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谦逊  直言不讳  遗憾  见异思迁 B、峭壁  爬山越岭  烦锁  随声附合 C、晌午  天崖海角  竹篾  人声顶沸 D、严谨  迥乎不同  僵绳  为富不仁
  • 2、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云   障/气凝神 B、红/切   粗/咄逼人 C、统/蒙   叠/拈轻怕 D、/拟  斑/波起伏
  • 3、请选择合适的短语,写在田字格内。要求使用正楷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向往未来

    惊心动魄

    香气四溢

    酣然入梦

    并列短语:

    动宾短语:

  • 4、【整本书阅读】班级开展主题为“英雄之心”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按要求填空。

    甲骨文的“心”,是人或动物心的轮廓,本义为心脏。小文回忆起《经典常谈》第一篇《①》,这类与物形相似的字属于“六书”中的②字。

    甲骨文

    (2)、英雄之心并非生而有之。请你补充下面表格,梳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经历,理解保尔的英雄之心。

    成长经历

    在战场冲锋陷阵,两次死里逃生

    因阶级立场不同与冬妮娅分手

    英雄之心

    敢于反抗

    信念坚定

    坚韧顽强

    (3)、恒、悯、志、慧……很多“心”字旁汉字可概括英雄的优秀品质。请你从以下名著中选择一位英雄,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①《西游记》        ②《红星照耀中国》

  •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常常面临诸多抉择。“舍”与“得”,看似相互对立,实则紧密相连。舍去安逸的时光,或许能收获知识的积累;放弃眼前的小利,可能迎来长远的发展……

    请以《舍与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长尾缝叶莺

    傅菲

    ①李伯给我三株黄瓜苗,说:这是白黄瓜,土种,口感脆爽,你拿去种吧。收下黄瓜苗,我心里犯嘀咕:种哪儿呢?

    ②我搬了三个酒坛,放在洗衣房顶,挑了半天的泥填酒坛,种下了黄瓜苗。这个房顶好,无遮无拦,且与二楼外阳台衔接。我又去河边砍了三棵桂竹,搭了个瓜架。

    ③3月绵雨,我去了德兴。记挂着黄瓜苗,担心被积水烂了根而死。凡是亲手种下的东西,我都会记挂。它们生长的状态,与我有关。直到清明节,我早早回到家中。放下行李,就急匆匆上了洗衣房顶,瓜架爬满了藤蔓,还开了五朵嫩黄的花。一只长尾缝叶莺站在瓜架上,喊喊地叫着。

    ④我的院中,麻雀、山斑鸠、画眉、长尾山雀等常常出没。麻雀不惧人,晒在石桌上的芝麻、绿豆它们也吃,人走到桌边了,才走。长尾缝叶莺见了人就呼呼飞走,有时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面前,蹦蹦跳跳,在朱顶红的花钵上找虫吃。人抬脚走路,它又逃得无影无踪。它生性胆怯、多疑、机警,对人始终保持警戒心。长尾缝叶莺不与人亲近,不像麻雀会察言观色。

    ⑤扫墓回来,给黄瓜施肥,过二楼走廊,见一只长尾缝叶莺衔着棉花,站在瓜架的一根竹枝上,翘头四望,摆尾。我轻手轻脚地退回了房间。窗户对着瓜架,透过窗帘缝,观察黄瓜架。瓜架的第三根横档下,一只长尾缝叶莺在织巢,已经缝出了巢基。站在竹枝上的长尾缝叶莺 , 飞落在黄瓜叶,伸出喙,把棉花吐在叶筒,喊喊地叫,摆尾,飞走了

    ⑥我坐在圈椅上,倚着窗户看长尾缝叶莺织巢。雨落在瓜架,滴滴答答。上层的一张黄瓜叶像一把油布伞,遮挡了在织的巢,雨落不下去。雨打在油布伞,滑走了,落进了酒坛。长尾缝叶莺用尖长悬勾的喙啄黄瓜叶,啄出针眼,勾线缝叶。叶片在它的喙下逐渐弯曲成优雅的弧线,针脚如琴弦般均匀排列,巢基的轮廓越织越饱满,像一只精美的翡翠酒杯,又似一朵合拢的郁金香。另一只长尾缝叶莺在外阳台栏杆,上蹦下跳,像个顽童,快乐无比。缝叶的是雌鸟,找建筑材料的是雄鸟。在屋之一角,它们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⑦第二天凌晨,我就坐在窗前,静静恭候长尾缝叶莺起床。瓜架的巢口探出了一只鸟头好奇地左瞧瞧右瞧瞧,它飞到栏杆,摆尾拍翅,活动筋骨。它连续地叫着,像在说:早晨多美好,幸福的事,就是可以迎接太阳升起。

    ⑧东边的天际有了淡淡的云霞,天空白朗朗。

    ⑨打开通往阳台的门,我细致地检查鸟巢。巢口被上层的一张黄瓜叶虚掩着,像一扇篱笆门。黄瓜叶被线缝得严严实实。沿叶缘约两厘米处密布着针眼,线是棉花或蜘蛛丝和极少的干草茎。长尾缝叶莺的喙,带有一个针尖状的细钩,在叶缘打孔,一个孔就是一个针眼。它的喙与爪可以把棉花、野蚕丝、蜘蛛网拉织成线。线绕上胸围一圈,确定线的长度,再穿针眼缝叶。叶是活叶,绿翠翠油青青,有弹性。缝了一条线,在针眼打个结,线不会脱落下来。缝了一个针眼又缝一个针眼。雌鸟站在巢基,日日缝时时缝。雄鸟四处寻找和搬运织巢物。

    ⑩我用筷子伸进巢室,夹出草须、绒毛、细干草。完美得令人惊叹。巢,繁殖之所,庇佑之所。我想起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有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长尾缝叶莺是鸟,不懂诗。假如它懂诗,它会自信地说:不要广厦,有茅屋就足矣。

    ⑪它的茅屋是精编的,是自然界的高级工艺品,防水防潮防敌防风。大风破不了,暴雨破不了。它仿佛在告诉人们:得会自己盖一栋房子,既要科学,还要美学。

    ⑫端午了,黄瓜产了最后一季。老黄瓜掏了瓤肉,糊在棕衣上晒了籽,留作下年的种。我提了两斤陈年谷烧给李伯,以表感谢获赠黄瓜苗。李伯怎么也不收,说:三株黄瓜苗也是我种剩下,随手送,扔也就扔了。

    ⑬我说,没有这三株黄瓜苗,我也不会种黄瓜,不种黄瓜,鸟也不会来我洗衣房顶生儿育女了。

    ⑭哦,还有这么好的缘起。这酒得喝喝,下年还得种。李伯说。

    ⑮生命是有缘起的。感谢给予我们缘起的人,感谢给予我们美好的缘起。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写“我”观察长尾缝叶莺的筑巢过程,展现了鸟类生存智慧与自然和谐之美。 B、文章采用了时间顺序,从种植瓜苗,到观察鸟筑巢,最后升华主题,行文自然流畅。 C、作者将长尾缝叶莺的“茅屋”与杜甫的“广厦”对比,暗含对物质过度追求的批判。 D、文章融合科学观察与文学抒情,在理性记录与感性表达间自然切换,形成独特风格。
    (2)、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站在竹枝上的长尾缝叶莺,飞落在黄瓜叶,伸出喙,把棉花吐在叶筒,喊喊地叫,摆尾,飞走了。(从感官角度赏析)

    ②上层的一张黄瓜叶像一把油布伞,遮挡了在织的巢,雨落不下去。(从修辞角度赏析)

    (3)、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它仿佛在告诉人们:得会自己盖一栋房子,既要科学,还要美学”中的“科学”和“美学”的理解。
    (4)、假如你是《散文》杂志的编辑,你会把本文编入到下面哪个专栏中呢?请结合本文阐述理由。
    ①自然书写        ②人生感悟
  • 7、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小天对“国潮”文化兴趣浓厚,他收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国潮”泛指广义上的某种消费概念,即国货群体和带有中国特色产品的走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国潮研究报告》指出,“国潮”是“国”与“潮”的相加。“国”的指向很明确,即为中国,意指中国文化的复兴,将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纳入视野。目前的“潮”可以包含两层含义。一为“潮流”,体现供给端的改变。中国品牌正进行着集体品类创新、产品出新和品牌革新,在市场中掀起了集体潮流。二为“风潮”,体现消费端的改变。消费者开始形成新国货的消费习惯,并且逐渐形成风潮。

    (摘编自人民网《“国潮”是风还是“潮”》)

    材料二:

    2025年,国潮热度居高不下。“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极大提升了大众对国潮文化的认同感,国潮消费热情空前高涨。

    消费市场上,具有国潮元素的家居饰品和服饰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国潮元素也出现在日用家清产品的包装上,作为隐藏在生活中的小细节,不经意间烘托出满满的年味,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欢迎——国潮元素日用家清产品在北京、上海、海南等地的销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90%,湖北、甘肃等地的销量同比增长也超过150%.

    国潮文创产品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故宫博物院以院藏文物“十二辰钮章料——玉蛇钮长方章料”为灵感,设计出灵蛇献瑞玩偶套装;国家博物馆采用活版印刷工艺,以蛇的卡通形象作为贯穿2025年全年的视觉主线,与馆藏十二件文物产生互动,推出2025蛇年日历……这些文创作品以全新的时尚设计风格回归大众视野,寓意更现代,既保留了祈福纳祥的传统寓意,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喜好。

    (整理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只有和现代需求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活态传承”,抓住年轻人的心。

    比如开发诗词挂画等木活字文创产品,为企业打造木活字展示馆和文化墙,推动木活字进校园……这种用市场需求反哺文化传承的方式,让木活字走进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比如 00后皮影传承人党飞华,他把传统皮影和热门IP 结合,用皮影演绎“哪吒”“孙悟空”,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受欢迎。此外,皮影戏还出现在大型赛事、短剧、游戏里,可见年轻人用自己的创意为传统文化找到了新出路,让老一辈的手艺通过互联网“活”了起来。我相信,只要传统文化能以“可触摸”的方式出现,自然能和消费者产生共鸣,因为当大家亲手染一块布、绣一朵花的时候,文化就真正成为生活本身。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记者:在国潮消费热潮不断升温的当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国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请问怎样才能有效推动国潮消费迈向新高度?

    文旅企业从业者:推动国潮消费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可以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强国潮设计人才培养。比如举办国潮设计大赛等活动,挖掘优秀设计人才和作品。同时,国潮品牌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还要鼓励品牌“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

    传统服饰企业负责人:深入肌理的文化基因才是国潮的根基。我们应当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系统提炼地域特色符号。实施“国潮品牌创建行动”,通过博览会集中展示文创、“新中式”等融合创新产品。此外,要推动跨界融合创新,例如在高校设立非遗与设计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不容忽视,像建立汉服等热门品类的行业标准。

    民营企业家: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是关键。建议通过政策、资金支持企业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沉浸式、互动式国潮文化体验场景,提升产品附加值。还可以由政府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搭建国潮文化数字化平台,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为企业提供设计灵感、文化IP和市场需求的数据支持。

    (整理自光明网)

    材料五:

    2024国潮消费调查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制图:王志伟  素材来源:视觉中国

    (摘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下列表述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国潮中的“潮”既指供给端中国品牌掀起的集体潮流,也指消费端因价格优势形成的购买趋势。 B、“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的申遗成功,使大众对国潮文化产生了认同感。 C、国潮元素日用家清产品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欢迎,其销售量同比增长湖北、甘肃均高于海南。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和现代需求结合起来,才可以实现“活态传承”,并抓住年轻人的心。
    (2)、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四中被采访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文旅企业从业者建议以设计大赛选拔人才,主张国潮品牌聚焦国内市场。 B、传统服饰企业负责人认为国潮发展需优先解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C、民营企业家建议搭建国潮文化数字化平台,助力文化创意与科技的融合。 D、三位被访者均强调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潮发展需求。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五中消费者购买国潮产品原因的一项是(    )
    A、小李购买某品牌卫衣,因其印制了精美的敦煌飞天图案。 B、小陈购买某品牌首饰,因其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C、小王购买某品牌帆布鞋,因其外观时尚、鞋底耐磨防滑。 D、小张购买某品牌手机,因其同配置下价格比国际品牌低。
    (4)、为吸引更多学生了解国潮文化,小天所在的学校计划举办“国潮文化周”,请你参考材料三和材料四,设计两个活动,写出活动名称和内容。
  •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表达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中两组对比简要分析。

  •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丙】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絃、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 , 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

    (节选自《荀子·王制》)

    【注释】①羽翮(hé) : 泛指羽毛。②紫、絃(qū) : 紫,指紫贝;絃,指粗绸。③文旄(máo): 有花纹的旄牛尾,用于制作旌旗、车饰等彰显身份地位的器物。④斲(zhuó):同“斫”,本义是用刀、斧等砍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使老有所终/然而中国得而畜使 B、女有/一屠晚 C、便船/太丘 D、北海则有走马吠犬/且置土石
    (2)、下列对【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断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B、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断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C、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断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D、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断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莫不尽其美,致其用。

    (4)、三个文段都写了理想社会,其中所体现的对理想社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三个文段简要分析。
  • 10、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③怒而飞,。(《庄子·北冥有鱼》)

    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虽有嘉肴》)

    ,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下面是某同学关于古人心境的古诗词摘抄卡,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古诗词

    批注

    出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思念深切,心绪难平。

    《诗经·子衿》

    ,  

    坚贞不屈,矢志不渝。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情系千里,豁达坦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1、班级开展“当古典诗词遇见AI”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以下是关于人工智能(AI)发展史的材料,请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认为一个认知过程可被分解为多个单独的过程,这些过程可由特定算法来表示,奠定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1956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标志该领域正式诞生。20世纪90年代,IBM公司开发出的人工智能国际象棋计算机“深蓝”,战胜人类世界冠军,彰显人工智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006年,加拿大辛顿提出“深度学习算法”,开启人工智能新阶段。2023年,中国DeepSeek逐步以低算力实现高性能,推动AI多领域发展。

    图灵

    麦卡锡

    “深蓝”

    辛顿

    Deepseek

    人工智能正式诞生

    迎来新的发展

    推动 AI多领域发展

    (2)、请根据以下材料,为演讲稿提炼观点。

    AI 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全唐诗》进行深度检索,按照主题、意象、情感等维度完成分类整理。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并设定诗歌风格后,AI 可以提供创作思路,甚至协助完成诗句内容的补充。部分学生直接使用AI完成诗歌作业,在理解时单纯记忆AI生成的内容,缺乏对诗歌的自主理解。

    (3)、班级拟邀请陈老师担任评委,并向她发出口头邀请。请你根据海报信息撰写邀请内容。

  •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比较冰在清水和盐水中的融化速度,使我们发现盐能降低水的凝固点。 B、社区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能提升市民应对、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C、为防止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不再发生,全市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 D、周末结伴前往湿地公园领略自然风光,早已成为很多市民喜爱的休闲方式。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看到商家用劣质品做婴儿辅食的报道,同学们强词夺理 , 纷纷谴责这种行为。 B、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具惊艳亮相,其精湛的制作工艺令考古学家叹为观止 C、这场由地震引发的威力巨大的海啸席卷过后,小镇四处尽是海枯石烂的景象。 D、华灯初上,商业步行街纷至沓来 ,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演绎    人情事故     严峻    穿流不息 B、驰聘    相辅相承    驿路    轻歌曼舞 C、默契    因地制宜    盘旋    名副其实 D、陨石   振耳欲聋    枯燥    风云变换
  • 15、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告    耀/目神迷 B、然/色    欺/人不倦 C、/   踊跃/前呼后 D、羁绊/脑畔    妥/锐不可
  • 16、【整本书阅读】文学社开展整本书主题阅读分享会,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小文整理的发言提纲,请你根据提示,将表格填写完整。

    书名

    作者

    拟定主题

    内容概要

    鲁迅

    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是童年的乐趣;被要求背书而耽误看五猖会是童年的遗憾。

    《骆驼祥子》

    老舍

    祥子的奋斗与堕落

    (2)、下面是沙龙研讨环节的场景,请根据主持人的提问发表你的看法。

    主持人:各位同学,今天沙龙研讨的主题是“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人生旅途中总有人影响我们的成长,名著里也不乏这样的故事。现在,我们聚焦两组人物:《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与孙悟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与保尔。请大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这些“重要他人”分别在哪个方面帮助主人公获得成长。

    你:

  • 17、请以《在中学习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酸枣儿

    赵        翔

    ①我们家屋后,有一片山岭,我们都称作北岭。母亲喜欢种花,我的性格也随了母亲,特别喜欢花花草草,于是北岭便成了我探索自然的绝佳去处。我常常跟着大人们去北岭,他们干着繁杂的农活,我则沿着满是杂草的小路,去探索那些藏在山野之间的野花野草。

    ②北岭有趣的地方并不多,一个是岭后边有条沟,沟里的水时有时无,可以去捉一些螃蟹和泥鳅;再一个就是乱石堆里和峭壁上的酸枣丛,到夏天时,酸枣丛便格外茂盛,像极了在山岭间飘荡的绿色云雾。

    ③酸枣树大都长不高,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匍匐在地上。它们的枝条总是瘦瘦弱弱的,仿佛一折就断,但如此瘦弱的生命,却总是能够吸引着我驻足感慨,那贫瘠的石缝里,又怎会生出如此清冷的灵魂。

    ④暮春的酸枣树,刚刚萌芽,长出小小的翠绿的叶子来,像是舒展开的毛尖儿茶。细细地寻找,还能寻着枝上挂着未落净的酸枣儿,绛红色干瘪的小果子,倒有点像是独属于北国的红豆了。再往更深处寻,偶尔也会遇见野兔子,一道灰影,箭也似的从酸枣丛里窜出来,再细看时,它早已经跑没影了,只剩下酸枣树的桩子上挂着些灰白的兔子毛。桩子干枯,裸露出酸枣树虬龙似的根,碎石块堆在那棵早已没有多少水分的根上。

    ⑤六七月是酸枣树长得最盛的时候,也是酸枣儿的花期。从远处看去,已是一片绿色的烟云。酸枣儿开花也不张扬,碎碎的,如繁星般藏在叶子下边。小米粒大小,鹅黄色的花,像是在一片绿锦上绣出来的一样。酸枣花落了,乱石上便零零碎碎地撒着些黄色的花,像是一块块桂花糕。也有结果子早的酸枣树,枝条上挂着些青色的酸枣儿果子,于是本就赢弱的枝条,显得更加瘦削。这时候的酸枣儿尚不好吃,酸涩,没有果肉,但是我总是喜欢摘几颗塞进嘴里,舍不得吐。酸枣儿熟透,红透,还得等到秋天,同着玉米一起成熟。

    ⑥酸枣熟透了,就和红玛瑙珠子一般,沉甸甸地垂在酸枣树上。同肥胖的玉米棒子比起来,那小小的果子当然更不起眼儿了,可是那果子红得深沉。

    ⑦秋收的潮汐褪去,北岭上露出了原始的土地。人们顺手摘下酸枣儿,塞到沾满泥土的口袋里,也顺手伐下酸枣树,充当自己家看护粮食的篱笆墙。酸枣树便同着整个秋季应声倒下,倒在了秋收的号角里,随着酸枣树一同倒下的还有我灿若枣花的童年。

    ⑧我这个乡下的孩子,被时代的洪流驱逐到了陌生的城市里,再也未见过北岭的酸枣儿。城市的高楼,高过了天边的月,高过了老家屋后的北岭,高过了北岭上的酸枣树。我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世界里独自彷徨,失意与落魄的情绪总是像潮水一样蔓延,淹没我心底的孤岛。

    ⑨直到有一天,我在花鸟市场遇见了那一抹熟悉的倩影。它仿佛一直都是那个模样,小小的翠绿色的叶子匍匐在枝干上,碎碎的花儿点缀在翠绿之间,仍旧像是一抹绿色的烟云袅袅升起。可是,它又仿佛变了模样,它被禁锢在了小小的花盆儿里!细长的枝干被大大小小的钢丝细绳束缚着,扭曲成了夸张的模样。它又好像被圈养成了宠儿,享受着人们的供养与呵护。熙熙攘攘的人群纷纷称赞着花匠的设计精巧,称赞着酸枣树的婀娜身姿,称赞着这来自山野间的浪漫。

    ⑩我却觉得它可怜,可怜得如同笼中的鸟,如同缸里的鱼。它是来自乱石堆里的酸枣树吗?它还记得山野的风吗?它真的安于现状吗?我常常问着内心,始终得不到答案。

    ⑪当我早已忘记过了多长时间,我再次遇见了它,我欣喜地发现它的枝头上竟垂满了赤红的果实。鸟儿出笼,鱼儿入海,那小小的花盆未能禁锢住酸枣儿倔强的灵魂!它们可以在乱石堆里迸溅出生命的火花,亦可以在小小的花盆里完成自己的使命。

    ⑫我相信,即使再贫瘠的土地,亦会绽放出灿烂的生命;即使再卑微的生命,亦能实现其璀璨的价值。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交代北岭是“我”探索自然的绝佳去处,为后文“我”与酸枣儿的故事奠定环境基础。 B、从暮春到秋季,作者细致描写了酸枣树的生命历程,体现出作者对酸枣儿的深厚感情。 C、文中将酸枣树在山野自由生长与在花盆被束缚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生命的不同境遇。 D、作者回忆童年与酸枣相关的经历,采用倒叙手法,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了对童年的怀念。
    (2)、作者对酸枣儿的情感不断变化,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表格。
    喜爱可怜
    我感叹在陌生城市再也没见过北岭的酸枣儿我发现盆中的酸枣树结满了果实
    (3)、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城市的高楼,高过了天边的月,高过了老家屋后的北岭,高过了北岭上的酸枣树。(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我欣喜地发现它的枝头上垂满了赤红的果实。(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小题。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小文同学搜集了一些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低空经济。

    材料一:

    在湖北武汉短途出行可坐“空中巴士”,在广东深圳点的外卖可由无人机投递,在福建泉州下单的脐橙搭着无人机“飞”出果园……低空经济加速布局、前景广阔。加速布局,得益于技术不断创新。近年来,飞行装备在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进展显著,凸显低空飞行高效、便捷的优势,推动低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体现在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城市空中交通,个性化旅游、多样化物流等需求的增加也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低空经济也逐渐崭露头角。

    (节选自吕钟正《低空经济前景广阔》)

    材料二: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由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衍生出的经济形态。发展低空经济要强化科技引领,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安徽芜湖一家无人机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重视科技攻关,研发的无人机飞控系统可精准服务不同作业场景。2023亚洲通用航空展上,浙江一家企业展出9座混动飞机模型,该机型能降低70%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着眼长远,既要把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我国无人机发展的比较优势,也要集聚力量攻坚克难,突破通用航空器整机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同时,还要为低空经济装上“数字大脑”,推动构建支撑低空经济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低空经济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就能助力低空经济“高飞”。

    (整理自《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

    材料三: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

    低空飞行活动增多使空域管理难度加大。如何合理划分低空飞行区域,避免与民航等空域冲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应当考虑在现有适飞空域和管制空域基础上,细化城市空间和空域分类与动态调整,建立空域管理协同平台,加强审批流程标准化。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已达187.5万架。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设施短缺,低空飞行网络尚未形成,与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此,专家建议,要加大无人机侦测、感知、识别、反制等基础设施投入,优化飞行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充分发挥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

    (整理自公安部新闻传媒公众号)

    材料四: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崛起,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据估算,目前低空经济催生出的新岗位,仅无人机操控员这一项就有100万的人才缺口。低空经济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能够应用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更需要能够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创业等领域发挥综合作用。

    不少地方积极出台举措,助力低空经济人才培育。比如:深圳大力引进全球低空领域高层次人才,对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湖南提出大力培育引进低空经济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支持省内职业高校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对重大创新团队和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统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生均经常性拨款等相关资金给予支持。

    目前,不少高校也已相继设立低空交通空管、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无人机系统工程以及智能飞行器技术等专业。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加强教育资源统筹与规划,超前布局,支持高校动态调整学科专业,重点围绕生产服务、公共服务、航空消费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企业与高校深度对接,支持具备低空经济产业基础的企业在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专业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使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节选自秦勃《加快培育低空经济人才》)

    (1)、为介绍低空经济的现状,小文对材料进行整理,其中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短途出行可坐“空中巴士”、脐橙搭着无人机“飞”出果园,都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 B、应急救援、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领域需求增加已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C、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设施短缺和低空飞行网络尚未形成,是目前低空经济面临的问题。 D、不少地方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等举措,推进低空经济人才培育工作。
    (2)、为介绍低空经济的发展,小文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发展低空经济需强化科技引领,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突破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 B、将现有适飞空域和管制空域进行合理划分,就能满足日益增多的低空飞行活动需求。 C、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迫切,低空经济相关岗位共有 100 万人才缺口。 D、高校已与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深度对接,通过针对性培养,人才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小文根据材料推测未来将出现以下低空经济领域的职业,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中的士司机:负责操控飞行器,快速精准地运送乘客。 B、空域规划与飞行管理师:从事空域管理及低空飞行服务。 C、太空电梯操作员:操作太空电梯,运送航天人员及物资。 D、飞行器设计工程师:从事飞行器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4)、你对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有哪些建议?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
  • 2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请描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的画面。
    (2)、诗歌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