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8所乡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物质及其变化——项目化学习 专练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八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卷
- 浙江宁波镇海区镇海区立人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青藤书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启正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1、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A、电能→机械能→光能 B、光能→机械能→电能 C、光能→电能→机械能 D、机械能→电能→光能
-
2、某电子打火机打火原理如图所示,压电陶瓷受到撞击时表面电荷重新分布,产生高电压,发出电火花点燃气体。撞击时,通过压电陶瓷实现的能量转化是。
-
3、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地球表层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
4、“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年上海车展上为氢能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M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能。(2)、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可制得绿氢的是____。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 D、核能发电制氢
-
5、2022年3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在北京完成首次试车。氢氧发动机为火箭腾飞提供“硬核”动力,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使发动机对火箭持续做功,直至上升到特定轨道,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6、跳台滑雪是一项受许多人喜爱的体育运动。某次跳台滑雪比赛中,某运动员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该运动员从起跳台出发,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下落至D点,最终在E点停下(忽略空气阻力),A和B、B和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下列关于运动过程中对该运动员的解释正确的是( )A、A点到B点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B、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 D、在C点的动能为零
-
7、一端封闭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如图所示),甲中装水,乙中装食用油。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从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比较两小球从O处到P处的下落情况,则小球( )A、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 B、获得的动能相同 C、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 D、机械能不变
-
8、2020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5号B型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如图为起飞阶段加速上升的火箭,该过程中,内部的新型返回舱的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整体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9、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做功与能量转化关系的装置。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不可伸长,AQ为水平面,AP段光滑,PQ段粗糙。实验开始时,质量为M的重物恰好置于地面。将质量为m的木块从P向右拉至A,PA长为L,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B点,PB长为x,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1)、木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的功为(用字母表示)。(2)、观察实验,小明提出猜想:木块动能的变化与重物重力做功多少有关。他提出猜想的生活依据是。(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重物 木块 改变木块从P点右移的距离L,测得一组数据,记录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PA长L/m
0.1
0.15
0.2
0.35
0.43
0.5
木块在P点的速度平方
0.2
0.3
0.4
0.7
0.9
1.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v2与L的图像。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 分析木块动能的变化及重物的重力做功的大小,可知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②利用实验信息分析,当L=0.8m时,木块在P点获得的动能是J。
-
10、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明制作了一架风车,他想粗略测定风车在一定风速下做功的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细线对做功的功率来测定风车做功的功率。(2)、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3)、实验时,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若测得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h、所用的时间t、回形针的总质量m,则风车做功的功率P=(表达式中的物理量均用符号表示)。(4)、如果选用较粗重的线做实验,则与选用较细的线相比,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偏。
-
11、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施加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时,重物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计绳与滑轮的重力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近似看成水平方向。在0~1s内,重物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N,在2~3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W。
-
12、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2 , 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是 两次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 , 相同时间内两次拉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分别是W1、W2 , 则 F1F2 , P1P2 , W1W2(均选填“>”“=”或“<”)。
-
13、项目学习小组在使用密度计时发现由于刻度不均匀,估读时误差较大,由此准备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密度计。
【小组讨论】密度计是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判断密度大小的。根据密度公式ρ=m/V,想到是否可以通过密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来制作刻度均匀的密度计。经过查阅资料及深入讨论,最后确定了制作方案。
【查阅资料】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如图甲),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的工作原理是。【产品制作】器材:木棒、塑料杯、细线、刻度尺、金属块(代替秤砣)。
步骤:①模仿杆秤结构,用塑料杯代替秤钩,先自制一根无刻度“密度秤”。
②杯中不加液体,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乙),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A标记为“0”刻度。
③杯中加水至a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 ▲ ”刻度(单位:
④以AB两点之间长度的 为标准,在整根秤杆上均匀地标上刻度。
(2)、在制作过程中,秤杆出现左低右高现象(如图丙),要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秤砣应往侧移动。(3)、步骤③中,秤砣悬挂点B标记的刻度值应为。(4)、【产品检验】用多种密度已知的液体对“密度秤”刻度准确度进行检验。【产品升级】
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密度秤”,下列改进措施可行的是____。
A、把秤纽位置往远离秤钩一侧移动 B、减小秤砣的质量 C、减少加入杯中的液体体积 D、换用更细的秤杆 -
14、如图甲,有一轻质杆,左右各挂由同种金属制成、质量分别为m1和 的实心物块后恰好水平平衡。(1)、左右悬挂点到支点O的距离L1与L2之比为。(2)、将两物块分别浸没于水中(如图乙),轻质杆将会(选填“左端下降”“右端下降”或“仍然平衡”),试通过推导说明:。
-
15、小明利用铁架台、杠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使用的钩码质量均相等,杠杆上每格长度均相等。(1)、当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方便测量力臂,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节。(2)、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 , 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 , 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得到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 cm
阻力F2/N
阻力臂l2/ cm
1
0.5
20.0
1.0
10.0
2
1.0
15.0
1.5
10.0
3
1.5
10.0
0.5
30.0
…
(3)、本次探究经过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A、减小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4)、如图乙所示,将AₓB位置的钩码个数都减少一个,杠杆将会(选填“仍然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在a、b位置拉杠杆上同一点C,杠杆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在b位置斜向上的拉力为F0 , 则F0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6、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传统提水工具“桔槔”,用绳子系住一根直的硬棒,O点作为支点,A端挂有重为40N的石块,B端挂有重为20N的空桶,OA长1.2m,OB长0.6m。使用时,人向下拉绳放下空桶,装满重为100N的水后向上拉绳,缓慢将桶提起。硬棒质量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桔棒为省力杠杆 B、向下拉绳放下空桶时拉力为20N C、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桔槔为费力杠杆 D、向上拉绳提起装满水的桶时拉力为40N
-
17、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1)、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并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滑轮材质
钩码重力G/N
提升的高度h/m
有用功W有用/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总JJ
机械效率η
1
铝
1
0.1
0.1
0.6
0.3
0.18
56%
2
铝
2
0.1
0.2
1.0
0.3
0.3
67%
3
铝
2
0.2
0.4
1.0
0.6
0.6
67%
4
塑料
2
0.2
0.4
0.8
0.6
0.48
83%
5
塑料
2
0.2
0.4
2.1
0.2
0.42
95%
①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有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 , 机械效率越高。
②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有关。
③比较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无关。
④第5次实验是利用图的装置完成的。
⑤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6N的物体用2.5N的拉力迅速拉起,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2)、小明利用图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3)、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 -
18、如图所示是工人将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的过程,已知物体上升的距离为3m,用时2s,工人的拉力为80N,工人质量为60kg,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 kg)。求:(1)、工人提升绳的速度为。(2)、滑轮组的效率η=。(3)、当工人匀速提升另一重为240N的物体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N。
-
19、斜面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N的物体从光滑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部,不考虑物体的大小,斜面长L=3m,高h=1.5m,则力F=N。(2)、通过分析推理,说明当光滑斜面高度不变、倾角增大时,匀速推动同一物体时所用力F的变化情况。
。
-
20、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某操作工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0~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10N B、1~2s内,拉力F做功187.5J C、2~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