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1、 请完善横线中的内容,跟着诗词来一场充满雅趣的旅行吧!
-
2、 【拍摄宣传视频】班级拍摄“火热青春”主题短视频,请修改或补全相关内容。
●景别:全景
●解说词:定格青春笑脸,谱写成长诗篇!
(点评:简洁有力,句式整齐有气势。)
音乐:舒缓的轻音乐
●景别:中景
● 解说词:①教室里,我们跟随老师探索知识的奥秘。我们把火热的青春跃动在篮球场。
(点评:建议调整分句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美。)
音乐:②
●景别:③
●解说词:静默在教室角落的绿植,④。
(点评:加入直接或间接抒情,效果会更好。)
音乐:悦耳的鸟鸣
小贴士:依据不同的拍摄需求,景别一般包括远景、中景、近景、全景以及特写等。
-
3、 【设置植物角】请为班级植物角“绿萝”补全“植物心语”。
向下扎根,是对土地的承诺;
, ;
向旁舒展,是对世界的拥抱。
我用每一片绿叶,编织教室的春天。
-
4、 【贴对联】教室门口要张贴对联。根据上联的短语结构,最适合张贴的下联是( )。
上联:墨海泛舟撷取星辰织锦梦
下联:____
A、笔耕不辍汇聚知识筑根基 B、绿茵跑道挥洒汗水写青春 C、书山探路攀登日月筑雄才 D、画卷铺展长河滔滔抒豪情 -
5、 【制班牌】请根据“谨行斋”的雅号和图案,解说班牌寓意。
-
6、 【取班名】以下是两个班级的雅号,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雅号:①(wù) 微堂
寓意:在细微处得真知,于思考中获大智慧。
雅号: 启②(fēi) 轩
寓意:打开心灵大门,探索知识宝藏,③____,成就梦想。
(1)、 请在①②空缺处填写适合的汉字。(2)、 选出最适合填入③处的成语( )。A、心有灵犀 B、锲而不舍 C、耐人寻味 D、当之无愧 -
7、【名著阅读】(1)、文本互证、课内外迁移是名著阅读的有效方法,下面是小越做的阅读卡片,请你补充对应的内容。
【备注】《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八下课文篇目
选择阅读《经典常谈》的对应章节
相关内容摘录及批注
章节概括
《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
摘录:他(杜甫)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批注:杜甫把民间疾苦写进诗里,“诗史“果然名不虚传!
梳理了从乐府、古诗到唐宋诗的诗歌发展史。
②《》
《“三礼“第五》
摘录: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批注:原来政治制度是从礼发展演变过来的。
探讨了礼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其内涵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
《北冥有鱼》
《诸子第十》
摘录: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不齐(多变的,可变的)是自然的。批注:庄子看到了自然万物的变化。
③。
《马说》
《文第十三》
摘录:他(韩愈)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最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批注:④
介绍了中国从卦爻辞到白话文的散文通史,以及各个时期散文的特点和风格。
(2)、小越负责布置校园图书展,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旁摆放了《牛虻》这本书,请结合前者的相关情节,阐述其中原因。 -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被看见,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层次的渴望。我们渴望被人真正地在意,渴望被接纳与需要,渴望得到欣赏和认可,渴望身处低谷时得到理解。如果每个人都能被看见,获得善意的力量,传递出去,就能看见别人。
请以“这一次,我被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北平的庙会
张中行
①记北平的庙会颇难,因其太杂。地大庙破,人多物杂,老远望去就觉得乱嘈嘈,进去以后更是高高低低,千门万户,东一摊,西一案,保你摸不着头脑。但你看久了以后,也会发现混乱之中正有个系统,嘈杂之中也有一定的腔调,然后你才会了解它,很悠闲地走进去,买你所要买的,玩你所要玩的,吃你所要吃的,你不忍离开它,散了以后,再盼着下一次。
②赶庙会的买卖人是既非行商,又非坐贾,十天来一次,卖上两天又走了,正像下乡的粥班戏,到了演期,搭上台子,就若有其事地吆喝起来,等到会期一过,就云飞星散。庙会的末天的晚上,他们或推车,或挑担,离开这个庙,去到另一个庙,地方总新鲜,人与货仍是那一群。
③庙会里货物的种类可真多,大至绸缎古玩,小至碎布烂铁,无论是居家日用,足穿头戴,或斗鸡走狗,花鸟虫鱼,无所不备。只要你有所欲,肯去,它准使你满意,而且价钱还便宜。庙会的交易时刻是很短的,从午后到日落,在此时以外没有人去,去也没有人卖。时间短而买卖多,所以显得特别匆忙。人们挨肩挤背地进去,走过每一个摊,每一个案。庙会的东西很少言不二价,常去的人自然知道哪一类东西诳多,哪一类东西诳少,看好了,给一个公道价,自然很快成交。
④北平这城有她自己的文化,有她自己的风格,不管你来自天南海北,只要你在这里住久了,也会被她融化,染有她的习惯,染有她的情调,于是生活变成“北平的“了。然而在这同一北平的情调之中,也分成三、六、九等,譬如学生是一流,商贾是一流,而住家则另是一流也。
⑤严格说起来:北平的情调应该拿住家来代表,也唯有住家的生活才真正够得上“北平的“,这一点不能详说了。———我总以为北平的地道精神不在东交民巷、东安市场、大学、电影院,这些在地道北平精神上讲起来只能算左道,摩登,北平容之而不受其化。任你有跳舞场,她仍保存茶馆;任你有球场,她仍保存鸟市;任你有百货公司,她仍保存庙会。
⑥地道北平精神由住家维持,庙会为住家一流而设,所以庙会也很尽了维持之力。譬如以鞋为例:纵然有多少摩登女子去市场买高跟,然而住家碧玉仍然去庙会寻平底,她们走遍所有的鞋摊,躲在摊后去试,试好了,羞答答地走回家去 , 道上也许会遇见高跟鞋的女郎,但她们不羡慕那些,有时反倒厌恶,她们知道穿上那种鞋会被胡同里的人笑话,那是摩登,是胡闹。
⑦市场是摩登,庙会是过日子,过日子与摩登大有分别,所以庙会的货物不求太精,只取坚而贱,由坚而贱中领略人生,消磨日子,自然会厌弃摩登,这是住家的可取处,也是庙会的可取处。由住家去庙会,买锅买炉,买鞋买袜,看戏吃茶,挑花选鸟,费钱不多,器用与享乐两备,真是长久过日子之道。摩登不解此,笑庙会嘈杂,卑下,只知出入市场,照顾公司;一到自己过日子,东西不是,左右无着,然后哭丧着脸,怨天尤人,皆是不解庙会,离开住家之病也。
⑧庙会专为住家而设,所以十天中开上两天也就够了。住家中有老少男女,色目不同,趣味各异,庙会商人洞明住家情形,预备一切住家需要的东西,不管你是老翁、稚子,或管家的主妇、将出阁的姑娘,只要你去,它准使你有所欲,或买或玩,消磨半日,眉开眼笑地回去。
⑨你是闲人雅士,它有花鸟虫鱼;你是当家主妇,它有锅盆碗箸;你是玩童稚子,它有玩具零食;你是娇媚姑娘,它有手帕脂粉。此外你想娱乐,它有地班戏,戴上胡子就算老生,抹上白粉就算花旦,虽然不好,倒也热闹,使你发笑,使你轻松。
⑩就按我自己来说,是非常爱庙会的,每次都是高高兴兴地去,我想旁人也应该这样。人生任有多少幻想,也终不免于过小家日子,这是快乐的事,也是严肃的事,而庙会正包含这两种情调,所以我爱它,爱每一个去庙会的人。有一次,我从庙会里买回两只鸟,用手提着向家里走,路上常常有人很亲切地问:
⑪“这只鸟还好哇,多少钱?“
⑫我一个个地答复,有时谈得亲热了,不得不伫立在道旁,听他的批评,他的意见,有些人甚至唠唠叨叨地说起他的养鸟历史,热切地把他的经验告诉我,看样这些人也是常去庙会的。庙会使人们亲密,结合,系住每一个人的心。
1936年5月9日
(选自《张中行全集》,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平的庙会,混乱中有个系统,嘈杂中又有一定的腔调,让人去了一次,忍不住想去第二次。 B、庙会的货物价格说一不二,没有什么水分,看好了商品,给个价就成交,这令买卖双方都放心。 C、作者认为世人熟知的东交民巷、东安市场、大学、电影院这些,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北平精神。 D、第⑦段把市场与庙会进行对比,表明庙会的东西价廉物美,居家必备,表述作者对庙会的偏爱。(2)、文章以“北平的庙会“为题,第④⑤段却宕开一笔写北平的文化、情调。第④⑤段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请按照括号中的提示,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⑴她们走遍所有的鞋摊,躲在摊后去试,试好了,羞答答地走回家去。(从描写手法的角度)
⑵你是闲人雅士,它有花鸟虫鱼;你是当家主妇,它有锅盆碗箸;你是玩童稚子,它有玩具零食;你是娇媚姑娘,它有手帕脂粉。(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请以最后三段为例,加以分析。 -
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学校足球社开展“体育赋能,守护青少年健康“主题学习活动,热爱运动的小越搜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分学段完善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宪法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深入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选自《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材料二:
某省2005-2019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呈动态变化,具体如下表:
某省2005-2019年不同组别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比较
类别
组别
2005年
2010年
2014年
2019年
人数
检出人数
人数
检出人数
人数
检出人数
人数
检出人数
性别
男
4088
225(5.5%)
4549
312(6.9%)
5107
422(8.3%)
8090
1024(12.7%)
女
3550
133(3.7%)
4451
143(3.2%)
5126
267(5.2%)
7850
695(8.8%)
年龄/岁
7-9
1914
129(6.7%)
2258
160(7.1%)
2546
198(7.8%)
4139
458(11.1%)
10-12
1925
106(5.5%)
2311
159(6.9%)
2572
219(8.5%)
4467
571(12.8%)
13-15
2043
74(3.6%)
2247
74(3.3%)
2574
189(7.3%)
3838
395(10.3%)
16-18
1756
49(2.8%)
2184
62(2.8%)
2541
83(3.3%)
3496
295(8.4%)
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学业压力差异,普遍存在每日身体活动时间不足的情况。部分地区出于安全考虑,导致学校现有的体育活动无法达到显著成效的运动量和频率。学生的超重问题增多。
(摘编自《中国学校卫生》2024年第12期)
材料三:
某市某学校聚焦学生休质健康和综合素养提升,让山区学生爱上体育,享受运动乐趣。一是丰富体育供给。除常规的足篮排乒羽项目外,学校利用区域资源,开设民族体育项目、山地体育项目、生态体育项目,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热爱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二是建设AI操场。学校根据中小学校田径场、篮球场、小操场等运动场所的环境特点,设置并开发AI体育导师系统,让学生能够在AI导师的指导下自行开展锻炼。同时,AI导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运动数据进行统计和评价,有效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三是打造区域竞赛体系。学校组织班级体育比赛,并承办区级体育赛事,搭建学生体育活动展示的平台,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区域体育竞赛体系。四是对学生运动健康实施预警式管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足踝健康、脊柱侧弯筛查,建立台账,设立“小胖墩减肥班“。
(选自《现代教育报》2025年3月12日)
材料四:
国家对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长的规定,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调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提法。第一阶段是以限制学生参加活动为主。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全国各级学校由于功课过重、社团活动过多,加上卫生工作注意不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这个阶段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主要是以限制学生参加过多的课外体育和社团活动而提出的。第二阶段是以立法成规,保障1小时体育活动为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自此,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列入了法规,成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第三阶段首次明确学生体育锻炼1小时为校园时间。这是首次以法规形式明确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是在学校内进行的。第四阶段是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这2小时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校内外,主要指向中小学生,大学生没有强制要求。
(摘编自《体育学刊》2025年第2期)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以落实健康第一理念。 B、AI体育导师能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锻炼,还能根据学生的运动数据提供科学指导。 C、最初阶段明确体育锻炼时长的目的,是限制学生参加过多的课外体育和社团活动。 D、现阶段国家对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长不少于2小时的规定,主要指向中小学生。(2)、小越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省2005-2019年调研结果显示,男生每次的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女生,2019年差异最大。 B、某省超重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可见导致超重的原因不是单一的。 C、学校开设常规和有区域特色的体育项目,让学生爱上体育,并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D、根据国家对学生体育锻炼时长的阶段划分,第三、四阶段都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内进行活动。(3)、研究了上述材料,小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已全面建成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并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 B、超重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业压力大,每日身体活动时间不足,在校运动成效不显著的情况。 C、国家对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长规定的变化,与现实需求有关,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D、学生体育锻炼时长的要求,始终以法规形式呈现,彰显了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4)、足球社拟举办班际足球比赛,请你以社长的身份,结合材料向学校陈述理由。 -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上阙中“风和雨“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加点词“一任““只有“。 -
1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
余与芸寄居锡山华氏,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乡居院旷,夏日逼人。芸教其家作活花屏法,甚妙。每展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虚其中,横四挡,宽一尺许,四角凿圆眼,插竹编方眼。屏约高六七尺,用砂盆种扁豆置
屏中,盘延屏上,两人可移动。多编数屏,随意遮拦,恍如绿阴满窗,透风蔽日,纡回曲折,随时可更,故曰活花屏。有此一法,即一切藤本香草随地可用。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高可二黍许/两人可移动 B、中轩敞者为舱/不足为外人道也 C、时华夫人以两女从芸识字/隶而从者 D、随时可更/即更刮目相待(2)、下列对【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B、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C、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 D、每屏一扇/用木梢二枝/约长四五寸/作矮条凳式(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的划线句子。⑴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⑵此真乡居之良法也。
(4)、【甲】文核舟之“巧“与【乙】文活花屏之“妙“分别体现在哪?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
13、古诗默写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 君子好逑。(《关雎》)
②黄发垂髫,并。(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
④是故 , 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⑤《北冥有鱼》中以比喻、夸张的修辞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 。
⑥小越漫步东山湖公园,那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让人不由想起“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两句诗。
-
14、学校拟举办“穗粤有声·传情岭南“主题演讲比赛,小越拟写了一份演讲提纲,请你补全表格内容。
文章结构
内容要点
开头
以粤语童谣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演讲主题,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主体
①。(根据以下内容,概括要点)
粤语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岭南文化的“活化石“;粤语不仅是一种方言,还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关,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
粤语的传承现状。
调查显示,如今部分青少年虽听得懂粤语,却因日常生活使用粤语的场景逐渐减少,难以流畅表达,年轻一代中能使用地道粤语进行表达的人数不断下降。
粤语的推广举措。
如举办粤语童谣创编大赛;开发粤语学习小程序;
②;。(仿造示例,写两条举措)
结尾
③。(设计演讲结束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在50字以内)
-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学期,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15分钟课间“方案,提高了学生体质。 B、借助虚实融合超高清制作技术,央视春晚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金蛇“舞动的奇幻效果。 C、“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不能一概而论。 D、“粤剧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粤剧、接触粤剧、认识粤剧,近距离体验粤剧的魅力。
-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州六月的天气经常风云变幻 , 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风而交加,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B、他在反驳对方的观点时,旁征博引,强词夺理 , 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C、2025年国际花卉艺术展在广州云溪植物园开幕,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 展区内热闹非凡。 D、在绿色能源技术应用方面,广州全运会的场馆建设始终站在行业的风口浪尖。
-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脑畔 天衣无缝 弛骋 不修边副 B、沙铄 格物至知 欺侮 轻歌曼舞 C、辐射 亭台楼阁 追朔 草长鹰飞 D、缄默 人情世故 诬蔑 接踵而至
-
18、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惧惮/掸子 瞬间/挑拨离间 B、缅怀/腼腆 分歧/分崩离析 C、缭绕/瞭望 挣扎/安营扎寨 D、思慕/蓦然 拾掇/拾阶而上
-
19、读经典作品,要善于积累整理。(1)、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
书名
摘抄
人物
批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用一只眼睛对保尔瞥了一眼,浓重的双眉震颤了一下,这突然的相遇使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以致后背已经顶上刺刀的刀尖。
他是①
他以为自己难逃一劫,又怕连累保尔,用小动作以示诀别。
②
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
他是司马迁
他撰写的《③》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朝花夕拾》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我”是鲁迅
为了④ , “我”努力背诵《鉴略》。
(2)、保尔出身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却最终成为一个英雄、一位作家。请结合下面的读书札记和你阅读整本书的体验,从“环境与成长”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你的感悟。①保尔十二岁时到瓦西里神父家里补考,因对《圣经》产生怀疑多次受到瓦西里神父的侮辱,一连几天被罚站墙角。他把一撮烟末儿撒在做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被赶出学校。
②保尔在车站食堂干活时,堂信们在储藏室里赌博,保尔尔每天坚持给厨房的小学徒克利姆卡读书。
③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为著名的布琼尼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战斗之余,他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小说,一有空就讲给战友们听。
-
20、请将题目《那一刻,我▲》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