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3s至5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J,从0s至1s内,推力对木块所做的功的功率为W。
-
2、我市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车间,各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离子,共含有K+、Ca2+、Cu2+、、OH﹣、六种离子:(1)、乙车间的废水呈蓝色,其中一定有的阳离子为。(2)、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三种离子是。(3)、将甲乙两车间排出的废水混合,若能将不共存的离子全部除去,最后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可获得一种化肥,该化肥属于(选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4)、写出检验甲车间废水中含有OH﹣的方法。
-
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斜面及水平面上的木板、
木块都相同。
(1)、在斜面和水平面材料的选择上,最好选择( )A、斜面和水平面都光滑 B、斜面光滑,水平面粗糙 C、斜面和水平面都粗糙 D、斜面粗糙,水平面光滑(2)、该同学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的结论,其判依据是(3)、乙、丙两个实验是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将质量不同的小球放在斜面同一高度滚下来的目的是(4)、在同一条高速公路上对不同车辆的限速一般不同,如图丁,其原因可用两个实验来解释。 -
4、实验室中有一包由碳酸钠和氧化钙组成的白色粉末,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探究过程,请你按要求帮助其完成探究活动。
(1)同学们将部分白色固体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现烧杯外壁有热感,白色固体中能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是。继续加入足量的水并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的pH,pH7(选填“>”“=”或“<”),滤液呈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碱性物质?
【提出猜想】
猜想①:NaOH 猜想②:NaOH和Na2CO3
猜想③:NaOH和Ca(OH)2 猜想④:NaOH、Ca(OH)2和Na2CO3
【实验探究】
(2)甲同学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原因是。
(3)乙同学进行下列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空白处。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Ⅰ.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没有明显变化
滤液不含
Ⅱ.取用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滤液含有Na2CO3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得出结论】猜想②成立
-
5、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 课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 家肥,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设计与实验】第一步:燃烧向日葵秸秆,收集一定质量的草木灰。
第二步:用 60℃水浸洗草木灰并过滤,洗涤滤渣 2 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固体,取所得固体进行如图实验。
第四步:根据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总质量的增加量,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1)装置 B 的作用是;
(2)实验中若稀硫酸的量不足,则实验结果会(填“偏大”或“偏小”);
(3)A 中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 N2 的目的是。
-
6、为加深对酸、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在学完酸、碱的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1)、实验一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色(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反应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填化学式)。(4)、由实验四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A、氢氧化钙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Ca2+ C、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
7、某同学参照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对一些化学物质进行区分。现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他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请帮他将图中“”中的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
8、“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能够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 800 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在出水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
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用“>”表示)
-
9、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载人器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万米级载人器,载人器球壳使用钛合金材料,该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低温等优点。查阅资料可知:钛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铝和铁之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钛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下列溶液能与钛反应的有_________。A、氯化铝 B、氯化亚铁 C、盐酸
-
10、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
”、“
”、“
”分别表示铜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物“
”和“
”的质量比是。
-
11、“共享电瓶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方便市民出行,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共享电瓶车结构图,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
(2)共享电瓶车上选用铝制螺母e,虽然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不易生锈,原因是。
-
12、批判性思维推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进步,在学习中我们要贯穿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九上科学教材中有图,有学生提出图片展示的某个实验与标题“稀硫酸酸性的实验”不符,该实验是(填字母)。请描述C实验的现象。
-
13、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1)、物质类别X是;(2)、物质甲可以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是;
-
14、表面布满铁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压强变化不明显, 说明还没有开始化学反应 B、bc段的化学反应: C、影响 cd 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d点时恰好完全反应, 且 d 点温度高于 a点
-
1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
16、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对混合后溶液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有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
17、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B、
C、
D、
-
18、某学生将沾有清水的细铁丝放在如图的装置中,经过几天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丝不变,导管中水面上升 B、铁丝不变,导管中水面不变 C、铁丝生锈,导管中水面上升 D、铁丝生锈,导管中水面不变
-
19、小丽家住在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1)、根据坐标图可知,的温度比较高,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2)、请你结合图中数据以及生活经验,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原因:。(3)、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20、中国海军装备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如图),它有先进可靠的新型核反应堆,具有高航速、低噪音的性能,它作为中国海军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国家安全,会不定期进行战略巡航,下表是核潜艇的部分性能参数(设海水与水的密度相同)。
水下排水量/吨
11500
水下最大航速/节
36
水面排水量/吨
9000
水下巡航速度/节
20
艇长/米
135
最大潜深/米
350
艇宽/米
13
1节米/秒
请回答:
(1)、核潜艇在水下下潜过程中浮力 , 水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核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3)、当核潜艇以表中的排水量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