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8所乡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物质及其变化——项目化学习 专练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八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立人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卷
- 浙江宁波镇海区镇海区立人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青藤书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杭州启正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启正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1)、该同学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像更清楚,圆筒的(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该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在半透明薄纸上成倒立实像,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他还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蜡烛离小孔越近,像就越(选填“大”或“小”)。(2)、2023年4月,中国部分城市出现了日食奇观。若该同学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月牙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乙所示,则他在半透明薄纸上看到像的形状是图丙中的(选填“A”“B”“C”或“D”)。
-
2、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如图甲和图乙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1)、如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传播的。(2)、如图乙所示,用鼓锤分别重敲和轻敲鼓面,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可以通过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来显示出鼓面振动的情况。通过实验可知:鼓面振动的越大,响度越大。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并再举一例利用此方法得出实验结论的实验:。
-
3、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α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仍在a点处 B、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光斑在a点上方 C、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D、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仍可落在a点处
-
5、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老鹰飞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所示。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是因为小孔成像 B、观察到“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因为小孔成像 C、影子、小孔成像可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
6、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能听到歌声主要是因为耳廓的振动
-
7、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 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
-
8、周末,小科一家到瓯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如图所示),此时地面留下了他的影子。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妈妈摄“影”————光的反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直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
-
9、如图甲所示,在小宁与平面镜之间有一只杯子,为何杯子和杯子的像在小宁眼球视网膜上成的像大小不同?根据“平面镜成像”和“视觉的形成”等有关知识,我们可以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上述现象。图乙为“杯子的像”CD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丙中画出杯子AB在视网膜上成的像A'B'。(要求: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AB,再用图乙的方法画出A'B')
-
10、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沿着走廊的直线 ae走动,若将小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所在的区间是( )A、ab B、bc C、cd D、de
-
11、某实验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请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2)、实验中将蜡烛向薄玻璃板靠近,则像的大小。(3)、在实验过程中,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薄玻璃板之间,(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像。(4)、完成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
12、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次数
1
2
3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
焦距/ cm
8.0
4.0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cm。(2)、由表中的1、2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得出结论:对同一凸透镜,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由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13、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乙、图丙所示。(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选填“顶角A”或“底面 )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丁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的原因。(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
-
14、如图是人看到水中物体S所成像S'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像S'发出的光到达人眼,所以人可以看到像 C、像S'是实像 D、渔夫叉鱼时应该直接对着看到的鱼的方向叉下去
-
15、“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
16、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用带“F”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F”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请回答问题:(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填序号)号凸透镜替代2号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2)、用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来矫正,请结合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
17、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如图所示。(1)、【学习】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物距(u)、像距(v)应该满足u>2f、f<v<2f,胶片上成的像的性质是。(2)、【制作】某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相机模型,进行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时会出现模糊的情况,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是。(3)、【制作】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设计的量规,将表格补充完整。
自制照相机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完善
①能调节像距,成像清晰
②不能调节像距,成像清晰
③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
外形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较美观
无固定的外形,不美观
(4)、【改进】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
18、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让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拥有了无穷奥妙。如图所示,对光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A、图甲: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图乙: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图丙: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图丁: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
19、如图所示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焦距为f的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该广告灯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C、为了能从不同角度看见广告图案,应选择光滑的地面 D、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
-
20、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