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一个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用力F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的功率为10W,物体A重150N,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机械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 B、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C、拉力F做功75J D、物体A受到的摩擦阻力为100N
  • 2、盘山公路修建成S形,如图所示,最主要的原因是山的高度不变,S形相当于增加斜面的 , 行驶时

  • 3、汽车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尾气污染等问题。如图是一辆小汽车行驶时的能耗分配图。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大约有13%用于驱动汽车前进,而其余87%的能量则被损耗掉了。结合材料对汽车行驶时能量形式的转化与损耗途径作出分析。

  • 4、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为: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环往复。

    (1)、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2)、蒸汽机的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3)、蒸汽机的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重物质量为200kg,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m,则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重物做了多少有用功?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重物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
  • 5、在比较不同地区一天之内昼夜气温的变化时,人们发现通常的情况是:内陆地区气温的变化较大,而沿海地区气温的变化较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6、把质量为2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100℃,至少需要完全燃烧g的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 kg]
  • 7、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事例是( )
    A、柴火烧水 B、压缩空气发热 C、冬天搓手取暖 D、钻木取火
  • 8、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物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气态 B、甲→乙的过程需要放热 C、乙→丙的过程与露珠形成过程相同 D、BC段对应的温度为该晶体的熔点
  • 9、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小明观察到气泡如图丙所示,这是水沸腾(选填“前”或“时”)的现象。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 10、小科设计了关于“气体液化”的延伸实验,如图所示。

    问:将通有导气管的干燥试管放入烧杯中,向试管中导入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小科观察到现象,说明气体液化放热。

  • 11、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器,如图所示。瓶中的碳纤维棒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而发热电阻传递的热会使棒的上端温度达到50℃左右,此时杀虫剂蒸发得更快,从而提高了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是液化的一种方式 B、在常温下,碳纤维棒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50℃时杀虫剂分子运动得最慢 D、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蒸发的速度会加快
  • 1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不少谚语、成语均蕴含了丰富的热学知识。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下雪不冷化雪冷”,积雪熔化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较高,一般炉火温度达不到金的熔点,不能使金熔化 C、“扬汤止沸”,通过将开水舀出来又倒回去的方式,提高了水的沸点,达到了“止沸” D、“釜底抽薪”,“抽薪”后停止了加热,便能制止水的沸腾
  • 13、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 196C,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会看到试管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D、“白气”是由氮气液化形成的
  • 14、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 15、在献爱心活动中,小明为敬老院老人设计了一款智能电热坐垫,它能实现加热后自动保温。该坐垫电路如图甲所示,R0是安装在坐垫内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闭合开关S1、S2 , 电热坐垫启动高功率工作模式,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达到0.05A时,衔铁La和Lb同时被吸引,电热坐垫转为低功率工作模式。当坐垫温度降低使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为0.04A时,电磁铁无法吸住衔铁La和 Lb , La、Lb恢复原位,电热坐垫又转为高功率工作模式。电热坐垫在高功率和低功率模式之间切换,使其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

    热敏电阻. R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 /°C

    20

    25

    30

    35

    39

    40

    41

    42

    43

    44

    45

    50

    55

    60

    65

    阻值/Ω

    600

    480

    390

    300

    240

    230

    220

    210

    200

    190

    180

    150

    120

    100

    85

    (1)、分析表中数据,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 Ra的阻值 (选填“变大”或“变小”)。
    (2)、图甲中 R1和 R2的阻值均为1210Ω。在某次测试中,电热坐垫高功率工作和低功率工作用时均为10 min,则本次测试中电热丝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
    (3)、小明想在控制电路中增加一个力敏电阻,以实现两个功能:

    ①1000N压力以下,电热坐垫最高温度不超过 45C

    ②人离开后,电热坐垫始终处于低功率工作模式。

    现有三种力敏电阻 RbRcRd, , 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则小明选择的力敏电阻为(选填“Rb”“Rc”或“Rd”),在控制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选填“串联”或“并联”),并写出500N压力下电热坐垫的最高温度值:。(线圈阻值忽略不计)

  • 16、小金同学想利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V)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她根据图甲完成图乙的部分连接,待连接完整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作出了图线a,还作出了电流大小与电源电压大小的关系图线b(如图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小灯泡变亮)。
    (2)、根据图线a,描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
    (3)、当电流表示数为0.1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4)、图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 17、盛夏,室外温度达 36C, , 小金将客厅空调的设定温度设置为28℃,空调正常工作时的工作周期:工作10min后会停止工作,5min后再重新工作……周而复始。从该空调铭牌上获悉,空调的制冷额定功率为2000 W。
    (1)、空调正常工作时,一个工作周期内消耗的电能为J。
    (2)、为了节能减排,小金家换上了隔热保温性能更好的门窗。在工作电压、室外温度、空调的设定温度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空调新的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min。
  • 18、学习小组开展“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绘制出的小灯泡的I-U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源电压恒为6 V。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即可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实验时,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比值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9、如图所示为某家庭电路示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保险丝在电路短路时才会断 B、三孔插座连接不正确 C、存在安全隐患的是开关S1 D、电能表接在保险丝后面可测量用户消耗电功率
  • 20、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关与灯泡串联 B、灯泡与插座串联 C、当开关S断开时,用测电笔分别测试电路中a、b、c、d四处,能使氖管发光的是d处 D、该插座能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
上一页 128 129 130 131 1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