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1 建筑的结构与工程 课时作业1
- 浙教版八上科学 5.1 建筑的结构与工程 课时作业2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计算题
- 浙教版科学三年中考真题和模拟题汇编1:微粒、元素、化合价和化学式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联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中部区域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科学(1-2章)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素养监测试题卷 科学(1.1-3.3)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调测卷 科学(1-2章)
- 初中科学新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电路探秘单元卷
-
1、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改变吉他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填“乐音”或“噪声”)。如图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机,开启降噪模式,有种世界都安静的体验。耳机可以发出声音是因为耳机内的部分结构在 。

-
2、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若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下列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仍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直做变速直线运动 -
3、如图,工人用橡胶锤铺设瓷砖。橡胶锤头易发生形变,敲击时会增大受力面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橡胶锤敲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锤头对瓷砖的压力和瓷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墙面铺设瓷砖时,锤头对墙面的压力和墙面对锤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工人套上粗糙的手套可以增大手与锤把之间的摩擦力 -
4、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
5、优秀的撑竿跳高运动员借助撑竿可以越过6m高的横杆,如下图示,在跳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松手后,撑竿不会恢复原状 B、运动员的惯性变得更大了 C、人使竿弯曲,说明人对竿的力大于竿对人的力 D、撑竿受力时发生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
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厚薄均匀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 C、将毛玻璃片平放在桌面上,磨砂面朝下时更不易移动 D、透过毛玻璃片看书上的字,把字放大的一面是平滑面 -
7、如图所示,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 C、平面镜倾斜放置,便于从顾客脚部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 D、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小于人到镜面的距离 -
8、2025年5月某地举办“龙舟竞渡·美好生活”端午赛龙舟活动。随着发令枪响,龙舟在湖上飞驰,岸边的观众欢呼雀跃,鼓手有节奏地擂鼓,锣声此起彼伏。关于比赛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众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观众能分辨锣声和鼓声,这是它们有不同音色 C、根据鼓声节奏调整划桨速度,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发令枪的声音尖锐刺耳,是因为其声音的响度很大 -
9、我国的嫦娥工程月球探测计划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探月工程所处的阶段是( )A、无人月球探测 B、载人登月 C、建立月球基地 D、地基观测
-
10、“安吉白茶”其芽叶细嫩,味醇形美,还有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气味的形成部位在( )A、眼 B、鼻 C、舌 D、大脑
-
11、在今年九三阅兵空中方阵中,我国的首款5代隐身战机歼-20备受关注。在阅兵时,一架歼-20在高空水平飞行,当飞过某人头顶上方10s后,人才听见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飞到此人前方6800m处,请计算求出:(声速取340m/s)(1)、该飞机飞行高度(2)、这架飞机飞行速度是声速的几倍
-
12、如图甲所示为伽利略彩球温度计,观察发现里面的小球在一天中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彩球温度计中的特殊液体的密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小球浮沉状态发生变化,当小球悬浮时,液体温度与小球下端吊牌标记的温度相等。小东为探究特殊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项目研究】小东用a、b、c、d四个体积不变的小球和特殊液体制成简易温度计,用以研究液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观察记录】在15℃、18℃、21℃、24℃时, a、b、c、d四个小球的浮沉状态如图乙所示。
(1)、 小球b 对应的温度标记为(填“15℃”“18℃”“21℃”或“24℃”)。(2)、液体温度在15~24℃范围内,小球a所受浮力与液体温度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
B、
C、
D、
(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4)、 请对四个小球的密度(ρa、ρb、ρc、ρd)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
13、为探究“质量对惯性的影响”,小明找来电吹风、沙砾、冰盘、刻度尺等物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过程】
将电吹风调至“风力适当”挡位从左边正对沙砾堆,开启电吹风,沙砾被吹入右边的冰盘中。观察比较冰盘中沙砾水平运动的距离。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结果记录在表中。
沙砾水平运动距离结果记录表
沙砾质量
大
中
小
沙砾水平运动的距离/cm
5.3
8.1
12.5
(1)、【分析论证】实验中通过观察来比较沙砾惯性的大小。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越大的沙砾水平运动的距离越近,其运动状态越(填“容易”或“不容易”)发生改变。由此说明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交流评估】小明后续更换不同物体,并且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其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排除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3)、【生活应用】如图乙所示,将少量碎石(质量大)、谷粒(质量中等)及糠皮(质量小)的混合物(三者大小类似)从农用扬场机进料口倒入,在快速转动的轮和皮带的带动下三者被抛出落地形成了A、B、C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落在最远处C点的是 。
-
14、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斜射入杯中的水里,在底部可形成光斑1。当小明逐渐往杯中加酒精时,发现光斑的位置发生变化,偏折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小明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并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偏折比”与液面的高度有关;猜想2:“偏折比”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3:“偏折比”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为验证猜想1,小明的操作是向水中加酒精来探究,认为是液面高度增加改变了偏折比,小华不赞同该结论,请你指出小明错误之处:(2)、纠正过后,小明继续探究猜想一。在介质种类相同时,向图甲中加水多次改变液面高度,发现入射角大小不变时,折射角的大小不变,即“偏折比”不变。请在图乙画出:水面高度增加h后,激光折射光路图,并标明底部光斑2的位置。(3)、为验证猜想2,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酒精。如图丙所示,酒精的高度小于水的高度,杯底光斑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对光的“偏折比”(填“等于”或“不等于)水对光的“偏折比”。(4)、为了验证猜想3,小明在图甲装置中先后以相同入射角射入红色和蓝色的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光的“偏折比”大。 -
15、如图甲所示,粗糙水平传送带转动速度为2m/s,将一木块放上传送带后,0~3s内物体运动速度y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t=3s时,物体受到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F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由图像可知:
(1)、在2~3s时间段,木块移动的距离为m,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N。(2)、在3~5s时间段,物体处于(选填“匀速”、“变速”或“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 -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甲在测量凸透镜焦距,移动光屏找到最小最亮光斑,可知该透镜焦距为cm。(2)、实验前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处于。(3)、若用不透明纸片遮住凸透镜中央的1/4,则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A、无影响 B、像的高度变为原来的3/4 C、成上下错位的2个完整的像 D、成完整的像,但像变暗 -
1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重要工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在科学学习中至关重要。
(1)、以下三幅图中可以正确测量力大小的是:。(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手的拉力,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使弹簧伸长的力是(选填“绳拉弹簧的力”或“手拉弹簧的力”)。 -
18、如图甲、乙、丙、丁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若用甲、乙、丙、丁代表四种声音,则具有相同响度的是 , 具有相同音调的是。

-
19、雨后的夜晚,从不同方向观察水坑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某一处,发现水坑比地面暗,原因是水坑出现了(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当你背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的地方(填“亮”或“暗”)。

-
2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要珍惜眼睛,保护健康视力。
(1)、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结构1),这就是;(2)、外界物体的光经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填结构名称)上,形成倒立、缩小实像;(3)、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会变(选填“薄”或“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