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1、斯诺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在向我们展现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的同时,向我们展现了革命时期,那些革命者的美好精神。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们的精神品格。
毛泽东 彭德怀 贺龙
-
2、新闻特写的特点是选取一个精彩的瞬间加以表现,突出其独特之处。如果让你用新闻特写的方式展现《钱塘湖春行》中的景色,你会集中笔力描写哪一联?请说明理由。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鸳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3、小深认为在新闻中加入古诗词会增加可读性,请你根据提示补全下面的填空。(1)、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李白《淀荆门送别》)(4)、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甁《黄鹤楼》)(5)、在新闻写作时,如果想表现雄壮壮阔的边塞风光,我们可以引用《使至墓上》中的“ , ”。
-
4、学习小组决定通过阅读新闻来感知新闻特色,以下是小语从网站上摘录的新闻。
深圳特区报5月17日电(记者方慕冰通讯员邹极潘峰)记者从海关方面huò xī,17日下午,繁忙的深圳蛇口码头,一台智能查验机器人正对一票申报为危化品的货物开展检查 , 这是全国海关系统首次将“满血版”671B大模型DeepSeek-R1 应用在智能查验机器人上,在进口危化品监管和水果通关领域形成示范应用。
数据显示 , 通过整合梳理海关通关、查验、舱单、智能卡口、集中审像、稽核查等10个guānjiàn业务系统数据,深圳海关汇聚关区近3年超8000种进出口商品HS编码,构筑智慧数据底座,为海关通关验放、商品检验、风险控制、对企监管等多业务条线与场景智能化升级基础。
(节选自《深圳特区报》2025.5.17, 有删改)
(1)、请根据拼音,帮助小语将摘录时遗漏的词补全。①huò xī②guān jiàn
(2)、对这则新闻进行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深圳特区报5月17日电”是这则消息的电头。 B、“记者从海关方面 huò xī”交代了信息的来源。 C、加点短语“开展检查”“数据显示”“整合梳理”分别是动宾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 D、新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等特点。(3)、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4)、小语和你分享了自己关于新闻的看法,请你补全对话。小语:这则新闻的导语位置在第①段。
你:是的,导语以下就是新闻的主体了。
小语:这则新闻的标题是《深圳海关投用“满血版”DeepSeek 智能查验机器人》,你能说说标题与导语相比,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吗?
你:当然,与导语相比,新闻的标题②。
-
5、命题作文
时光是一指流沙,苍白了容颜,温润了流年。总有份暖,淡淡的泛着馨香,默默的温柔陪伴。它是寒冷冬夜里的雪中送炭,它是考试失利时老师的谆谆教导,它是遇到困难时父母的无私奉献……它如涓涓细流,淌入心间。
请以“那份暖,在心间流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
6、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乡下的阿基米德
汪曾祺
阿基米德,古希腊学者。生于叙拉古。曾发现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确定许多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设计了多种机械和建筑物。罗马进犯叙拉古时,他应用机械技术来帮助防御,城破时被害。
——《辞海》
①此人可以说是其貌不扬。长脸,很长。鼻子下面的人中也特别的长。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脾气好。多会也没见他和人红过脸嚷嚷过。不论是开会,是私底下,他总是慢条斯理的说话,脸上带着笑,眯缝着眼,有一点结巴,不厉害。他不是随风倒的人,凡事自有主见。但是表达的方式很含蓄,很简短。对某人的行为不以为然,只是说:“看看!——这人!”对某种意见不同意,只是说:“嗯!——说的!”因此得了个外号;老蔫。另一个特点是,内秀。
②他是这个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老工人了。主要工作是管理马铃薯试验园,但这只是相对固定。哪里需要人,他就被调去。大田、果园、菜园、都干过。粉房的师傅请假回家探亲,他去漏几天粉。酒厂的师傅病了,他去烧两锅。过年杀猪,那是他的活。骡马得了小病,不用送兽医院,他会扎针。他是个好木匠,能开料,能算工。什么地方开农具革新展览会,所里总是派他去。回来后,不用图纸,两三天内,他就能照样鼓捣出几件。
③他有一对好耳朵,一个好记性。A . 不论什么乐器,凡是他见过的,他都能摆弄,甭管是横的,竖的,吹的,拉的,弹的。他不识谱,一般的曲子,他听两遍,就能背下来。所里有个李技师,业余爱拉小提琴。这玩意工人们没有见过,给它起了个名儿,叫“歪脖拉”。他很爱这洋乐器,常常到李技师屋里去看他拉,听他拉。有一次李技师被所长请去研究问题。回来时听见有人在他屋下拉他常拉的练习曲。心想:这是谁呀?推门一看,是他!李技师当时目瞪口呆了半天。
④为了旱涝保收,所里决定冬天打井。没有人会。派他到公社打井队住了一个星期,回来,支起架子就开工了。两个冬天,打出了八口井。再打两口,就完成了计划。打井不能打打停停,因此得三班倒。为了提高效率,搞了竞赛,逐日公布各班进度。在手的这口井已经打穿了沙层,打到石层了,一两天就能出水了。井筒、油毡都已经准备好,净等着敲锣打鼓报喜了。打到石层,可就费劲了。一班出不了多少活。夜班的带班的是个干部。他搞了点物质刺激,说是拿下多少进度,他买五包牡丹烟请客。这一下,哥儿几个玩了命,而且违反了操作规程,该起锥时不起锥,该灌泥浆时不灌,一个劲地把井锥往下砸。——一下把个井锥夹住了,起不出来了。全班十二个棒小伙子鼓楸了多半夜,人人汗透了棉袄,这井锥像是生了根,动都不动,他娘的!
⑤天亮了,全所的干部、工人轮流来看过,出了很多主意,全都不解决问题,锥还是一动不动。大家都很丧气。得!费了半个月,四百四十个工,还扔了一个崭新的火箭锥,这口井报废了。
⑥老蔫来看了看,围着井转了几圈,坐下来愣了半天神。后晌,他找了几个工人,扛来三十来根杉篙,一大捆粗铁丝。先在井架四角立了四根柱子,然后把杉篙横一根竖一根用铁丝绑紧,一头绑在锥杆上,一头坠了一块千数来斤重的大石头。都弄完了,天已经擦黑了。B.他拍拍手,对几个伙计说:“走!吃饭!饿了!”工人们走来,看看这个奇形怪状的杉木架子,都纳闷;“这是闹啥咧?”我也来看了看,心里有点明白。凭我那点物理学常识,我知道这是一套相当复杂的杠杆。
⑦天刚刚亮,一个工人起来解手,大声嚷嚷起来:“嗨!起来啦!井锥起来啦!”
⑧老蔫来看看,没有说什么话。还跟平常一样,扛着铁锨下地,脸上笑眯眯的。
(1)、小文不理解“老蔫”这个名字的意思,查了字典,请结合文章为他解释一下外号的由来。蔫niān,艹部。14画。上下结构。①植物的花、果、枝叶等因失去水分而萎缩:这盆花晒蔫了|水果都放蔫了。②精神不振或性子慢;不爽快:蔫头耷脑。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①A处的划线句子如果改成“不论什么乐器,凡是他见过的,他都能摆弄。”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②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B处的划线句。
他拍拍手,对几个伙计说:“走!吃饭!饿了!”
(3)、联系全文,说说第①段中加点词语“内秀”的理解。(4)、文章的主人公是“老蔫”,为何题目却是“乡下的阿基米德”? -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名著的问题。
大海呀,流动的水面呀,这时在我们眼前看来完全不像了。对看“诺第留斯号”的冲角,展开一片崎岖不平的广大平原,夹杂了混乱不清的大冰群,再加上那种乱七八糟、凌乱无序的景象,就像在解冻前不久的时候,河面所显出来的一样,不过面积是十分巨大罢了。到处都有峭削的尖峰,像直升到二百英尺高的细针,远一点,削成尖峰的一连串悬崖,带着灰白的色泽,像一面一面的大镜,反映出一些半浸在云雾中的阳光。其次,在这凄绝荒凉的自然界中,是那野得可怕的寂静,就是那海燕和海鸭的振翅声也没有能把它打破。一切都冰冻了,连声音也冰冻了。所以,“诺第留斯号”就在冰场中间停止了它的冒险行动。
(1)、上文选段选自(国家)(作者)写的(著作),作者被人们誉为。(2)、概括选段内容,说说这次历险经历。 -
8、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后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拗。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2)、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原句加以描述分析。 -
9、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② ,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文/刘义庆,选自《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绥:读suí,安抚。②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候袁公 候:拜访 B、孤往者尝为邺令 为:担任 C、不知卿家君法孤 法:效法 D、周公不师孔子 师:老师(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A、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B、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C、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D、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的父亲在太丘做地方官时对强者和弱者区别对待。 B、元方的父亲为官时能让百姓心安理得地做事,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 C、袁公说自己也曾经当过地方官,也是用德行和仁慈去感化百姓。 D、11岁的元方没法回答袁公和自己的父亲谁效法谁的问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就这样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春天,花仙子盛装莅临 , 眼前花团锦簇,巧夺天工,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嘹亮响起,传递着春的气息,①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迫不及待地降临,看似咄咄逼人,可它的到来,却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②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③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夜晚,窗外传来了晰晰沥沥的声音,那是雨,是使人净谧【甲】使人怀想【乙】使人动情的秋雨!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终年伫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和(hé) B、卖弄(lòng) C、粗犷(kuàng) D、咄咄(duō)逼人(2)、上面语段中划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莅临 B、伫蓄 C、净谧 D、晰晰沥沥(3)、依据上文内容,下列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画波浪线的①②③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语段中【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C、语段中的成语“生生不息”“巧夺天工”“迫不及待”“争先恐后”运用都很恰当。 D、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一年到头”与“终年”重复,可删去“一年到头”。 -
11、《骆驼祥子》中,虎妞死后、祥子虽然失去了生活信心的和目标。但还想与小福子一起,通过自己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祥子彻底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
12、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①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选自《三国志》)
注:①太祖:曹冲的父亲曹操。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矜 矜:矜持 B、但微颔之 颔:点头 C、则校可知矣 校:同“较”,比较 D、太祖悦 悦:高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而刻其水痕所至 B、何陋之有 置象大船之上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密布字印 D、以我酌油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的笑,既有尴尬,又有解嘲。 B、乙文写曹冲年纪虽小,但凭借自己的智慧做到了成人都没有做到的事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C、甲文卖油翁以不卑不亢的沉稳,充满智慧的应对,征服了陈尧咨,一场冲突瞬间烟消云散,最后以“康肃笑而遣之”结束。 D、两篇短文都阐述了怎样做事的道理,侧重点却不一样,甲文强调智慧的作用,乙文体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4)、翻译句子。(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竹枝词 刘禹锡①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②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注】①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州任刺史。他非常喜爱民歌《竹枝词》,于是写了十一首,这是其中一首。②縠文,是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一、二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描写了瀼西之景。 B、“江上朱楼新雨晴”中的“朱楼”一语双关,既指朱红色楼,也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 C、“瀼西春水縠文生”中的一个“生”字,写出了和风送暖,瀼西春水泛起细微的波纹。 D、诗歌前三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全诗有声有色,动静配合。(2)、“桥东桥西好杨柳”中的“好”字用得妙在何处? -
14、沙家浜的芦苇
许冬林
①《诗经》里写芦苇,写得风雅婉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象着那画面:满河满溪的芦苇,青碧茫茫,绿叶上的露水已凝成薄霜,秋色渐深,晨气微凉得叫人忧伤。那个美好的女子,还在秋水的那一边呀,一春一夏的时光汤汤过去,都还未能抵达她的身旁,惟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芦苇渲染成了一场相思的薄凉底色。
②其实,不是芦苇有那么风雅,那么儿女情长,而是我们的先民风雅。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让后人嫉恨,即使忧伤,也忧伤得那么婆娑有姿。即便是一段幽暗的情怀,也能被那些草木衬得生出明丽的绿光来。
③来到了沙家浜,来到了阿庆嫂的茶馆里,隔窗看那些芦苇,就全然是另一种气象了。
④沙家浜的芦苇大气磅礴、莽莽苍苍,是大手笔、大写意,是千军万马奔腾的绿。芦苇在水里,芦苇在岸上,芦苇在湖中的岛上,芦苇在林荫小道的两旁。凭依木桥,放眼望,湖水泱泱,满目是五月的浓碧,不知道是芦苇将湖水揽在了臂弯里,还是湖水拥芦苇在怀抱。这真是芦苇的部落!
⑤正是初夏。看花花已落,赏果果还未成,这样的寥落时节,却是芦苇最好的时候。在沙家浜,在芦苇最好的年华里赶来与它相遇,这是幸事。它们亭亭如修竹,俊逸如世外雅士。微微摇曳的叶子像修长的绿色手臂,轻轻抚摩白色的飞鸟、狭长的流云和青灰的天空。它们又和飞鸟流云以及天空融在一起,融成水底琥珀一般的倒影。我们在芦苇丛里穿越,拂面的是芦苇的风,呼吸的是芦苇赠予的空气。夹杂着浓郁草本植物气息的空气,使我们一时间忘了路途、失了方向,却也闲闲淡淡地不着急。沙家浜半日,怎么想,都觉着过得奢侈。
⑥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这里以芦苇为喻,突出人之脆弱,可见芦苇也是脆弱的。我想,从某根芦苇个体来说,确乎脆弱,即便长到竹木的高度,可触摸天空,到底还是一根苇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难经风霜的命运。
⑦但沙家浜的芦苇又是顽强的。千万根芦苇在水泊,那就是敢于改天换地的英雄好汉啊!狂风经过,芦苇在水面掀起汹涌绿浪;风雨之后,芦苇又一根根挺起笔直的脊梁。即使被砍伐、被火烧,来年春风一唤,一根根又从泥土之下举起尖尖的绿戟。
⑧京剧《沙家浜》里那位机智、勇敢的阿庆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芦苇荡掩护了新四军。谁会想到,这样清水绿芦的好地方,竟是与敌斗智斗勇的战场!那些临水生长的一根根苇草,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都生了胆气与豪气,成了一个个杀敌除寇守卫家园的战士。是啊,一根芦苇是渺小脆弱的,千万根芦苇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阵势,就有了战斗的力量。千万根芦苇密密生长,就长成了芦苇的海,就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气象,就展现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的芦苇,书写的不是《诗经》里小儿女的小情调,而是一种关乎民族大义的大境界。
⑨个体融入群体,水珠融入大海,才会焕发永不消亡的生命力。在面对着眼前那一片苍茫无边的芦苇之海时,我想,生命短促如朝露,也许惟有将倏忽之间的生命融入一桩热爱的事业中去,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生命才会呈现一种恒久而辽阔的魅力。
⑩在沙家浜,真想做一根葱碧无花的五月芦苇,亭亭而立,静静生长。至于此后的荣枯与浮沉,就交给江湖上的风雨和日月来安排吧。
(1)、《诗经》里的芦苇和沙家浜的芦苇各有怎样的特点?(2)、结合语境,依据括号里的要求赏析词句。①即使被砍伐,被火烧,来年春风一唤,一根根又从泥土之下举起尖尖的绿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他们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让后人嫉恨,即使忧伤,也忧伤得那么婆娑有姿。(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分析一种即可)。 -
15、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 。
(2) , 凭君传语报平安。
(3)《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4)月,成了情感的载体,诗人常借明月表达思念之情。请写出和“月”有关的连续两句诗。 , 。
-
16、“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初一年级正组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我来设计】本次活动分为三个小项目,第一项:“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请你设计第二、三项。
第二项:
第三项:
(2)、【我来宣传】活动的宣传展板上有这样两句话,请你仿照划线句再写一句。爱国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爱国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爱国是。
-
1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B、这款智能教学评价软件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搜集、分析学生的检测数据。 C、科幻衍生产品不仅是科学传播的有力方式,也是科幻文化的物质载体。 D、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能够培养孩子的心灵和品格。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海伦大峡谷有着天然石化石,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却也别具匠心。 B、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 , 别有一番风味。 C、村干部因地制宜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D、置身坤宁宫,满眼的珠光宝气 , 你可以去想象历代后宫繁华奢侈的生活。
-
19、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酒肆 溃退 僵绳 诚皇诚恐 B、妯里 佃农 躁热 锋芒必露 C、咆哮 盾形 枯燥 广袤无银 D、杀戮 吹嘘 侏儒 震耳欲聋
-
2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憎恶(zēnɡ) 玉黍(shǔ) 群蚁排衙(yá) B、破绽(dìnɡ) 诘问(jí) 酣然入梦(hān) C、军帖(tiē) 呜咽(yàn) 正襟危坐(jīn) D、镐头(ɡǎo) 迭起(dié) 妇孺皆知(r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