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 )初中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应用单元卷
- (浙教版 )初中科学 九上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提高卷
- 【浙教版】科学 八上(新教材) 期中检测卷2
- 【浙教版】科学 八上(新教材) 期中检测卷1
- 【浙教版】科学 七上 期中培优检测卷1
- 浙江省温州市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九上 暑假学习反馈 科学试卷
- 浙江省宁波海曙储能学校丽园校区2025-2026学年九上 科学开学考
- 浙江省杭州市观成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八上 科学暑假自学反馈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中学2025-2026学年新生综合素养评价 科学试题卷
-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科学试题
-
1、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未经打磨的铝片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C、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 D、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
-
2、为实现“碳达峰”,世界各国协约节能减排。我国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NH3 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3、使用氢能源汽车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硼(B)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H2↑,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4、(1)、镁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Mg+2HCl═。
(2)、铝、锌与稀盐酸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2Al+6HCl═;Zn+2HCl══。
结论:能跟酸反应并产生氢气的金属,是较活泼的金属。
(3)、铜与稀盐酸混合现象:。
-
5、通过下列描述判断,其中最活泼的金属是( )
①金属镁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②金属铁和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即使在高温时,金也不与氧气反应
A、镁 B、铜 C、铁 D、金 -
6、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
7、如图所示,将镁带、铜丝同时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能燃烧的是 , 燃烧的现象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能燃烧的是 , 冷却后表面的颜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把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少量金属并得到滤液。在滤液中滴加盐酸:(1)、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2)、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滤纸上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可能含有的金属是;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9、某科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锌,可能含硝酸银和硝酸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可能含有锌 D、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铜和银
-
10、人类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1)、请写出葛洪记载的“点铁成金”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贝采利乌斯的推测,比较铁和铝的电负性:。(3)、基于贝开托夫的想法,比较铁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
-
11、出土文物往往带有铜锈。根据铜锈的成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或 , 小科猜想:引起铜锈蚀的因素除了氧气和水外,可能还有二氧化碳。为证明“铜生锈需要二氧化碳”,下列实验组合中可行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④ D、③和④
-
12、镉是镍镉电池的重要材料,它可以从铜镉渣(主要含有镉、锌、铜等单质)中分离出来,其过程如图。镉、锌、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是( )A、锌>镉>铜 B、锌>铜>镉 C、镉>锌>铜 D、镉>铜>锌
-
13、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
①金属铜与氯化银不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弱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4、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我国古人发现往铜中加入锡,再加热熔融后制成青铜合金,可适当增强防锈能力,其原理是( )A、隔绝水 B、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C、隔绝空气 D、改变铜原子的结构
-
15、为了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必须将铁钉打磨光亮的原因是。(2)、实验①中,一周后发现铁钉锈蚀最严重的部位是(填“a”“b”或“c”)处。(3)、实验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 ③中碱石灰的作用是。(4)、要得到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应对比的实验组合是;对比实验①③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与接触。(5)、若得出食盐会加快金属锈蚀,则实验中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
16、判断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在括号内填“能”或“不能”),并写出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银与盐酸()。(2)、铁与稀硫酸()。(3)、铁与硫酸铜溶液() 。(4)、铜与硫酸锌溶液() 。
-
17、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1)、请在□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2)、 Mg、 Sn、 Pb、 Cu、 Ag五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有种。
-
18、为了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科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1)、试剂a是 , 金属 b 是。(2)、试管 A 中的实验现象为 ,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由以上实验可知,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9、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明同学听说包装食品的塑料袋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便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平常在超市买东西时带回来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 CO2 和 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 和 H2O之外,还会有 HCl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小明将图中的实验装置按 A、B、C、D的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若B、C、D装置都产生明显的现象,则该塑料袋是用(填“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制成的。(2)、[实验反思]连接实验装置时,能否将装置C、D顺序调换?。理由是。(3)、[继续探究]如图所示,小明为了测定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聚乙烯的组成,取了5.6g聚乙烯塑料碎片放在硬质玻璃管中,鼓入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实验结果]
实验前
实验后
B装置的质量/g
213.6
220.8
C装置的质量/g
200.2
217.8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聚乙烯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聚乙烯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填“有”或“无”);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0、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请阅读有关甲烷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在南海成功完成了“可燃冰”试验开采工作。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甲烷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性。(2)、一定条件下,氢气与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和水,这一化学反应被称作“产甲烷作用”。请写出“产甲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甲烷气体,则应选用图中的(填字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