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装置中相应序号的实验仪器名称:

    A.     B.

    (2)、找出图中一处错误:
    (3)、图是实验中学生使用酒精灯的四种操作。仔细观察图中的不同操作,其中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__。(填写字母)
    A、 B、 C、 D、
  • 2、下列同学对我国生物物种多样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不着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B、乙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可以尽量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 C、丙说:要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必须禁止对一切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丁说: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就地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
  • 3、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很紧

    偏大

    B

    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

    偏小

    C

    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

    D

    刚测过发高烧病人体温的体温计没有甩直接测正常体温

    偏大

    A、A B、B C、C D、D
  • 4、某小组成员尝试对青蛙和蝗虫进行区分时的叙述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按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按生殖方式不同,可分为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C、按营养方式不同,可分为自养动物和异养动物 D、按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3.4 米=3.4×1000=3400 毫米 B、3.4 米=3.4 米÷1/1000=3400 毫米 C、3.4 米=3.4 米×1000 毫米=3400 毫米 D、3.4 米=3.4×1000 毫米=3400 毫米
  • 6、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8.42cm、8.43cm、8.42cm、8.44cm、8.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8.47 cm B、8.428 cm C、8.43 cm D、8.4275 cm
  • 7、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营水陆两栖生活 C、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 D、两栖动物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 8、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
    A、玉米←鼠←蛇←猫头鹰 B、阳光→玉米→鼠→蛇→猫头鹰 C、鼠→蛇→猫头鹰 D、玉米→鼠→蛇→猫头鹰
  • 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池塘 B、池塘里的鱼 C、池塘中的生物成分 D、池塘中的非生物成分
  • 10、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 V/L

     8×103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cm2

     1×103

    车轮个数

    6

    (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1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当t=1ss时,物体相对于地面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当t=7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3)、若9秒后撤去推力F,物体的速度将(填不变、变大、变小)。
  • 12、作图题。
    (1)、在图中,请根据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箭头在镜中的像。

    (2)、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下列光路图。

    (3)、如图一只 1N的篮球挂在墙壁上处于静止,请画出篮球所受的重力的图示。

  • 13、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制作水火箭”的项目化学习:如图甲,往550mL的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底座上,用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会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水火箭飞向高空,发射成功后,测量水平方向的射程。

    序号

    液体种类

    液体体积/毫升

    倾角/度

    平均射程/米

    1

    100

    30

    16.4

    2

    200

    30

    7.7

    3

    300

    30

    6

    4

    200

    15

    6.5

    5

    200

    45

    24

    6

    200

    60

    14.5

    (1)、实验中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2)、如图乙为水火箭的结构示意图。水火箭通过向下喷水使自身升空,说明
    (3)、改变瓶中的水量及发射倾角,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某次实验时瓶中的水量为 150mL,测得平均射程为 7.7m,则此次的发射角度可能是____。
    A、15° B、30° C、45° D、60°
  • 14、小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焦距f=15cm的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实验过程见下图甲、乙。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 , 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或“放大镜”)。
    (2)、若小蛟想让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可采取的措施是(答出一点即可)。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3cm处,发现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 1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1)、能够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是根据 的原理。
    (2)、小明同学刚开始拉木块时,木块没有被拉动,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的大小。
    (3)、在图丙所示的情景中一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拉力增大为4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
    (4)、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水平拉动木板向左运动,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8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木板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
  • 16、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金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回答下列关于”水瓶琴”的问题:

    (1)、”水瓶琴”的”琴声”是因为瓶和水的而产生:
    (2)、由于不同的瓶子中水量不同,敲击不同瓶子时,发出声音的(填声音三要素)不同,共同构成了可以演奏的”琴”。
  • 17、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如图所示,体重是50kg的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1)、小明在沿比杆粗糙的绳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的摩擦力为f、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 ,  则ff(选填“>”,“=”,“<”)。
    (2)、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摩擦力的大小是N 。
  •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EF 应选用(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
    (2)、如图甲,若位于右侧的蜡烛与EF的距离为10cm,则蜡烛与像的距离为cm;
    (3)、若沿中线ON将EF 右半边F侧用白纸遮住,不移动蜡烛的位置,则EF 左半边E侧中蜡烛的成像情况为____。
    A、不能成像 B、能成与原来完全相同的实像 C、能成与原来完全相同的虚像 D、能成像但像的大小为原来的一半
  • 20、随着科技的发展,“刷脸”的时代到来了,“刷脸”可以进门、进站、买票、买饭…如图所示,“刷脸机”的摄像头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人要站在它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时能成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当人远离“刷脸机”时,这个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