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0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夏日树荫下会有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甲),下图中与圆形光斑成因相同的是( )A、
日晷计时 B、
水中倒影 C、
筷子弯折 D、
雨后彩虹
2. 如图为从上方看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物体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3. 如图自动水龙头,使用时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的下方,就会自动出水。这是因为人体能辐射出(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光 D、紫光4. 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的一大特色,如图是摄影师拍摄的古镇小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它的实像 B、“水中的桥”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人在上桥时,他的倒影大小不变 D、桥在照相机里成倒立缩小的虚像5. 如图所示,一口井装满水,在井底正中央趴着一只青蛙;若青蛙的眼睛用P点表示,青蛙此时观察井外事物范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6. 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 )A、B、
C、
D、
7. 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9.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空气中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10. 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 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A、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12. 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相关实验过程,其中 M 为水平放置的平面镜,E、F 为可以绕 ON 折转的纸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OP 是入射角 B、图甲中如果光线沿 BO 射入,可以沿 OA 射出 C、图乙中若将 F 板绕 ON 向后转,反射光线会消失 D、图甲中将入射光线沿 E 所在平面绕 O 点顺时针旋转,反射光线也随之顺时针旋转13. 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14. 2022北京冬奥会会徽(如图)由大写汉字“冬”、“北京”二字拼音、数字2022、及奥运五环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奥运五环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蓝色、黄色、黑色、绿色、红色。在无任何其他光源的情况下,用红光照射会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运五环全部呈红色 B、奥运五环有4个呈黑色、1个呈红色 C、奥运五环有1个呈黑色、4个呈红色 D、奥运五环呈现的颜色和原来一样15. 镜子迷宫是由无数平面镜制造成的迷宫,游客身陷其中时会被镜子中无数个“自己”迷惑,加大了迷宫的难度。关于镜子中许多个“自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人越远镜子中的像越小 B、镜子里呈现的像是正立实像 C、人靠近镜子时像的位置不变 D、远离镜子时像与人速度相同16. 下面所做的探究活动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A
探究活动: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彩色光带
结论:
太阳光不是单色光,它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探究活动:
让太阳光透过红色透明塑料薄膜,照到白纸上,在白纸上看到红色
结论:
红色透明塑料薄膜反射了红光
C
探究活动:
将温度计放在彩色光带的红光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会上升
结论: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D
探究活动:
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
结论: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A、A B、B C、C D、D17. 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发现水槽底部光斑会移动。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哪侧( )A、O点左侧 B、O点右侧 C、仍在O点 D、都有可能18. 阳光给我们送来了光和热,阳光是地球上万物生长之源,没有阳光,地球上也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 B、如图所示,紫外线主要集中在白屏的下端 C、红外线具有热作用,可以加热物体 D、紫外线可用于识别伪钞二、填空题
-
19. 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 界面的(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20.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将(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21. 1666年,牛顿将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带
(1)①是太阳光,它属于 (填“复色光”或“单色光”);
(2)②外侧是 (填“紫外线”或“红外线”),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理疗;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另一侧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做光的 (填“色散”或“光的直线传播”)。
22. 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3m处,身高为1.68m,小芳到自己像的距离为m;若小芳向镜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现将一块纸板和镜面放在镜子后面3m处,如图所示,这时纸板上(选填“会”或“不会”)出现小芳的像。23. 如图,科学上把红光、绿光、蓝光称作光的三原色。将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方式叠加,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如把红光和绿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在重叠处显示黄色。在美术中,也有颜料的三原色,分别为:品红色、黄色和青色,通过对不同种颜料的混合,可得到不同的颜色。颜料的颜色由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将品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涂到一起,可以在纸上得到色;将品红色、黄色、青色三种颜料涂到一起,可以在纸上得到色。24. 汽车抬头显示器(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的(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如车速、油耗,导航等(1)图甲中所成像的性质是(像的大小及虚实)。
(2)要使得驾驶员看到的车辆信息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显示器处的图像是。
A.
B.
C.
D.
(3)同一晴天的白天和晚上,什么时候使用该功能的效果更好?请说明理由。。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5. 如图所示,小红选择一根直尺、两段大小相同的蜡烛、平板玻璃、白纸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1)、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人眼在玻璃板前(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的像。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填“虚像”或“实像”);(2)、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______(填字母)项措施;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实验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实验 C、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只减小A蜡烛的高度进行实验(3)、小红想探究家用小轿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为什么要倾斜安放,实验中她把玻璃板倾斜放置(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来回移动蜡烛B,发现蜡烛A的像与蜡烛B无法完全重合且偏向蜡烛B上方,请你根据实验现象从安全角度考虑,说出汽车挡风玻璃斜放的目的是。26. 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另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在B蜡烛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3)若甲图实验中把玻璃板向右平移一段距离,A蜡烛的像(选填“向右平移”、“仍在原来位置”或“向左移动”);
(4)若玻璃板是按图乙所示的方式倾斜放置,那么蜡烛A的像会在图中的处(选填“A”、“A2”或“A3”)。
四、综合题
-
27.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夹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射出的光线。(1)、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我们发现(填“A区外侧”“AB之间”或“B区外侧”)温度计读数变化最明显;(2)、我们平时观察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28.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利用蜡烛和玻璃板进行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时应选择较的玻璃板做实验,其目的是方便确定像与物的距离;(2)、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可确定像的位置。若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小科可进行的操作是;(3)、做完实验后,小金同学联想到商场里的试衣镜高度比人的身高要低一些,身高的小金站在竖直放置的高的平面镜前处,则
①人(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②如果他向镜面移近 , 他的像高(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