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同一萝卜上切下大小、质地相同的三根萝卜条,按图甲所示分别放到a、b、c三种食盐水中。相同时间后,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如图乙。食盐水a、b、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a>b>c B、a>c>b C、c>b>a D、c>a>b
  • 2、如图是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雄性激素 B、B是受精卵 C、C是新生命的开始 D、D仅代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 3、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锗等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采用为国际标准。在元素周期表中,铟与铝同族,铟的有关信息如图。关于铟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克 D、最外层电子数与铝原子相等
  • 4、在认识世界时,我们经常用各种模型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事物或者规律。下列能正确表示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的是
    A、 B、 C、 D、
  • 5、体温计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测量体温时玻璃管内水银面明显上升。此时没有发生改变的是水银的
    A、密度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 6、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相符的是

    序号

    用途

    性质

    A

    用铁做炒锅

    导热性好、熔点高

    B

    用丁烷镇痛

    沸点高

    C

    用黄金打造饰品

    延展性好、有金属光泽

    D

    用泡沫做舞台道具

    密度小

    A、A B、B C、C D、D
  • 7、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的机身和机翼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医生手术用的手术刀非常“轻薄”。前后二个“轻”分别指的是
    A、密度小  质量小 B、质量小  密度小 C、质量小  质量小 D、密度小  密度小
  • 8、加碘盐是在NaCl 中加入KIO3制成的,下列关于加碘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加碘盐属于化合物 B、“碘”指的是单质 C、KIO3由3种元素组成 D、NaCl 由分子构成
  • 9、“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期是我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出现第一性征 B、男性分泌雌性激素 C、女性喉结增大 D、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 1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因其叫声类似婴儿啼哭而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有的两栖类。有关大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体温恒定 B、水中受精 C、幼体陆生 D、成体只用肺呼吸
  • 11、如图甲是附有一层肥皂膜的铁丝框架,中间系有松软细线。刺破线上侧的肥皂膜,线下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这个现象说明了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有空隙 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
  • 12、如图是4 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B、②具有成形细胞核 C、③属于真菌 D、④用种子繁殖
  • 13、对下列物体质量的估计,合理的是
    A、一枚硬币2000克 B、一个苹果200 克 C、一个鸡蛋2千克 D、一名中学生20千克
  • 14、某款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过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溶于水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B剂是二氧化锰。在反应仓内加入适量水,再先后放入A剂、B剂,即可产生氧气。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已知信息推测,A剂的保存方法是
    (2)、制氧机工作时发生了两步反应,写出第一步过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3)、请从图2的四根导管中选择合适的导管画到图3中,并在导管口用箭头标出气体导入的方向,使组装后的装置工作原理与图1中“加湿过滤仓”的工作原理相同。
  • 15、农业上常用秸秆或树枝烧制草木灰作为肥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为探究秸秆和树枝烧制的草木灰,哪种 K2CO3含量更高,兴趣小组将10克不同类型的草木灰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放在锥形瓶中,再将锥形瓶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图1所示),并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草木灰中含有钾元素,对植物的作用是
    (2)、在树枝烧制的草木灰样品实验中,小组记录天平示数与加入稀盐酸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图2 所示,锥形瓶质量为 50 克。则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克,该样品中 K2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反应化学方程式: K2CO3+2HCl=2KCl+H2O+CO2)
    (3)、兴趣小组改用秸秆烧制的草木灰样品重复以上实验,实验装置、样品质量和稀盐酸总质量都不变,在图2的基础上绘制成如图3 所示曲线 ab'c',请推测两种样品中 K2CO3含量较高的是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 16、图1为一智能路灯工作原理简图,已知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 R0为滑动变阻器,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单位符号:cd)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当光照足够强时,路灯L不工作;当光照强度降为20cd, 控制电路中电流为 0.2A时,工作电路刚好启动,路灯L正常工作。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工作电路中连接灯L的左侧导线为。  (选填“火线” “零线”或“地线”)
    (2)、由图2可知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3)、请列式计算,工作电路刚好启动时,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
    (4)、为了节能,要使光照强度低于 20cd 时,工作电路才开始启动,应该如何改进控制电路?请至少写出两条改进控制电路的方法
  • 17、如图所示的漆扇是我国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运用“漂漆”技法,采用大漆颜料(主要成分漆酚的化学式为( C21H30O2)进行染色。请完成下列问题:

    (1)、 C21H30O2中三种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同。
    (2)、 C21H30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列式计算C21H30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 18、浙江一农业种植园采用“空气种菜”,蔬菜产量比普通种植高五倍,且品质优良。  “空气种菜”技术,蔬菜种植在如图1 所示的高3米、占地 1.5平方米的六棱型小棚中,蔬菜固定在中间的立柱上,外层有透明纱罩(不完全密封)。“六棱柱”小棚顶端安装有如图2所示的四个喷头,用于向蔬菜根系喷洒“营养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中间立柱上的每一颗蔬菜叶面朝外,受到的光照更充足,速率增大,产生有机物更多,提高了产量。
    (2)、喷头定时定量向小棚内蔬菜根系的表面喷洒气雾状“营养液”。是因为根是植物吸收的主要器官。
    (3)、外层的透明纱罩 (不完全密封),能够阻止害虫进入,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其理由是
  • 19、植物的蒸腾作用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风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小文利用图1装置研究了风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挑选一定数量,叶片大小、数目相同的桑树枝,随机均匀分为A、B、C三组。②分别插入装有30mL 水的烧杯,并向水中加入  ? 。③将三组植物分别放入三个温度相同的如图1所示的密闭玻璃罩中,测得初始空气湿度值。④调节玻璃罩内风扇的转速,A组无风,B组低风速,C组高风速。⑤每隔20秒测量各装置内的空气湿度值。⑥多次重复实验,统计并处理实验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

    (1)、步骤②,为了确保实验中测得的空气湿度变化仅由植物蒸腾作用引起,在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2)、根据图2,无风组(A组)和低风速组(B组)的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图2显示,强风组的蒸腾作用速率基本不变,未能继续上升。请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
    (4)、请你试着写出一个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植物自身因素:
  • 20、“鱼浮灵”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 2Na2CO33H2O2,溶于水后生成 Na2CO3和 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鱼浮灵”能增氧与哪种物质有关,采用“✔×列表法”进行设计并实验,不同组所加的同种物质质量相等,一定时间后用传感器测定数据并记录,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代表添加这种物质,×代表不添加这种物质)。

    组别

    物质

    水中溶解氧

    的含量(mg/L)

     H2O

     Na2CO3

     H2O2

     

    4.6

    4.5

    9.6

    10.9

    (1)、小组同学选择H2ONa2CO3和 H2O2进行实验,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均含有
    (2)、实验中,各小组应该在内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选填“相同时间”或“任意时间”)。
    (3)、通过对比①、②、③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鱼浮灵”能增氧与有关。
    (4)、某同学通过对比②、③、④三组数据,初步可以断定 Na2CO3在增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