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DNA 亲子鉴定是通过比对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 DNA(位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 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 ( )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2. 图是某同学心脏每次跳动时,心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关系图(每一方格表示0.1s),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同学的心率是 75次/分 B、心脏跳动一次,心房和心室收缩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 C、心房与心室有同时收缩和同时舒张的时间 D、心房收缩时间短、舒张时间长,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脏3.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简称,该设备是一种人工心肺机(如图所示),氧合器相当于人工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ECMO运作时血液应从人体的静脉引出 B、氧合器进端的血液为鲜红色,出端的血液为暗红色 C、血泵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相当于人工心脏 D、ECMO 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以扩散的方式进行交换4. 如图中“→”表示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其中箭头处的血管可确定为动脉的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5.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A、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能不断蠕动,利于食物与胃液的混合 C、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利于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D、心脏中有瓣膜的存在,利于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6. 如图所示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图中符号①②表示气体交换,③④表示其它物质交换。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二氧化碳 B、②表示氧气 C、③表示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D、④表示尿素、尿酸等代谢物质7. 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血涂片时,应来回推动几次载玻片使血膜均匀 B、当图中①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 C、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②会显著增加 D、图中的细胞和①和③都具有细胞核8. 中医中的切脉,也叫脉诊,由扁鹊创始,是中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切脉”主要切人的腕后部分,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管中流的是含氧丰富的血 B、图中血液流动的方向为B→A C、图中“切”的“脉”的是静脉 D、该血管管壁较厚,血流速度较慢9. 如下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确保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以下血液循环模型正确的是( )A、
B、
C、
D、
10. 如图为人体心脏、肝脏和肾脏之间血液循环的示意图,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血管,则甲和乙、丙和丁血液中尿素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 丙<丁 B、甲<乙, 丙>丁 C、甲>乙, 丙<丁 D、甲>乙, 丙>丁11. 感冒常伴有发热、乏力、咳嗽不止的症状,医生可采用静脉注射或雾化(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由鼻腔直接吸入)等治疗方案。两种治疗方案血液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持续39℃发烧时产热大于散热 B、发烧乏力是因为高温降低了酶的活性 C、雾化时药物需2 次进入心脏才能到达肺部 D、针对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雾化的治疗效果始终比注射好12. 2024年4 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急诊科接诊一名因车祸导致的危重伤患者,在抢救过程中,为患者输注O型血制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伤流血时,红细胞能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的凝固 B、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有抗A 凝集素与抗B 凝集素 C、不得已进行异型血输血前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一定会影响健康13. 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氧气明显减少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流经②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14. 如图为“观察小鱼尾储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及观察到的物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湿纱布包裹小鱼的鱼头和鱼身,只露出鱼尾 B、用放大镜观察鱼尾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流动的情况 C、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D、迭择尾鳍进行观察,是因为尾鳍血管丰富、薄而透明15. 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 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肾脏内尿素含量的变化,则AB段变化发生在肾小球 B、若曲线表示肺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则OA 是肺静脉,管壁较薄 C、若曲线表示小肠内氧气含量变化,则BC是静脉,流的是静脉血 D、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AB段是毛细血管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尿素、葡萄糖等)含量的变化,H、I、J表示该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
(1)、如果该曲线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则血管J中的血液先流入心脏的(填心脏腔室名称)。(2)、如果该曲线表示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则该器官为(填写器官名称)。(3)、当人体饥饿时,该曲线可以表示肝脏内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肝脏将储备的能源物质分解成葡萄糖,来维持体内的血糖平衡。17. 医院在救治危重病人时,都用到监护仪,以监视病人的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一些重要生理指标,为救治提供参考。(1)、如图为监护仪显示屏上的部分信息,其中“ECG60次/分”代表的生理指标是。
(2)、救治失血过多的病人常需要输血,应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科技发展到今天,血型也可以“改造”,把AB型血中红细胞上的“去除”后,就可输给其他血型的病人,达到相同的救治疗效。18. 小金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甲的血管。小金还“制作和观察血涂片”,制作临时血涂片如图乙。
(1)、小金认为图甲中①是毛细血管,他判断理由是: 。(2)、小金观察到图乙中体积最大的细胞是⑤,该细胞名称是。19. 小柯观察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乙为该小鱼血液循环的模型图,依据图中信息请回答:
(1)、图甲中红细胞单行通过血管B,则该血管为(填血管名称)。箭头是血管中红细胞流动方向,其中属于动脉血管的是(填字母)。(2)、图乙中小鱼心室收缩,会将心室内的血液压入血管,此时心房和心室间的房室瓣处于(选填“张开”或“合拢”)状态,防止血液倒流。20.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液中氧气含量较高的是血管(选填“A”或“B”)。(2)、若血液流经器官甲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明显增多,则甲可能是(填器官名称),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填序号)。21. 若心肌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血液充分泵出心脏,人体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自主研发出一款世界上最小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中国心”安装在体内的主要部分包括人造血管和电动泵两部分,人造血管的一头连接电动泵,另一头连通人体的血管,电动泵安装在左心室的心尖上,电动泵推动血液流动,从而助力心脏工作,如图所示。
(1)、 “中国心”的电动泵能将左心室中的(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通过人遣血管送入(填写人体的血管名称),进而向全身组织细胞供血。(2)、 “中国心”相较于以往的人工心脏,具有不易激发血液中(填写血细胞名称)的功能,从而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避免血栓形成的优点。22. 小张得了肺炎,则他体内的(填血细胞名称)计数超过正常值。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肺时,葡萄糖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左心室⑤右心房 ⑥左心房 ⑦右心室 ⑧肺部毛细血管
A.③→⑤→⑦→①→⑧ B.③→⑦→⑤→①→⑧
C.③→⑤→①→②→⑧ D.③→④→⑥→①→⑧
三、实验与探究题
-
23.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循环系统”内容后,为了进一步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开展了下列活动。
(1)、画“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小山同学画的心脏结构如图甲,其中腔室2是;(2)、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小海同学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心脏工作时间对应表,请用箭头在心脏结构图(图甲)中标出0.1~0.4秒之间右心室血液的流动方向;(3)、制作“心脏”模型。小山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心脏模型,模型评价为优秀,如果向模型的“肺动脉”里灌水,水应该从流出。“心脏模型”评价表
评价等第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模拟瓣膜的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瓣膜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瓣膜的作用
指标二
能同时模拟心房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能模拟心房心室的收缩或舒张情况
不能模拟心房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24. 在学习了“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塑料管、水、单向阀、4个塑料瓶(左右各2,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用手挤压瓶③、瓶④为“血液”提供动力),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血液流向正确
设计欠合理,但血液流向正确
血液流向不正确
指标二
能较好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路
径,材料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功能
能模拟体循环和肺循环路径,但
材料不能体现血液循环的功能
不能模拟体循环和
肺循环路径
(1)、该模型中与瓶③相连的塑料管a模拟的血管是;(2)、静脉注射时,医生需要将药液注射到患者手臂静脉中,该静脉流的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若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药液首先进入此模型中的瓶(填“①”“②”“③”或“④”);(3)、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气体及物质交换。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设计合理,血液流向正确,因此“指标一”被评为优秀;你认为“指标二”应被评为。25.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针对“人体内血液循环”开展了“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模型原理】人体内血液循环规律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实验材料】橡皮球、单向阀、橡胶软管、烧杯、红墨水
【产品制作】用橡皮球模拟心脏,单向阀模拟瓣膜,橡胶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将各部分有序连接.
(1)、【产品演示】先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后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
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3)、【产品评价】以下表格为该小组同学制定的部分评价量表.“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模拟血液循环)
能准确模拟血液的流动过程,并能区别出动脉血和静脉血
仅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
不能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
指标二(模拟心脏)
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并具有瓣膜,瓣膜的的朝向正确
仅准确模拟出心脏房室
不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
【产品迭代】
指导老师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同学自制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为优秀,“指标二”评为合格.为了使指标二能达到优秀,请结合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该模型还需要改进的是: .
26. 为了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血液凝集现象,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原理: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反应,有沉淀产生表示发生血液凝集现象) 表 1 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的凝集现象
豆浆
淀粉溶液
豆浆和淀粉溶液
碘液
无沉淀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鲜橙汁
橙色沉淀
无沉淀
橙色沉淀
清水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表 2 模拟血型的鉴定
血液
模拟血液
血清
模拟血清
A 型
豆浆
A 型
碘液
B 型
淀粉溶液
B 型
鲜橙汁
AB 型
豆浆和淀粉溶液
AB 型
清水
O 型
①
O 型
碘液和鲜橙汁
(1)、表 2 中,①处应填写(选填“豆浆”“淀粉溶液”“豆浆和淀粉溶液”或“清水”)。(2)、从表 1 可知,表 2 中模拟血清为碘液的血液可以接受模拟血液为的血型。(3)、从安全输血的角度考虑,大量失血时,仍以输为原则。27. 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请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填“增高”“减小”或“相同”)。(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填“增高”“减小”或“相同”)。(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 600米,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填“增高”“减小”或“相同”)。(4)、在某次户外比赛中,甲运动员受伤而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现有乙、丙、丁三人愿意为甲输血,医生用B型血的血清检验4人的血型,结果只有甲、乙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____。A、A型 B、B型 C、O型 D、AB型(5)、已知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能释放16千焦的能量,某举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时,将180千克的杠铃从地面举到2米高处,需消耗的葡萄糖的质量为克(g取10牛/千克,并设举重的能量全部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有氧代谢)。四、综合题
-
28. 当患者因心脏骤停表现出呼吸停止、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时,紧急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和胸外按压能提高其存活率。
资料1:AED (如图甲)是一种急救设备。将两电极片贴于患者身上的指定位置,设备在短时间内产生电流经过心脏,使其恢复自主规律跳动。
资料2:胸外按压 (如图乙)是急救措施之一。双手手指互相交错,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
(1)、使用AED时,一片电极片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另一电极片应贴于患者皮肤的处。 (选填“A”或“B”)(2)、心脏骤停会引发各器官衰竭。请结合循环系统相关知识解释及时的胸外按压可降低身体内其他器官受损害程度的原因。29. 如图所示A、B、C、D、E、F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Ⅰ、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A系统后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Ⅰ(填物质名称)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丙中心脏四个腔中的(填数字)。(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填序号)。血液流经B系统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选填“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或“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
30. 如图甲是血涂片显微视野绘制图,如图乙是A型血和B型血血清中的凝集素和红细胞上的凝集原的模型图。据图回答:
(1)、医学上进行DNA亲子鉴定,若以图甲观察到的三种血细胞①、②、③为材料,选择的血细胞材料最好是(填序号)。(2)、模仿图乙所示模型图,画出的AB型血模型图。31. 良好的坐姿有利于身体健康。如图所示是一款人体工学护腰坐垫,人坐上后能支撑腰部,调整坐姿。 据此回答 。(1)、坐姿不良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小腿可能会出现如图所示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受阻 B、静脉中的血液流向全身受阻 C、动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受阻 D、动脉中的血液流向全身受阻(2)、该护腰坐垫的主要材料为塑料。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塑料属于A、氧化物 B、有机物 C、非金属单质 D、金属单质(3)、使用该护腰坐垫时,腰抵靠靠背。此时可将该坐垫视作一个杠杆。下列关于该杠杆所受动力及阻力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32. 输血是对失血过多患者的最有效的急救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会有1174亿单位的捐献血液,但却远不能满足需求。血液资源的应用时,以输同型血为主。小明想要模拟血液以及模拟血清凝集反应,选择以下化学试剂(反应产生沉淀模拟血液凝集反应)进行探究:血 型
凝集原
凝集素
A型血
CuCl2
Na2SO4
B型血
Ba(NO)2
NaOH
AB型血
/
O型血
/
(1)根据小组的实验设置,O型血可用上述来模拟。
(2)近些年,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人造血液”,科学家用全氟碳奈烷和全氟碳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经乳化制得一种氟化碳化合物,在兔子身上实验成功,且不用考虑配型问题,请推测“人造血液”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3)科学家在使用“氟碳人造血液”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体在创伤失血、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下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创口不易止血,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通过上述信息分析,“氟碳人造血液”与真血比较,缺少了哪些血细胞具有的功能?
(4)科学家表示“人造血液”离临床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血液的来源还是以献血为主。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小明觉得献血后,血液量减少,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你认为这样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