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1、学习了《雨的四季》一文,班级拟开展以“走进雨的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释“雨”义】刘明同学找到了以下有关“雨”字的演变过程的图片,请你推断“雨”字的基本含义。(2)、【品“雨”韵】陶兰同学准备为主题为“秋诵”的手抄报插入两句诗,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C、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 D、离披衰柳已无蝉,黄叶闭门风雨天。(3)、【抒“雨”情】仔细观察下面的“小雨滴微公益”图标,描述图标的构图要素并写出其寓意。
小雨滴微公益
-
2、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②千千万万的奋斗者就像海中的舵手,面对风浪紧紧抓住舵,最终寻得前进的方向。③成就更美好的明天,遇见更好的自己,呼唤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④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唯有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 , 唯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朝气。
A、语段中加粗的“奋斗”“洪流”“印记”都是名词。 B、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奋斗者面对困难时的无畏。 C、③句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之间应用顿号。 D、“奋斗是奋斗者永远的座右铭”这句话适合接在④句后。 -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____
①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②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③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④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⑤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索索的。
A、④①②⑤③ B、②④①⑤③ C、⑤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⑤② -
4、对下列语句修辞手法判断及赏析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赏析:本句运用了排比、夸张手法,“朗润、涨、脸红”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新气象,表达了作者越来越欢喜的情绪。
B、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赏析:这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以及降临时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C、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赏析: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复苏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赏析:本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地写出山腰薄雪在夕阳下的颜色特点,表达出作者对薄雪下小山的喜爱之情。
-
5、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本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D、本文在写春雨时,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直接写出了春雨本身的特点。
-
6、下面句子语序排列连贯的一项是( )
①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爽,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索索的。
②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③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④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⑤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A、④①③②⑤ B、④①⑤③② C、②⑤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
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市大优惠活动正式开始了,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拥进去。 B、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不断向前,永远也不回头。但小时候老觉得时间过得慢,迫不及待地想长大。 C、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瓢泼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D、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 , 叫我们很难接受。
-
8、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lìn sè)了。 B、静谧(nì)的夜晚,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C、它既不倾盆飘泼 , 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xī xī lī lī),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D、你只会感到更高邈(miǎo)、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
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旷。 B、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 C、但是,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
10、观沧海(1)、《观沧海》中,交代了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的诗句是: , 。(2)、“ , ”(曹操《观沧海》)这两句描写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3)、曹操《观沧海》中“ , ”,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4)、曹操《观沧海》中的“ , , ;”,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11、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 ”与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写法相同,意境相似。(2)、《天净沙·秋思》中用宁静美好的景色来反衬孤寂悲苦心情的句子是“”。(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 ”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
-
12、次北固山下(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写青山绿水令人赏心悦目。(2)、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3)、在论及“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时,小吴脱口而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
1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巴陵送李十二①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注】①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王昌龄被贬岭南,第二年遇赦北还。在巴陵与李白不期而遇。
(1)、下列送别诗的句子,与王诗后两句所表现的意境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A、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B、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C、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D、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2)、在不同的传抄版本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尾句也写作“随君直到夜郎西”,如果是这样,根据内容来判断,李白寄王昌龄是希望(季节)风和明月能帮助表达自己的愁心,因为诗中写到了的意象;而王诗第二句是说,送别李白,靠(季节)风就可以遥遥传送。 -
14、佳佳同学用毛笔书写了这首诗,她用了哪种字体?
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篆书
(1)、佳佳同学用毛笔书写了这首诗,她用了哪种字体?她用了哪种字体?(2)、童童同学认为这首诗中包含了至少两种古文化常识,你能看出来吗?(3)、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夜还没有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的景象。残夜与旧年,渗透着淡淡的哀愁,但海日与江春,又给人以微微的暖意。飞飞同学搜集了下面几组诗,你认为哪一组与它有着相同的哲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学习了《次北固山下》一诗后,班级中的诗歌爱好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
-
1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小桥/流水/人家
-
17、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18、《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致,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把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
19、选出对《观沧海》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 B、《观沧海》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也可以看出李白的乐观豁达。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将自己因友人被贬龙标而生的愁心赋予明月,仿佛明月与自己一样具有人的感情与性灵,使诗味更加醇厚。
-
20、 请你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力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体会,给人以启迪;②合乎情理,不生搬硬套;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