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5年八年级(下) 期末试卷科学试题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7-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强调全民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做到变废为宝 B、大量施用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D、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氛围2. 如图为某植物茎的形态,判断此茎为( )A、直立茎 B、匍匐茎 C、缠绕茎 D、攀缘茎3.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模型的建构不合理的是( )A、磁感线分布
B、反应类型间的关系
C、水分子模型
D、壤土类土壤组成
4. 下列有关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压电线旁的水池中钓鱼 B、低于36V的电压是绝对安全的 C、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家用电器 D、使用测电笔时手触笔尾金属体5. 如图所示为某磁悬浮列车车身悬浮的状态,它的设计原理是( )A、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B、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吸引6. 汽车的运动过程和人体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中,都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对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都通过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C、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7.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肺泡壁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 B、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有机物 C、根、茎和叶中的筛管相连,有利于水的运输 D、KMnO4和K2MnO4组成元素相同, 性质也相同8. 钴酸锂(LiCoO2)是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知 Li的化合价为+1价,则钴的化合价为( )A、+2 B、+3 C、- 2 D、- 39. 下面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原理一致的是( )A、B、
C、
D、
10.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1.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金属元素 B、X原子的质子数为15 C、氧的原子质量为16.00g D、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12. 如图所示为模拟吸烟的模型,可以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多次推拉橡皮膜后发现笔筒和面巾纸卷被熏黄,气球中残留着大量烟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笔筒模拟的是支气管 B、吸烟对肺没有任何影响 C、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 D、呼气时肺内的有害气体不能全部排出13.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图甲中装置a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可以不用插入液面以下 B、图乙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缓慢熄灭则已集满 C、图丙中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小 D、图丁中将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会变浑浊14. 移栽树木时要“带土移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A、防止根尖受损伤 B、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C、减弱树木的蒸腾作用 D、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a
32
1
12
A、表格中a的值为5 B、该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1:5 D、物质Z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
16.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据图回答:(1)、图甲中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甲所示,则是铁棒。(2)、图乙中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17.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是甲醇,这是一种绿色燃料,能实现循环内碳的零排放。采用新型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化学方程式为:(1)、按物质的组成分类,甲醇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甲醇作为清洁燃料,其完全燃烧的产物除了CO2外,还有(填化学式)。(3)、利用二氧化碳最终合成有机物甲醇的过程类似绿色植物的作用。18. 自发现加热硝石可以产生氧气以来,科学家进行了100多年的探索,发现了氯酸钾(KClO3)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加热这一经典制氧气法,历程如下。
资料:MnO2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氧的化学方程式:
(1)、判断硝石中一定含有O元素的依据是。(2)、Mn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氧中MnO2的作用是(填“催化作用”或“作为反应物”)。(3)、另写一个利用固体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19.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一所示,②处表示的是。(2)、图二是钠、镁、氯三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②钠和氯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原子中不同。
20. 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图甲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乙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膈肌由N状态向M状态转变时表示(选填“吸气”或“呼气”)过程,对应图乙中的(填字母编号)段曲线。(2)、图丙中物质b是。21. 某同学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1)、推测试管B中的液体是(填“蒸馏水”或“土壤浸出液”)。(2)、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缺氮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一支试管中装入适量全营养液,另一支试管应装入的全营养液。(3)、所配置的培养液浓度不易过大,若培养液浓度(填“>”“<”或“=”)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则玉米幼苗可能会出现萎蔫,甚至死亡。22. 图甲为部分家庭电路示意图,图乙为空气开关。(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联。(2)、为了用电安全,应将空气开关(如图乙)接入图中电路的(填“E”或“F”)处。(3)、图甲中,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正确使用测电笔分别测插座的三个孔氖管均不发光,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填“AE间断路”“DF间断路”或“没有接地”)。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
23. 为实现“双碳”目标,需开发安全、易储运的清洁能源。为此,研习小组研究了氢气(H2)与氨气(NH3)的性质(如下表)和清洁能源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案。
性质参数
氢气(H2)
氨气(NH3)
颜色、气味
无色、无味
无色、刺激性
沸点/℃
-251.77
-33.34
爆炸限值/%
4~75
15~28
水中溶解度
难溶于水
极易溶于水
说明:爆炸极限指可燃物在空气中遇火爆炸的浓度范围。
查阅资料: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案:
方案1:
方案2:
请回答:
(1)、方案1不宜用于制备燃料氨气,原因是。(2)、若用方案2制氨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作用是。(3)、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其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4)、发展氨燃料对“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以上信息分析,下列属于氨气替代氢气作燃料的优势的是____。A、爆炸极限范围更窄,安全性更高 B、有刺激性气味,泄漏易察觉 C、沸点较高,更易液化储存 D、极易溶于水,便于运输 E、氨气不含碳,燃烧不排放CO224. 研习小组选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原理:铜+氧气→氧化铜),装置如图。已知硬质玻璃管容积为50mL,注射器量程为50mL。实验步骤:
I.装置气密性检查完好后,往玻璃管中装入药品(体积不计),使气球处于瘪的状态(球内空气被挤出),调节注射器活塞至40.0mL刻度处,记录注射器初始体积为V1 , 连接好装置。
Ⅱ.点燃酒精灯,先给玻璃管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粉位置,并来回缓慢推拉注射器10次(每次推拉范围30mL左右)。
Ⅲ.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挤出气球内空气,读取此时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V2。甲乙两组同学各自完成了以上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V1(mL)
V2(mL)
氧气体积分数
甲组
40
25
a
乙组
40
22
b
请回答:
(1)、步骤I,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将注射器活塞拉至40.0mL刻度处,然后将其与硬质玻璃管(未装药品)、瘪气球进行组装,并推动注射器活塞至30.0mL处,观察到气球鼓起。固定活塞位置,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 , 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步骤Ⅱ,来回缓慢推拉注射器多次的目的是。(3)、乙组测得氧气体积分数b=%,甲乙组实验结果造成差异(a、b不同)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4)、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偏大(超过21%),推测造成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25. 实验室里常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请回答:(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2)、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①C、D、E均为气体收集装置,请选择其中一种装置用于收集氧气并说明选用理由:。
②将收集到的氧气通入F装置中,观察到“水中火焰”的奇景————白磷在水中燃烧。从燃烧条件看,白磷能在水中燃烧的原因是。
③用图甲所示装置进一步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率。取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分别加入等量且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两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所需的时间相差s,说明猪肝块与土豆块的催化效率不同。
26. 我国“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如图甲),其核心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小东设计如图乙装置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
电流表示数/A
压力传感器示数/N
直铜棒受到的磁场力/N
1
0
4.0
0
2
0.1
4.4
0.4
3
0.2
4.8
0.8
4
0.3
5.2
1.2
结合图表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大小与的关系。(2)、实验中直铜棒受磁场力的方向为(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3)、电磁弹射相比蒸汽弹射(如图丙),具有哪些优势?____(可多选)。A、电流调节响应快,加速更均匀 B、可控性高,便于实现不同重量的弹射需求 C、能量转换效率高,无蒸汽泄露等损耗问题(4)、为验证结论的普遍性,需补充实验,可更换(写出一点即可),进行多次实验并测量。27. 学习光合作用的知识后,研习小组对“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I.取生长旺盛且长势相同的灰莉叶片,避开叶脉,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制备20个圆形小叶片。
Ⅱ.排气处理:将制备好的圆形小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堵住注射器前端开口并向外缓缓拉活塞,重复数次使圆形小叶片内部的气体逸出。
Ⅲ.取相同的四只烧杯,各装入20mL2%的NaHCO3溶液(能提供并控制CO2浓度),每个烧杯放入5片圆形小叶片。
IV.将烧杯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使用稳定光源,调节烧杯和光源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各叶圆片从沉底到完全浮出水面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
组别
圆形小叶片数量/片
2%NaHCO3溶液体积/mL
烧杯与光源的距离/cm
各叶圆片浮出水面的时间/秒(共5组)
叶圆片浮出水面的平均时间/秒
甲
5
20
15
52, 55, 58, 53, 57
55
乙
5
20
30
78, 82, 80, 85, 79
81
丙
5
20
45
145,150,152,148,155
150
丁
5
20
黑暗
全部叶片未上浮
—
(1)、本实验通过比较来判断植物光合作用强弱;通过调节来改变光照强度。(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设置丁组实验的目的是。(4)、为减小误差,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四、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第28、30、31题每题8分,第29题5分,第32题6分,共35分)
-
28. 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材料一: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材料二: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进而提出:原子内部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并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材料三: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了如下三种现象(如图1):①极个别α粒子被反弹回来 ②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③绝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道尔顿提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请指出该观点的一处不足:。(2)、材料二中,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进而提出“原子内部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他推理的依据是。(3)、卢瑟福修正了汤姆生的模型,认为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心的。材料三中哪一实验现象能支持该观点?(填数字)。(4)、请按原子结构模型建构发展历程先后对图2排序(填数字)。29. 东白春芽产于东白山,茶树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茶多酚(C22H18O11 , 相对分子质量为458),该物质具有抗氧化等生理功能。鲜叶中茶多酚含量约22.9%。请回答:(1)、茶多酚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2)、229mg茶多酚中H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 ①若制作2g干茶需10g鲜叶, 则2g干茶约含茶多酚 mg。②东白山降水量充沛,但炎热的中午,茶树叶仍可能出现“萎蔫”现象。结合蒸腾作用分析原因:。
30. 小东设计了一个病人输液时的自动输液报警器(如图1),其原理如图2。设计要求:当输液管中有药液时绿灯亮,无药液时喇叭报警。已知U2=3V,当线圈电流≥0.2A时衔铁被吸下。图3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1)、图2中, 电磁铁上端为极(填“N”或“S”)。(2)、药液流完后,控制电路线圈中电流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药液存在时,LED灯发出的光将被会聚到光敏电阻上。当光照强度为3cd,此时绿灯恰好亮起,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忽略线圈电阻,写出计算过程)。(4)、调试时发现有无药液均报警,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种即可)。31. 为将废弃鸡蛋壳(主要成分 中的钙用于钙片生产,转化为食品级葡萄糖酸钙 相对分子质量430),研习小组需先测定蛋壳中钙含量。实验过程如下:取预处理后的蛋壳样品20g,分5次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每次40g,共200g),记录每次加入后反应生成的 CO2质量,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克
40
40
40
40
40
生成 的总质量/克
1.76
3.52
5.28
x
5.5
请回答:
(1)、补全表格中x的值为。(2)、该鸡蛋壳中含 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经测量,该鸡蛋壳含 Ca的质量分数为25%,32kg该废弃蛋壳,理论上最多可生产葡萄糖酸钙多少千克?(写出计算过程)32. 小东利用图一装置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变化如图二所示;图三甲、乙表示叶肉细胞内的两种生理过程,丙、丁表示两种物质;图四表示植物气孔排出的物质M。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红墨水滴的移动反映装置内气体体积变化。结合图二曲线,分析在6:00-18:00期间,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2)、若图三中乙生理过程表示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则其场所是。(3)、结合图二分析,14点时图四中M代表的物质可能是。(4)、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