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06-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每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下列哪项属于宁波市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 )
    A、地震 B、台风 C、海啸 D、火山喷发
  • 2. 如图,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两只大熊猫正在为争抢竹笋而打成一团。大熊猫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
  • 3. 乙巳蛇年春晚作为春节申请“世界非遗”成功后央视的首台春晚,于2025年1月28日向全球转播。电视画面信号传输所用的载体是( )
    A、超声波 B、电磁波 C、紫外线 D、红外线
  • 4. 据史料记载,晏子身高不足六尺(约合今天的1.4米)。他身高虽矮,但凭借卓越的才能成为齐国名相。据此推测,影响他身高的原因可能是幼年时缺乏(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雄性激素 D、胰岛素
  • 5. 如图是某地颇具特色的“音乐公路”。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每个凹槽的间距不同,汽车驶过时会改变槽内空气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量
  • 6. 小宁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应选用粗糙的纸板 B、图甲中的∠NOF是入射角 C、图乙中的反射光线是不存在的 D、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 7.  “转换法”是一种研究科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列采用“转换法”的是
    A、用水流类比电流 B、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C、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 D、用吸引小铁钉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 8. 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宁波市政府于2025年春节期间,继续在相关区域执行禁售、禁燃政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烟花爆竹发出的声响巨大,是一种生活噪声 B、爆竹声是爆竹爆炸时引起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控制噪声源处的噪声 D、爆竹的声响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秩序和身心健康
  • 9. 杭州钱塘江边放置了可以为手机无线充电的公共座椅,其充电原理是:座椅中的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磁信号,手机接收端线圈收到磁信号并将磁信号转变为电流,进行充电。手机接收端线圈产生电流与下列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 10. 2月24 日是“世界讨厌香菜日”,全球约15%的人对香菜“深恶痛绝”。研究表明这些人的嗅觉受体对香菜中的醛类物质异常敏感,食用香菜时会产生类似“肥皂味”或“金属味”的体验。下列有关嗅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嗅觉感受器是位于嗅上皮的嗅细胞 B、嗅觉是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C、人在感冒时对气味的敏感度下降是因为丧失了嗅觉 D、“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因为嗅觉有适应性
  • 11. 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拖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带了负电,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有关静电除尘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除尘纸与地板带的是同种电荷 C、摩擦后,除尘纸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 D、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 12. 有一个“魔术表演”如图所示:玻璃板前后分别竖立着蜡烛甲、放在烧杯中的蜡烛乙,仅点燃蜡烛甲,向烧杯中注水,透过玻璃板可以看到“浇不灭的蜡烛”。为确保魔术取得成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需将玻璃板涂成黑色 B、甲、乙两支蜡烛的大小必须相等 C、可以在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烧杯中的“蜡烛” D、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该“魔术表演”
  • 1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电流表有示数。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的示数突然变大,是因为( )

    A、R1发生断路 B、滑片P 向左移 C、R2的cP部分发生短路 D、bd间发生断路
  • 14. 小宁在《梦溪笔谈》中读到:  “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于是他将缝衣针沿磁铁的同一方向摩擦数次后得到磁针,将磁针穿过扣子的两孔,搁置于支架上,如图所示。轻轻转动磁针,待其静止时发现针尖指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针尖是磁针的S极 B、磁针只有针尖位置的磁性最强 C、磁针针尖所指方向为地磁S极 D、磁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地磁场有磁感线
  • 15. 如图,学校地库入口安装了智能车牌识别系统。若是学校内部车辆,则开关S1自动闭合,启动电动机,抬起横杆让车辆通过;若是外部车辆,需要安保人员手动闭合开关S2,启动电动机,抬起横杆放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 16.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随航天员一同进入太空实验室的还有一批神秘“乘客”————拥有超级再生能力的涡虫。在研究动物的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如下有趣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可知()

    A、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非条件反射,被电击身体收缩是条件反射 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也会收缩,表明建立了条件反射 C、涡虫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D、涡虫在只给光照条件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一经建立就不会消退
  • 17. 图甲是磁悬浮台灯,灯泡内部装有磁体和半导体芯片,灯座内有如图乙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灯座通电后,灯泡会悬浮在灯座上方,半导体芯片发光。下列关于磁悬浮台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光的半导体芯片电阻为零 B、通电后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 C、减小图乙线圈中的电流,可让灯泡悬浮得更高 D、悬浮的灯泡没有与电源相连,所以灯泡发光时没有电流通过
  • 18. 小宁取来半个柳橙,插入两片分别由铜、锌制成的极板,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现在他想要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将两块极板靠近,研究极板间的距离对电压的影响 B、将铜片换成铁片,研究极板的材质对电压的影响 C、将极板插得更深,研究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对电压的影响 D、将小柳橙换成大苹果,研究水果大小对电压的影响
  • 19. 在热水器的出水口加接“防电墙”管道,可以实现当热水器漏电时,利用管道内水柱的电阻进行“隔电”(“防电墙”电阻为R0),从而保证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12V。“防电墙”横截面构造图及加装后“隔电”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防电墙”管道可选导电性强的材料 B、漏电时, “防电墙”与人体串联 C、“防电墙”两端电压小于208V D、增加水柱长度可减小“防电墙”阻值
  • 20. 如图是跨学科学习小组设计的“电子量角器”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4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8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MN是一段阻值为30Ω的半圆弧电阻,O为半圆弧的圆心,金属滑片OP为半径,且与半圆弧接触良好。半圆弧接入电路的电阻RMP随指针旋转角度θ均匀变化,所测角度θ越大,  “量角器”示数也越大。下列有关“电子量角器”叙述正确的是()

    A、该“量角器”用电流表来显示角度大小 B、当电压表示数为1.6V时,所测角度θ为90° C、该“量角器”的角度测量范围为0°~144° D、为使测量角度范围变大,需要减小R0的阻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 21. 如图是一款感应发光“冰块”,其外形与普通冰块相似,由无毒无害的食品级材料制作,内部由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 灯等元件组成,入水即亮。液体感应器为先进的触水式(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将感应发光“冰块”放入水中后发光,此时其内部电路处于(填“通路”或“断路”)状态。

  • 22. 2025年6月6日是我国第30个“爱眼日”,青少年要珍视眼睛,守护健康视力。

    (1)、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中(填结构名称)的凸度会变化。
    (2)、小宁是一个近视患者,他的视力缺陷能用图(填“甲”或“乙”)来解释。
    (3)、小宁妈妈为他配了“角膜塑形镜” (俗称“OK镜”),它能通过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角膜弧度,实现视力的矫正。那么,矫正后的眼角膜应是图丙中的(填字母)形态。
  • 23. 人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的稳态。
    (1)、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会影响人体内的(填激素)的代谢,引起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易引发糖尿病。
    (2)、如图是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调节方式。在一段时间内,某流感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9℃左右,则在该时间段,患者的产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3)、服用布洛芬等退烧药物后,会引起该患者的皮肤作出图中(填序号)的反应来增加散热,从而使体温下降到正常值。
  • 24. 小宁对磁现象很感兴趣,于是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为了探究磁场方向,小宁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多枚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况如图甲所示,黑色一端表示磁体的N极。该磁场中某处小磁针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
    (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的作用。小宁根据“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会产生力的作用”,从而猜想在地球周围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那么,这个“重力场”最可能是图乙中的(填序号)。
    (3)、为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小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他将线框左右来回摆动时,线框中(填“能”或“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接着他又将线框上下运动,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几乎没有发生偏转,对此你的解释是
  • 25. 某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实践活动,涉及以下环节:

    (1)、小组成员打算先将额定电压为11V的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甲),再将短灯带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使每一条短灯带都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

    ①为确保安全,每个彩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则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个彩灯泡。

    ②将短灯带连接时,小组成员设计了I、II两种方案(如图乙),请选择正确的方案并阐述理由:

    (2)、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常温下金属片2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就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b、c中的(填字母)两个接线柱。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26. 拟南芥作为十字花科植物的典型代表,已多次被带上太空进行研究。为研究乙烯、生长素对拟南芥根生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经不同处理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根伸长区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越多则表明长度越长)。

    组别

    实验处理

    根伸长区细胞生长情况

    1

    空白对照

    ++++

    2

    加入乙烯

    +++

    3

    加入生长素

    ++

    4

    加入乙烯和生长素

    ①太空中拟南芥生长得东倒西歪主要是因为失去了的刺激。

    ②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与单独加入乙烯或生长素相比较,两者同时加入,对根生长的影响是

    (2)、实验二: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 的培养液中培养(uM是浓度单位,ACC是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12h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27. 科学小组开展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电源电压恒为4.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
    (3)、小宁用该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得到实验数据并绘制I-R图像如图丙所示。据图像分析,他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Ω。实验中,小宁用20Ω电阻替换15Ω电阻后,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 28. 如图甲所示为天宫课堂中的“水球透镜”实验,水球相当于焦距为f的凸透镜。

    (1)、由图甲中像的性质可知,宇航员离水球的距离u与f的大小关系为
    (2)、小宁自制“水球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小宁将蜡烛、“水球透镜”、光屏移到图乙中的位置,光屏上正好出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接着他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处,但始终无法从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发生偏移,为了能让像回到光屏中央,可采取的措施是(答出一点即可)。

四、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第29小题8分,第30小题6分,第31小题4分,第32小题7分,共25分)

  • 29. 恰逢端午佳节,鄞州云龙龙舟队在2025中国龙舟公开赛中披荆斩棘,斩获全部金牌。图甲为运动员们听到发令枪声,迅速划桨出发的场景。此时运动员体内的调节过程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的X是(填结构名称)中的听觉毛细胞,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听到发令声迅速划桨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奋勇划桨,动作整齐划一、协调有序,这主要依靠的是人脑中(填“大脑” “小脑”或“脑干”)的调节作用。
  • 30.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流表示数为0.6A,电阻. R1=10Ω;;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

    (1)、请画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的等效电路图。
    (2)、求电源电压U。
    (3)、 求R2的阻值。
  • 31. 在空碗的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眼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向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见硬币了。

    (1)、图乙中看到的硬币是一个变(填“浅”或“深”)的虚像。
    (2)、请在图乙中画出能看到硬币左边缘A点的光路图。
  • 32. 为了践行节能减排,小宁设计了教室自动降温系统。该系统对温度进行设定,当室温达到设定值时,开启冷空调;制冷后,室温降至设定值以下,关闭空调,开启电扇。电路设计图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R0为定值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当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05A时,衔铁自动吸合,使工作电路B处接通。

    (1)、根据降温系统的工作原理,B处应连接的用电器是(填“空调”或“电扇”)。
    (2)、该自动降温系统设定当室温为26℃时,空调开始工作,求控制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  (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3)、根据评价量表,同学们发现该自动降温系统的指标二只能被评为合格。请对控制电路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使该指标能达到优秀。

    教室自动降温系统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既能自动启用降温系统,也能人为控制

    能自动启用降温系统,但不能人为控制

    不能自动启用降温系统

    指标二

    能根据需要,设定温度的最高值

    只能设定一个温度的最高值

    不能设定温度的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