接过程中的震动以保证安全,飞机内置了电磁阻尼器,它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磁铁和线圈构成。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的 ab边中会产生电流,同时ab边受到向右的磁力 F,以减缓靠近速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圈的 ab边中会产生电流是因为其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B、只改变磁场方向,ab边中通过的电流方向随之改变· C、只改变磁场方向,ab边受到的磁力 F方向不变 D、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
16. 甲、乙、丙三种元素,甲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甲元素的名称是;乙元素的符号是;丙元素组成的单质是。17. “橘生山海间,味道自然甜”。象山红美人皮薄易剥,入口即化,有独特清新的橘香味,香味物质中有一种为戊酸乙酯(C7H14O2)。请回答下列问题:(1)、戊酸乙酯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 C7H14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C7H14O2中的数字14表示的意义是。18. 《跟着贝尔去冒险》介绍了很多在野外生存的方法。(1)、若要收集到树干中的水分,图1中钉入的竹管应到达茎中的处。(2)、如图2为钻木取火。从燃烧条件看,不停“钻木”的目的是。19. 如图1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万能瓶),其有以下用途:(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从(选填“a”或“b”)端进氧气。(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在装置中装满水,从(选填“a”或“b”)端进氧气。(3)、将制取好的氧气通入含有少量水的装置中如图2,利用此装置来模拟医院中给病人输氧的“潮化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①a导管是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皮管
②“潮化瓶”能将干燥的氧气湿润
③通过观测产生气泡速度可以知道氧气输出的速率
20. 如图为一个自制指南针。小科将缝衣针在条形磁体上摩擦了几下后,将其放在水中一片漂浮的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的尖端总是指向地理南方。(1)、小科将缝衣针在条形磁体上摩擦了几下的目的是使缝衣针 。(2)、小科应该在树叶的尖端标注(选填“S”或“N”)极。(3)、小科所用的缝衣针所用的材料可能是(选填“铜”或“铁”)。21. 2024年4月 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其助推器使用偏二甲肼(C2H6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作助燃剂,两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 从宏观角度看: C2H6N2和N2O4中, 和氧气的化学性质相似。(2)、从微观角度看:已知④中的分子只含有一种原子,请画出该分子模型。(3)、从符号表征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 科学发现往往闪耀着科学家们智慧的光芒。(1)、1820年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其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如图,在小磁针的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选填“垂直”、 “平行”或“任意方向”)的直导线,闭合开关时,小磁针 N极向纸外偏转, 则电源(选填“A”或“B”)端为正极。(2)、法拉第深入思考了奥斯特实验,认为:通电导线能使磁针转动,说明磁针受到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针也能使通电导线转动。他这样推测的依据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23.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各装置的初始质量均为300g,枝条大小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株植物。各组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如表所示。
组别
5小时后装置质量(g)
1
150
2
100
3
200
4
130
(1)、如图1、2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2)、如图2、4是一组对照实验, 4组中的“?”处应填℃。(3)、根据2、3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4)、除实验中的三种因素外,请再写出一种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24. 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挑战赛————为夜跑者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项目要求】设计制作节能夜跑灯,将日常跑步时手臂摆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LED 灯发光。
【提供器材】塑料水管、胶塞、圆柱形磁铁、导线、LED 灯(LED 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30mA)。
磁铁切割速度(cm/s)
10
20
30
40
感应电流/A
0.01
0.02
0.03
0.04
(1)、在奔跑过程中,线圈和磁铁相当于电路中的。(2)、小组同学用磁性相同的磁铁和相同匝数的线圈,以不同的速度切割磁感线,探究感应电压大小和切割速度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磁铁至少要以cm/s 的速度切割磁感线,才能使该 LED 灯正常发光。(3)、图1为该小组制作好的节能夜跑灯的结构图,线圈缠绕在塑料水管外壳并与 LED 灯构成闭合电路,磁铁可以在水管内移动。假设跑步过程中手臂均水平摆动,夜跑灯应该放在图2中手臂的(选填“A”或“B”)部位。(4)、关于这款节能夜跑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用电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若夜跑灯不慎进水,只要晾干后就可以立即使用,无需检查电路情况 B、可以用湿手触摸夜跑灯的开关,因为通过该灯的电流较小,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C、当LED 灯不亮时,不能自行随意拆解夜跑灯,应先断开电路,由专业人员检查维修。25. 在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1)、α粒子遇到电子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很小的结构”指的是。(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3)、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图 , 该图属于(选填“符号”或“模型”)。26. 图1是欧姆设计的一款能测量电流大小的电流扭秤,其内部结构如图2。容器A、B中装有不同温度的水银,以导线相连构成温差电源,AB 两端存在电压,其电压大小由温差决定。利用悬丝在直线导体上方悬挂磁针,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偏转,欧姆对电流扭秤进行了多次测试,数据如下表:组别
水银温度
磁针偏转情况
A
B
方向
0.5
1
40
10
顺时针
30
2
40
20
顺时针
20
3
40
30
顺时针
θ
4
40
50
逆时针
θ
(1)、实验中欧姆是通过来反应电流大小的。(2)、对比第3、4组数据可推测:当B端温度超过一定值,磁针偏转方向会 , 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有关。(3)、相同温差下,为了使小磁针偏转更明显,可以采用的方法是。27. 学习KC103的分解反应后,小科对该反应的催化剂产生了疑问:除了 其他物质能做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吗?他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放入KClO3中,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1装置完成实验,数据如下表:编号
质量/g
加入物质
加入物质质量/g
收集50mL 0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一
---
171
实验2
5
0.5
58
实验3
5
0.5
49
实验4
5
KC1
角度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2)、实验中,小科是通过测量来比较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3)、用实验1继续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秒,这是因为。(4)、如图2表示一定质量的 和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 的质量 D、剩余固体的质量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28小题5分,第29小题7分,第30小题8分,第31小题7分,第32小题8分共35分)
-
28. 某学校以“植物中的水”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大单元学习。某小组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1)、图1是小科同学画出的叶片上的物质流动图,其中代表水分流动路径的是(填序号)。(2)、图2是树枝茎被环剥后形成的枝瘤,它是因为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中向下运输受阻而形成的。(3)、图3是叶的结构示意图。②中的细胞内部含有 ,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4)、图4是某小组利用橡皮泥制作的气孔生理活动模型。请结合表中的评价指标给出作品的等级 , 并提出改进办法。
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
形态相似,且能模拟气孔连续地进行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只能分别模拟气孔的关闭与张开
形态相似,仅表示了气孔的关闭或张开
29. 苯(C6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它的部分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某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如表所示:碳原子数
6
7
8
9
10
化学式
X
(1)、比较和归纳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断X的化学式为。(2)、请列式计算:①C6H6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②C6H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0. 同学们喜欢到户外的学习园地中(如图1)讨论问题。遇到下雨时,巨大的折叠伞打开操作困难。小科项目化学习小组进行了自动折叠伞控制系统的设计活动。【项目要求】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M转动,折叠伞展开。
【项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如图2的电路图。
【器材选择】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当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达到0.03安时,衔铁被吸下)、控制电压U1为6伏、滑动变阻器R1规格为“1安200欧”、湿敏电阻R2、灵敏电流表、电动机M、开关、导线等。
(1)、要满足上述项目要求,他们应选择的湿敏电阻是下表中(选填字母)。空气相对湿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湿敏电阻A/Ω
92
90
86
80
72
56
42
30
20
13
湿敏电阻 B/Ω
13
20
30
42
56
72
80
86
90
92
(2)、【项目调试】利用上述选择的器材,组装好电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开始测试。若要使折叠伞在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时自动打开,则需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到阻值多大处?(请通过计算说明)
【项目评价及反思】
评价指标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伞可以自动展开
伞不能自动展开
指标二
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档调节
开伞时的湿度不可调节
(3)、根据指标二,该装置被评为合格。请解释开伞时的湿度可多档调节的原因:。31. 小科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完成后,继续探究废液的成分。他取上层废液,并将150g碳酸钠溶液平均分5次加入到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克
30
30
30
30
30
生成沉淀总质量/克
0
2
6
10
10
(1)、第一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 。(2)、求出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3)、画出上述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图。32. 按照《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新昌县持续“碳”索绿色发展向“新”力,聚焦生产降碳,加快制造业体系绿色蝶变。(1)、目前,节能减碳已经颇有成效,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如图1所示为小科验证该环境问题的实验装置,在(选填“阳光”或“黑暗”)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水柱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有三种,如图2所示。①自然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溶解入海洋中,但会受到环境温度影响。一年四季中,单位体积海水能溶解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季。
②植物固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植物固碳只能发生在浅层海域,其原因是。
③碳酸盐泵:贝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将碳元素以碳酸钙形式沉积起来。某地贝壳堤储存了约4亿吨贝壳,其中95%为碳酸钙,则该堤固定了亿吨碳元素。
(3)、节能减碳,人人有责。作为初中生,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积极响应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