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1-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回首初中生活,同学们都长高长壮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是由于(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只进行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只进行异化作用2. 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构成肾脏的肾单位包含图中的③④⑤三部分 B、过程 A 和 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检测①和⑥中液体成分进行比较,发现氧和尿素的含量都减少 D、若检测到尿液成分中存在血细胞,可推知④处器官发生病变3. 人体的排泄途径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指皮肤中的汗腺,汗液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③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 D、④指呼吸系统,将二氧化碳和少量水排出体外4. 下列关于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总是先进行同化作用,再进行异化作用 B、呼吸作用属于同化作用 C、健康成年人的同化作用总是等于异化作用 D、青少年一般同化作用会大于异化作用5. 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下表(单位:g/100 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 A、B、C样液分别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
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
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
A、原尿、尿液、血浆 B、原尿、血浆、尿液 C、尿液、原尿、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6. 研究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气、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11℃的环境下,该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平均每日失去的水分(毫升)
来源
气温34℃~38℃
气温21℃~25℃
呼吸
250
350
尿液
1000
1400
汗液
1750
450
粪便
200
200
A、呼吸时不会失去水分 B、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增加7. 血液好比人体内的“送货员”,沿着“道路”源源不断地给“居民”们补给氧气、葡萄糖等“物资”,并把“居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垃圾”运走。如图表示人体内的“送货员”给某“居民”送货前后部分“物资”和“垃圾”的变化情况,则该“居民”为( )
A、肾脏 B、肺 C、小肠 D、心脏8.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髓质越发达,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海狸鼠生活在淡水湖、河的岸边;田鼠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骆驼则生活在沙漠中。以上三种动物的肾剖面中皮质和髓质的比例如图所示,则甲、乙、丙分别来自( )
A、田鼠、骆驼、海狸鼠 B、海狸鼠、骆驼、田鼠 C、骆驼、田鼠、海狸鼠 D、海狸鼠、田鼠、骆驼9. 红心火龙果含有甜菜红素,这种色素不容易被身体分解和代谢,食用红心火龙果后,该色素会随尿液或者粪便排出,形成红色尿液或粪便。如图为某健康成年人的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甜菜红素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B、甜菜红素被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①→②→③→④ C、甜菜红素不能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导致尿液呈现红色 D、某人没有吃含色素的食物,但尿液中也出现红色,经检查,尿液中存在红细胞,那么最有可能是肾单位中的②发生了病变。10. 人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能为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保障,而保持物质的“稳态”需要各系统的协同参与,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消化系统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B、在泌尿系统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重要器官 C、在呼吸系统中,肺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 D、在循环系统中,心脏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动力来源11. 人体能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等。右图为某同学军训时体内水分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图,其中2~3段变化主要是源于
A、大量饮水 B、形成尿液 C、大量出汗 D、急促呼吸12. 国际科学团队发现一种“食塑”细菌,其细胞能分泌一种特殊的酶来分解塑料,并利用塑料中的碳原子环作为食物来源。这一发现可能为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生物工程解决方案铺平道路。有关该细菌叙述正确的是A、以分解塑料中碳原子环为食物属异化作用 B、体内其他酶不能分解塑料体现酶的高效性 C、分泌的酶其化学本质很可能是一种蛋白质 D、食物来源中的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13. 下列是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心房与动脉之间的瓣膜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B、人体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C、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D、肾小囊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对物质的重吸收14. 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物质的排泄途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经①排出体外的物质中含有尿素 B、②指肾脏,它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C、④指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产生尿意 D、⑤指输尿管,将尿液排出体外15. 取某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根据图表数据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成分 甲 乙 丙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甲为血浆、乙为尿液、丙为原尿,此人未患有糖尿病 B、甲为原尿、乙为血浆、丙为尿液,此人未患有糖尿病 C、甲为血浆、乙为尿液、丙为原尿,此人想有糖尿病 D、甲为原尿、乙为血浆、丙为尿液,此人患有糖尿病二、填空题
-
16. 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装置,过滤血液中的尿素和尿酸,主要用于治疗尿毒症。其主体结构如图所示。

(1)人工肾的主要功能相当于人体肾脏中的。
(2)健康人的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是因为。
17. 医学上常用肾脏微穿刺法确定肾脏的具体损伤部位,在显微镜下将微穿刺针准确地插入肾小囊中,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右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1)、图中结构①的主要作用是。(2)、下表是某患者的肾小囊提取液成分检测表,其中能证明该患者肾小球受损的证据是。检测成分
水
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含量 (克/100毫升)
93
8
0.1
0.03
0.004
0.9
(3)、微穿刺检查前要求不能大量饮水,若大量饮水,此时产生的尿液与平时相比无机盐的浓度。(选填“偏高”“偏低”或“正常”)18.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⑧表示人体内相关生理过程,字母A、B、C、D分别表示心脏四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早晨食用了馒头、鸡蛋和豆浆,这些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2)、某人患有肾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填字母);在给病人进行尿检时发现蛋白质超标,可能是肾脏中结构发生病变。(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符合的是____(填字母)。A、血液流经肺泡时CO2含量 B、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 C、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19. 葡萄糖是生物体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1)、当葡萄糖分子被吸收进入血液流经心脏时,在图甲所示心脏四个腔内的流动顺序是(按顺序填写字母)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写出图甲所示心脏的收缩、舒张和瓣膜开闭情况.(2)、糖尿病患者会因为肾单位中的(填结构名称)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用图乙中的序号和箭头将葡萄糖流经该单位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补充完整:① →→体外.(3)、如图丙所示曲线分别表示血液流经肺部后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表示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填“A”或“B”)20. 下表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原尿和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右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葡葡糖
蛋白质
元机盐
尿素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 A
-
-
1.6
2.0
-
-
样本 B
0.1
-
0.72
0.03
-
-
样本 C
-
++
1.6
1.5
++
++

(注:表中"一"表示很少㳀无,"+"表示较多,"+ +"表示很多)
(1)、原尿样本是(选填"样本 A""样本 B"或"样本 C"),你认为该样本取自于图中结构(填序号)。(2)、样本 C 可能是由图中的(填序号)损伤引起的,依据是三、实验与探究题
-
21. 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对不同成分的滤过作 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填序号)中流出。(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22.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原尿和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请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
-
1.6
2.0
-
-
样本B
0.1
-
0.72
0.03
-
-
样本C
-
++
1.6
1.5
++
++
(1)、原尿样本是样本(选填“A”、“B”或“C”)。(2)、样本C的提供者可能损伤了肾脏的(填结构名称),理由是。23. 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如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图二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在小肠中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某人血液中的葡萄糖经c、d、e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作用有问题。(2)、近年来,我市推行“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活动。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①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二中的D处于(填“打开”或“关闭”) 状态。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填字母)。
②运动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图二中的血管后(填字母),到达肺部毛细血管。请在图三中画出血液流经各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W点是起始点)。
24. 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系统;a、b、c、d、e表示不同的物质;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表示 , 在该系统中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的器官是。(2)、①过程是通过实现的,气体经过呼吸道时,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表现为使进入肺的空气温暖、清洁、湿润。
(3)、当正常人血糖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16%时,[e]会暂时变为糖尿,这说明肾小管的作用有局限性。(4)、图中数字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25. 下列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1)和甲、乙两个人饮用等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图2)。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糖浓度为0.1%)
(1)、图1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 是原尿的是。(2)、图1中E处葡萄糖的含量比B处高,是因为。(3)、图1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有病变。(4)、由曲线图2可知,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 患者因体内分泌不足,而使血糖浓度过高,而图1中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回血液,而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即为病。(5)、体检验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是因为(填人体生理过程)。26. 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请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1)、雾霾天气因光照不足,更要注意补钙、补维生素D。儿童生长时期缺钙和缺维生素D,易患病。(2)、雾霾发生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出行,因为呼吸系统中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3)、老张因为吸入过多的细颗粒物,引发支气管炎,医生运用抗生素在手背处的静脉输液时,药物要流经上肢静脉→上腔静脉→→→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才能到达患病部位。(4)、抗生素等药物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构成泌尿系统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与它们进行滤过和重吸收的是相适应的。四、综合题
-
27. 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下图是不同结构中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数字①~⑥分别为小动脉和小静脉,字母A、B表示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气体B在肺泡中经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内的结合,然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2)、图二所示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葡萄糖的和运输。(3)、图三中血液由血管⑤流入肾小球后,在此处发生作用,形成原尿。(4)、小东认为:人体剧烈运动时,图四组织细胞内气体交换获得的氧气不足,此时主要依靠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请评价该观点:。28. 肾衰竭患者可使用人工肾脏(如图1所示)进行血液透析,通常每周进行2~3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的肾功能衰竭,那么他体内将受到影响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A、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B、代谢废物排出体 C、有机物的分解利用 D、营养物质运输(2)、血液透析相当于肾功能中的作用(选填“肾小球的滤过”或“肾小管的重吸收”)。(3)、用过的透析液与新鲜透析液相比含有浓度较高的等代谢废物(填一种)。(4)、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图2中的[③]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血液透析并没有这个重吸收的过程。29. 云南被誉为“真菌王国”,其中松茸(如图甲)备受欢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药用食疗作用。
(1)、菌农在登山采菌过程中,大汗淋漓,为了维持水盐平衡,最好饮用(选填“淡盐水”或“可乐”)(2)、松茸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松茸的营养方式为。(3)、人食用松茸后,排出的尿液会星现红色或粉红色,这是因为松茸内的天然色素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色素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a→。30. 小科通过画图,简单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的知识结构模型。
(1)、图中①表示的物质是 , 血液循环提供动力的器官是。(2)、若食物是牛肉干,则箭头⑤表示的物质主要是。(3)、血液流经肾脏后,代谢废物通过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再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31. 人在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会口渴,有些人会一次性饮人大量水至不再感觉口渴为止。这种饮水方法科学吗?为此小科查阅相关资料获得以下信息:资料一:正常人体内的水和盐在各系统相互协调作用下维持稳态,即保证细胞内外液体中盐分的浓度相对恒定,以维持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其水盐平衡过程如图甲和乙。

资料二:人体心脏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会影响其功能。人体血液循环量与一次性饮水量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资料三:正常人饮水后,约20分钟后开始产生尿液,此后逐步增加。
医生建议:剧烈运动后要少量多次饮水至不再口渴,每次饮水约200毫升,前后间隔20分钟左右。请结合上述信息和所学知识对“医生建议”更有利于健康作出解释。
32. 如图所示,A、B、C、D、E、F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Ⅰ、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A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Ⅰ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丙中心脏四个腔中的。(填序号)(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填序号“Ⅱ”或“Ⅲ”)。(3)、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由C系统形成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