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有关酶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使所有反应都能进行 B、随着反应的进行,酶的量将会减少 C、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一样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D、生物体内的酶不易受体内环境条件的影响2. 大多数酶的化学成分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类 D、核酸3. 正常人在每天摄入 800 g食物和1200 mL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的量大致如图所示。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消化道,则消化道中消化液含量最多的部分是 ( )
A、口腔 B、食管 C、胃 D、小肠4. 某同学为测定某未知固体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实验方案、步骤和结果如下表:食物小块
淀粉酶溶液
蛋白酶溶液
振荡摇匀
37℃恒温
食物小块的变化
0.1克
4毫升
b毫升
是
30分钟
无明显变化
a克
0毫升
c毫升
是
30分钟
食物块消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处数值分别为0.1、 0、4 B、将蛋白酶溶液换成胰液,仍能得出实验结果 C、该食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 D、将温度调整为0℃,仍然能得出实验结果5. 如图是一段小肠(a)、环形皱襞(b)及小肠绒毛(c)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猪小肠内表面结构时需要将一段小肠横向剪开 B、a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的消化 C、环形皱襞b只增加小肠消化表面积,与吸收无关 D、c内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由多层细胞构成6. 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是用半合成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做成。患者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着胃肠肌肉的运动节奏依次通过消化道的各个结构,同时对经过的胃肠道进行连续摄像。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胶囊依次经过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B、显微胶囊进入结构④时,结构④的蠕动属于物理消化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消化酶 D、结构⑥内含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面积7. 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小虞同学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 )
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8.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利于大量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有利于暂时储存食物 C、③离小肠比较接近,有利于消化液快速进入小肠 D、④是大肠,其肠壁较薄,有利于吸收水分9.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甲中T0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②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极低的原理不同
③图乙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④图乙中Tb~Tc麦芽糖积累量相同说明此时酶活性最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0. 当某人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的变化;③汗腺分泌量的变化;④尿量的变化;⑤酶活性的变化,其中与图示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11. 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12.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37℃)下,一定量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将实验温度设定为40℃,则图中e点和d点位置移动正确的是( )
A、e点不变,d点右移 B、e点下移,d点不变 C、e点下移,d点右移 D、e点上移,d点右移二、填空题
-
13. 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2)食物中不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有三种,进入消化系统后,要逐步被消化。请参照图中两种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程度的示意曲线,绘出另外一种物质的消化曲线。
(3)最终,脑细胞中的葡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属于作用。(选填“同化”或“异化”)
14. 2024杭州马拉松于11月3日在黄龙路鸣枪开跑,来自世界各地3.6万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据图回答问题(A~D表示人体的四种器官):
(1)、赛前运动员的饮食需以“高糖类、中蛋白、低脂肪”为主。食物中的淀粉在 B处被分解为吸收进入血液,为运动员提供能量。(2)、运动员比赛所需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中的方式提供。(3)、比赛过程中,人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填图中字母)器官直接排出体外,也可通过在补给站饮水补充,达到体内水分平衡。15. 如图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多酶片”,内层是肠溶衣(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 包裹着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外层是糖衣(可溶于胃液) 包裹着胃蛋白酶。
(1)、 酶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催化剂,它催化作用的特点有(写出2 点)。(2)、治疗因肠道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时,为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应将多酶片(整片/捣碎) 服用, 理由是。16. 如图为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①”和“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其原理相当于剪刀。(选填“①"或“②”)的作用。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
17. 模型可揭示现象和解释本质,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复杂的事物。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脂肪被催化分解的过程模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C、D表示催化的最终产物,则他们代表的是。(2)、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填消化道名称)
A在反应前后,具有保持化学性质不变的特性。
18.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饮食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是重要的供能物质;(2)、“五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场所是。三、实验与探究题
-
19. 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稀盐酸
5
稀碳酸钠溶液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号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
(1)、 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是。(2)、4号和5号滤纸小圆片的作用是。(3)、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的原因是。(4)、分析现象,小组成员推测:碱性越强,该淀粉酶催化作用越强。请你对这个推测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20. 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 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 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 分别加入4 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1)、脂肪主要在人体的中被消化(填消化道的名称)。(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3)、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知:魔芋膳食纤维能脂肪的分解。(选填“促进”或“抑制”)(4)、为什么魔芋膳食纤维会影响脂肪的分解?研究人员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相反。21. 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华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小华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添加步骤(填操作过程)。(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____。A、时间短,淀粉未完全分解 B、时间短,淀粉未分解(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在胃、肠中无效,最终被消化成 , 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22. 小虞对课本中“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实验进行了拓展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编号
试管 1
试管 2
试管 3
1%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蒸馏水
1mL
/
/
盐酸
/
1mL
/
NaOH 溶液
/
/
1mL
加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37℃水浴
10min
10min
10min
体积分数 0.4%的碘酒溶液
2 滴
2 滴
2 滴
实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
不变蓝
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2)、本实验中试管1的作用是;(3)、观察实验现象:2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 原因是;(4)、出乎小虞预料的是:3号试管不变蓝。小虞查阅资料后,补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支试管, 先加入 1mL 橙黄色的碘液,再加入 1mLNaOH 溶液,橙黄色的碘溶液颜色褪去。由此实验结果, 小虞猜想3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23. 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滨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填操作过程)。(3)、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4)、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4. 山山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经pH影响活性下降后是否可恢复,他先查阅资料获得pH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如右图。再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步骤一:取5只试管编号,各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将pH调节为特定值。
步骤二:静置5分钟后,再将5只试管内液体的pH调至X,使实验现象最明显。
步骤三:往每支试管中滴加质量相同被稀释过的淀粉溶液并各滴加一滴碘液,使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步骤四:再次调节试管内液体pH至X。
步骤五:37℃水浴后,记录______。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pH值
4.0
5.0
5.8
6.8
7.4
时间
无法褪去
358s
241s
248s
354s
(1)、步骤2中X的值最合理的是。(2)、请补充步骤五。(3)、根据上表数据山山认为该实验无法确定唾液淀粉酶活性会恢复,你认为他的理由是。25. 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它存在于所有已知动物(包括人)的各个结构中,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小金以新鲜猪肝研磨液为原料,用如图甲装置探究了浓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步骤:

①在室温下取0.15g猪肝研磨液和10mL蒸馏水加入图甲锥形瓶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mL气体,用注射器B将2mL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固定注射器A、B活塞,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0.3g、0.6g猪肝研磨液,重复上述实验,获取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
(1)、过氧化氢酶在肝脏中起催化作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 酶同样也具有催化作用(填一种酶即可)。(2)、步骤②操作的目的是 。(3)、小金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4)、小金将一张滤纸片浸入一定浓度的新鲜肝脏研磨液中,取出晾干后,投入到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滤纸片先下沉后上浮,请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四、综合题
-
26. 一天,某少年按如图所示时间就餐,在不刷牙的情况下口腔内液体的pH在一天中的变化如图所示:
(1)、晚上不就餐时,口腔内 pH 一般维持在左右。(2)、口腔若经常保持酸性,容易患龋齿。若一天进行三次漱口,最佳的时间安排是____。A、三次吃点心前 B、三次吃点心后 C、早、午、晚餐前 D、早、午、晚餐后27. 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液①为 , 最终消化产物a是。(2)、若⑤为肠液,则④为。(3)、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 , 最终消化产物b是。(4)、脂肪的消化场所是 , 最终消化产物 c是。28. 【资料一】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做过一系列实验:
【资料二】1897年,毕希纳研磨酵母细胞,从死亡的酵母细胞中提取出酵母汁,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毕希纳实验的变量是。
(2)毕希纳实验的结果支持资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
(3)根据资料,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
B.斯帕兰扎尼分离出的胃蛋白酶可以催化蔗糖汁的分解
C.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D.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29.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肥胖人数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肥胖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有关。
(1)、人体摄入的淀粉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其消化的主要场所为图中的。(填序号)(2)、青少年出现肥胖现象,是由于同化作用异化作用。(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下列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肥胖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A、平衡膳食 B、适度参加体育锻炼 C、多吃膨化食品,多喝碳酸饮料30. 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对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
(1)、肠腺和(填图一中的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二中的第层食物。(3)、小滨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根据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中数量偏少,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