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文学习既是一次漫长的修行,又是一次快乐的旅行。金秋九月,我们收拾行囊又一次快乐出发,在语文的浩瀚田地里,一路采撷,一路收获,一路流连!

        在冰封的北国雪世界里,我们领略祖国的大美河山;再与pTng tíng、鲜妍的人间四月天撞个满怀;在雨果充满情怀与义惯的文字里 piē jiàn 古老东方文明的梦幻剪影——圆明园;然后潜身与心灵对视,在精神的深处修茸三间小屋,好让灵魂能在____ _的时空里得到超脱与安宁……我们还在学习的旅途中明白了一些道理。第一是*“学则须疑”,怀疑的精神能让虚妄的学说____,第二是要改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 gēn shēn dì gù的思维模式。第三是不能 ____前人的旧说,要激发自身的探索力和创造力。只有我们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文化脉搏,就能在语文学习中增强精神境界,获得审体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pīng tíng (  )   piē jiàn(  )   gēn shēn dì gù(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宽阔  不攻自破  坚守 B、广袤   不翼而飞  坚守 C、广袤   不攻自破  墨守 D、宽阔  不翼而飞  墨守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文化脉搏,就能在语文学习中提升精神境界,获得审美体验。 B、我们只有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文化脉搏,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增强精神境界,获得审美体验。 C、我们只有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文化脉搏,就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增强精神境界。 D、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文化脉搏,就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体验,提升精神境界。
  • 2、默写古诗文。
    (1)、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3)、一上高城万里愁,。(许浑《咸阳城东楼》)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6)、 , 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古人常借景抒情,以诗言志。晨起早行,枳花明丽,温庭筠吟咏“ , 枳花明驿樯”(《商山早行》)。风起浪涌,李白又以“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抒发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月圆月缺,苏轼又以“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抒写豁达胸襟。回望秦岭,云遮雾锁,

    韩愈便以“云横秦岭家何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道尽英雄失路的愤慨。月色皎洁,白露己至,杜甫吟诵“”(《月夜忆舍弟》)。

  • 3、 当今手机等电子产品盛行,人人都成为了低头族,唯恐错过了屏幕上的一星半点信息,再也没有空闲抬一抬高贵的头,更不会看一看身边的风景……

    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⑴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⑵注意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点;⑶定好基调,融入自己的情感。

  • 4、诗歌赏析,完成下面小题。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杜甫。②徂徕(cú lái):山名。

    (1)、【甲】诗中一个“”字,表达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的情思,【乙】诗中“”字,抒写了作者豪迈、洒脱之情。
    (2)、“送别之情”在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 5、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至 虏多 B、已而细柳军 广百骑皆大恐 C、天子动 以诱骑 D、军中不得驱 欲还走
    (2)、结合文章意思,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见 广 以 为 诱 骑 皆 惊 上 山 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4)、【甲】文中的周亚夫和【乙】文中的李广,都是历史上的“真将军”,但二人在文中的表现各有侧重,其中周亚夫表现在、忠于职守、;李广则集中体现在
    (5)、【甲】【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方法不同,【甲】文侧重于描写 , 【乙】文侧重于描写
  • 6、非文学作品阅读小题。

    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

    ①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因为传统的钢笔、圆珠笔必须依靠重力将墨水漏入笔尖,所以钢笔、圆珠笔都无法使用。铅笔虽然可以正常书写,但微小的导体石墨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的太空笔则依靠气压将墨水压出。在神舟十三号的飞行任务中,翟志刚携带中国传统文房四宝进入空间站,将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剑胆琴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传统的钢笔、圆珠笔不能用,而毛笔这种诞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却能在21世纪的星海探险中发挥作用呢?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笔是怎么书写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笔尖与纸张接触的时候,墨水就从笔尖转移到纸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只有当笔尖接触到纸张时,墨水才发生转移,其他时候呢?

    ③实际上,墨水自动发生转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学者有时候会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会从笔尖滴下来。毛笔蘸墨时是有技巧的:只需把笔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这样可以保证只吸入适量的墨水,墨水就不会从笔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笔能留住的墨水,有一个上限。

    ④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然毛笔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个机制来克服重力,这个机制会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笔笔尖是一个开放的区域,各处的大气压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虑重力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液体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体与容器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液体黏附或者疏离。两种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观上体现为电磁相互作用,宏观上就带来一种叫作毛细现象的神奇现象。

    ⑤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会自发向上或向下发生移动。毛细现象实际上要求达到一种平衡:液体分子相互作用和液体内部与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达到这个平衡的过程中,液体表面会发生变形。毛笔的材料——兽毛,也就是蛋白质,可以被水浸润。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响,毛细现象在空间站自然也可以发生,于是毛笔在失重条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书写。

    ⑥当我们放眼星辰大海时,前人那些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凝视着我们。

    (1)、为什么空间站上能使用毛笔?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毛笔不仅在地球上能书写,而且在太空中也能顺利书写。 B、毛笔上面吸收了墨水,笔尖与纸张接触,墨水从笔尖转移到了纸上。 C、毛细现象是指将一根毛细管浸入液体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内液面只会向下移动。 D、前人充满创意的智慧也可以在现代得以传承与发扬。
    (3)、文章的第一段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 7、文学作品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酸菜情思

    ①我时常看看随身带着的一帧母亲照片,不无辛酸痛楚地想,母亲的一生,好比一把酸菜。青翠欲滴的青菜,经过岁月的重压,生活的腌渍,就变成黄澄澄、皱巴巴的酸菜了。

    ②那些年,乡村生活总是离不开酸菜,尤其像我们这样家境贫寒、糠菜半年粮的人家,一年四季酸菜是唱主角的。后来生活好了,家中也是酸菜不离。

    ③印象里,乡间酸菜种类很多,从冬春至夏秋,白菜、萝卜、雪里蕻、豆角、辣椒、黄豆、洋姜……似乎什么菜都可以腌制成酸菜,脆生生,油黄黄,带有光泽,其味鲜美爽口,裹挟着酸咸香辣,还有一丝甜,每每想起就很诱人。

    ④记得母亲常腌一种酸萝卜菜缨,冬天里,萝卜菜种起来,不费多大功夫,荒山坡烧一遍,浅浅锄一遍,撒播萝卜菜籽,浇一层粪水,不几天就冒出苗苗了。见着嫩嫩的绿缨儿长大,萝卜丁儿露出山皮,就收拢来,一起腌作酸菜。

    ⑤那时,菜园地里也有几畦绿泱泱的萝卜菜,主要是为着收获萝卜,削下洗净,玉洁光润,放着日常用来炒菜。而萝卜菜缨子积起一堆,去除黄蔫枯萎的,一叶一叶搓洗,水面浮一层尖尖白毛,油泛泛的,穿连起来晾晒,待其瘪软、淡绿,就藏进瓦缸,层层叠叠,上面放一方石头,压紧。

    ⑥十天半月,只见黄黄半缸酸水,烈烈的酸味就散逸出来。如此腌制出来的酸菜,整体黄亮,有韧性,有脆劲,口感好。

    ⑦每日做饭,锅烧红热,母亲捞出几把酸菜,切碎,拨炒一番,撒一撮盐,呛一鼻酸星儿,吃着脆脆的、酸酸的,还略带一丝甜味。最好放几片辣椒和蒜叶,又辣又香,闻着满口生出津液,一尝,大开胃口。

    ⑧把萝卜菜缨子腌就炒成这么好吃的酸菜非常难得,毕竟从洗菜、晾菜到撒盐压菜,整个腌制过程还是要讲究手法和经验的。

    ⑨也许小时候没有什么好吃的,我一直爱吃这样的酸菜。雪里蕻、白菜梗是酸菜中的上品,萝卜刨成丝或切成片腌制爽脆诱人,夏天以酸辣椒、酸豆角为主菜,洋姜与黄豆一起腌制又脆又香。

    ⑩上中学时,真正觉得酸菜了不起呢。11岁到十里外的乡中学读书,星期六回家,手里拎着一个竹菜筒,空空荡荡,星期天下午返校,母亲帮我换上一身整洁衣服,装满一菜筒酸菜,沉甸甸的。

    ⑪那菜比平日算是特别,锅烧红热,母亲浇上半匙菜油,酸菜一炒,就见油星星,加点辣椒末,香辣味弥漫了一屋子。最难得是有的时候,加入豆腐丁,更别有一番风味。锅炒过菜了,倒两碗饭或其他汤菜,热炒一番,全都沾有油香了。

    ⑫来到学校,别是一番欢闹情趣。同学们围在一起,抢过菜筒,争吃起来,啧啧啧,一片声响,额头鼻尖都微微沁出汗粒。当夜就空下一半,第二天课间还会溜出来,打开菜筒,偷吃几口。不到星期三,菜筒就已经一干二净了,这几日,大家饭量猛增。这时候,同学们一致嘱告我,回家定要装一筒酸菜。每个星期回家,就和母亲一块儿进菜园。抬着粪尿桶,我走在前,母亲走在后,身上还背着菜篮、锄头。母亲锄草、松土,浇粪水,手忙脚快,多年练就一副本领,侍弄得菜园四时整齐清爽,丰富旺盛。

    ⑬生产队那会儿,农村妇女最不容易,既要操持家务,又要出工干活,就像我母亲忙里忙外,勤苦劳累,一把泥一把汗,磨着命儿,负荷着生活的重担。

    ⑭母亲天不亮就起身,做一大早事,家里理弄齐整,白天到生产队挣工分,傍晚歇工回家,也从来不空手,一捆柴,一篮猪草。夜里,伴着如豆的油灯,做一堆家务事。月明之夜,就将活儿挪到天井边,切猪草,搓麻绳,磨粉,缝衣,纳鞋底……整天整夜,她似乎有着永远做不完的事。

    ⑮如流水一般,寒来暑往,两手没个闲空。比如萝卜菜收进家,要忙弄一夜,削萝卜头,剔根须,洗净,挑除黄蔫蔫菜叶,快当利索,一丝不马虎。

    ⑯就是这样,母亲整个形象过早衰老了,头发灰白,脸儿瘦削,皱纹密布,条条缕缕扭绞起来,黄蜡蜡没有一丝光彩,真好比腌缸里捞出的酸菜。

    ⑰母亲从来不多言语,也许繁杂的事体压住她的话头,没个空隙蹦出来吧。每当我星期天返校时,母亲总是轻声叮嘱“听老师的话,跟同学和气,好好学习”,就送我到村口,将菜筒递给我,目送我走过那座廊桥。

    ⑱待我走出老远,回首一望,母亲还苦苦站着,单薄瘦弱的身子,显得更细小。我心底顿时泛起一阵酸水,眼泪就流下来了。

    ⑲后来远赴外地上师范学校,开学时,母亲也要炒一大碗加了肉丁的酸菜,装满两个玻璃瓶,让我带到学校搭嘴开胃。放假回家或参加工作以后回家探亲,母亲都要特意为我炒一盘酸菜,浇上几匙菜油,切点肉片,撒上辣椒粉和蒜叶,油亮亮的,又辣又香。我吃得很有滋味,母亲坐在一旁看着我微笑。

    ⑳乡亲们常说,酸菜尝一口就能让人记住,谁家的味道不一样。对于吃着酸菜长大的我,酸菜不只是一种乡村美味,更有一种深切的情思,随着年岁增长世事变迁越发浓郁的牵挂和乡愁。

    ㉑酸菜,寄寓了太多儿时的况味,更珍藏着对母亲深长的思忆。母亲的一生有如酸菜的经历,让人领悟到,一个人经历生活的磨难,会变得坚韧,盛满温情,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1)、文章中多次把母亲与酸菜相比,边读思考,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母亲

    酸菜

    变化原因

    曾经年轻

    曾经①

    黄澄澄、皱巴巴

    岁月的重压 生活的腌渍

    变得坚韧。盛满温情,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黄亮,有韧性,有脆劲,口感好

    我的感悟:没有一位母亲生来白发苍苍,她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失去了青春,但也收获满满:④

    (2)、辨析两句加点词语的不同内涵。

    ①十天半月,只见黄黄半缸酸水 , 烈烈的酸味就散逸出来。

    ②待我走出老远,回首一望,母亲还苦苦站着,单薄瘦弱的身子,显得更细小。我心底顿时泛起一阵酸水 , 眼泪就流下来了。

    (3)、联系课文,谈谈你对文中“母亲”的形象。
    (4)、酸菜是作者难忘的家乡味,相信你心目中也有自己的“家乡味”,请你列举出一种家乡的特产,谈谈自己的感受。
  • 8、 名著导读
    (1)、馆长准备设立《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展馆,你觉得谁应该安排在第一展馆?请从以下两位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理由。

    [备选人物]A.毛泽东 B.周恩来

    (2)、走进《昆虫记》,补全下列表格中动物习性及动物名称

    动物名称

    圣甲虫

    生活习性

    地下潜伏四年,阳光下歌唱五个多星期。

    每一只都有自己的单独房间,谁也不可以进去,否则主人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

  • 9、 古诗文名句填空。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① , 江入大荒流”是壮美;王维《使至塞上》中“② , ③”是雄浑;郦道元《三峡》中“④ , 不以疾也”是奇趣;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⑤”是惆怅;崔颢《黄鹤楼》中“⑥ , ⑦”是乡愁。
    (2)、仿照上面的句式,从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找出写山写水的诗句:“①  , ②”是③。(题目中已经出现的不允许重复。)
    (3)、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虽乘御风

    ②甚矣,汝之不

    ③哀转久

    ④使人称

  • 10、文学、文化常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成人礼,所以《富贵不能淫》中“丈夫之冠”说的是男子十六岁时的成人礼。 B、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左右的史实。 C、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和消息的共同特点。消息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而特写往往报道事件的全过程。 D、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长征》就属于纪实作品。
  • 11、拼音与汉字,完成下面小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精彩纷呈,仿佛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一路上我们看到了赵州桥的巧妙绝lún , 雄跨在江河上千年不倒;苏州园林宛如一幅图画,高树与低树俯仰生zī , 昆明的雨连绵不断,漫山遍野都是子;更有那强挺拔的白杨树,守卫着祖国西北的边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巧妙绝lún②俯仰生zī

    (2)、根据语境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jùn           B.jūn

     A. juè           B.jué

  • 12、将对联“擎天骏业抟鹏翼,传世龙章奋兔毫”抄写在答题卷规定的格子里。
  • 13、伊索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大家都很熟悉,仔细观察下图,你有何发现?请结合卷首语 , 从你的思考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以此为中心论点,运用比喻或对比论证方法写一段150字以内的话,进行论证。
  • 14、遇古之君子

    游嵬石山寺

    〔宋代〕岳飞

    嵬石山前寺,

    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

    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

    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

    为雨济民忧。

    放舟蓬莱阁下

    〔明代〕戚继光

    三十年来续旧游,

    山川无语自悠悠。

    沧波浩荡浮轻舸,

    紫石崚嶒出画楼。

    日月不知双鬓改,

    乾坤尚许此身留。

    从今复起乡关梦,

    一片云飞天际头。

    【甲】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 A ]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 B ]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张居正殁半岁,给事中张鼎思言继光不宜于北,当国者遽改之广东。继光悒悒不得志,( 1 )一赴,逾年即谢病。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 , 御史傅光宅疏荐,反夺俸。继光亦遂卒。 

    【乙】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 1 )之。飞曰:“主上宵旰 ,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2 )。”师每休舍 , 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注释】①吴玠:宋朝著名军事将领。②宵旰: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③休舍:部队安营扎寨。④课:督促。⑤刍:割草,这里指割下来的草。

    【旁批1】 理解字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观察字形法:“遗”字就像一双手捧着东西往外……,根据语境,解释为

    ____ 。

    再比如课内迁移法:“强”可以迁移“强饮三大白而别”,解释为____。

    【旁批2】 我觉得最能表达( 2 )处心情的是这个虚词____,因为____。

    A也 B乎 C耶 D矣

    【旁批3】 查阅小助手,我认为加点字“以”在[A]处应翻译为____;在[B]处应翻译为____。

    [小助手]①用;拿。②因为。③表示目的。

    【旁批4】 《放舟蓬莱阁下

    》写于“给事中张希皋等复劾之,竟罢归。居三年”之时,“山川无语自悠悠”既是景语亦是情语。

    【旁批5】 戚继光与岳飞真乃范仲淹所言之“古仁人”也!

    (1)、理解文意,在【旁批1】横线处补充合适内容。
    (2)、虚词常有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作用。根据语境,补充【旁批2】【旁批3】的内容。
    (3)、古文阅读可借助断句理解句意。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继 光 为 将 号 令 严 赏 罚 信 士 无 敢 不 用 命。
    (4)、结合诗、文内容品析【旁批4】,如何理解“山川无语自悠悠”一句既是景语亦是情语?
    (5)、联系诗词、结合短文内容,阐述何以有【旁批5】处的感慨。
  • 15、现代文阅读

    守拙

    ①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但其往往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②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

    ③齐白石年过九旬,发现自己画功不如以前,便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名画经典。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旁人更是戏为“呆拙”。描红乃初学者入门功课,是“小儿功”。而这位书画名家,却临池不辍,焚膏继晷,从最基础的一笔一画,虔诚砥砺,法度严谨,回炉作业。

    ④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只知道一味用蛮力。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所以曾国藩在《送郭筠仙子南归序》中说:“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得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及其成熟,则圣人之徒也。”

    ⑤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如果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到头来只能“山河依旧”。车著明在瞬息万变的数据王国里,是火箭腾飞的护航者,扎根川西大凉山21年,潜心航天发射数据处理研究,托举70颗卫星奔向太空。在曲折传奇的人生路上,他是不知疲倦的奔跑者,从一名中专生,自学考上大专、本科、研究生,成为火箭数据处理专家;从湘西贫穷的小山村跑到县城,再到省城,再甘愿跑到大凉山深处。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他是抱朴守拙的苦行僧,他的《数学手册》用了28年,已泛黄脱页;他家的地板用了20年,已褪色开裂。为了少年时的读书梦,他凌晨3点爬起来学习,困得睁不开眼睛,就把头扎到冷水里。为了航天梦,他一次次向未知领域发起冲刺,实现了发射中心一次次零的突破。

    ⑥“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求学之拙。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学养质的提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干事创业之拙。不下苦功、不打牢基础,就不可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功成不必在我”,是为官从政之拙,唯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获得人们心灵深处的掌声。

    ⑦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守拙之人不会截弯取直,更不会见机行事,而是遵循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笨办法。与借助他人之力相比,固然稍显拙陋,但正如古人所推崇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实现个人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善守读书求学之拙,干事创业之拙。

    ⑧世界上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完成填空。
    (2)、下面“议论文评价表”中的评价标准,可以对议论性文章的关注点进行评价。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论据这一关注点完成对本文评价。

    关注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论点

    论点明确、新颖、有深度

     

    论据

    ①论据准确、真实,有明确出处和依据。

    ②论据能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和观点保持一致。

     

    论证

    结构清晰、合理,引导读者步步深入。

     
    (3)、你作为某杂志社编者,认为这篇文章有普遍意义,要向读者推荐,提请读者注意,以扩大宣传效果。请就推介文章的目的和内容写一段编者按语,作为导读内容,以便读者快速把握。

    〖知识卡片〗编者按,是编辑对将要发表的文章所表明某种观点、态度,给读者一些启示性的说明。它是最简短言论形式之一,在编辑工作中用途很广。

  • 16、现代文阅读

    翰墨街

    ①黑槐成荫的翰墨街上,宜兰轩和翰墨斋相邻,除了两家店主人一个擅操琴一个喜弄墨之外,与别家无甚区别。

    ②鄘南古城有宋时遗风,人们多喜临池研墨,来翰墨街逛的人从未断过。也常有邻近县市的人来这里买纸墨选字画做装裱,翰墨斋满壁悬挂字画,行草隶篆山水花鸟,看落款,都是临摹之作。门口的茶桌上摆满杯杯盏盏,谁来了,店主老陶就赶紧将绿茶普洱的沏上,遇到性情相投的,免不了铺纸研墨切磋一番。

    ③有人把一幅幅卷轴细细看过,说,您这,都不是真迹呀。

    ④他嘘叹一声说,这可都是好字。

    ⑤来者指着其中一幅问,这幅价钱多少?

    ⑥他顺势望一眼,脸上满是虔诚之色:哦,这幅,您好眼力,这是弘一法师的字呢。

    ⑦不是真迹,价钱就该低些。

    ⑧他就呵呵一笑,您看,弘一法师的气韵可都在呢。

    ⑨最后搞定价钱,不过三两百元。他恭敬地将书轴取下,放进特制的木盒里,说,这大家的字也都是写给百姓看的。您说是不是?

    ⑩来店里逛的人从翰墨斋出来,拐进宜兰轩,一进门先觉得自己俗了几分。迎门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兰花,墨兰、蕙兰、四季兰。案上有素琴,几上放金经,小小斗室,雅意非常。店里悬挂的字画,一看钤印落款皆是名家。他给人讲:我这里可都是名门正派。你看这幅山水画,大气磅礴,丰润富贵。这位名家起先不给,我多次上门去求,他才放到小店。可谓我的镇店之宝。

    ⑪若买者讨价,他就面露不屑,您出那价钱,还是赏赏看看罢。

    ⑫可是古城一位作山水画的老先生携了几幅画去做委托,他斜看一眼,说,这山水画题材狭隘,技法单一,章法凌乱,稍显破败之色。润格还不太好定,还是当修身养性之作吧。一番话说得人悻悻而去。

    ⑬可是那日,他店里的一小幅《墨兰图》就卖了三万块。这在翰墨街上已算是高价了。可偏偏那人的亲戚是同在翰墨街经营的纸墨店老板,于是就找回到宜兰轩。翰墨街从南到北都是做书画的,谁个不懂行呢?

    ⑭你这可欺不得人啊。这不就是您自己画的兰花嘛,怎么混同名家的价钱出售呢?那人说。

    ⑮朱先生面不改色,正颜道,我画兰三十多年了,画的兰不输名家!画兰,讲究的是禅意,您看这些,叶形悠然,雅致非常,哪里不值三万?若说名家,那润格更高,哪是三万块就能求得?寻常人家,挂幅兰花,让陋室添几分雅意就行了!

    ⑯气得那人要砸店。

    ⑰一时就嘈嘈杂杂围聚了好多人。这时老陶过来,说,既然肯花高价买《墨兰图》,看来是真心喜欢。这样吧,我店里有幅隶书,写的是陶渊明的《饮酒·幽兰生前庭》,赠您,算是给这幅《墨兰图》做伴礼吧,您就别再为难朱先生了。

    ⑱旁边有人就笑出了声,就您店里那些临摹的画作,赠人不显得失礼吗?

    老陶赧然一乐,从屋里捧出一幅卷轴,打开看,当时惊得众人大赞:一行行字体线条凝练,气势通达,既有《曹全碑》的丰腴,又有《礼器碑》的峻拔,还可见《封龙山颂》的宽博。落款是松龄。

    你从哪儿得来松龄先生的墨宝?那人惊疑地问。

    老陶说,您没看见,我店里那张“留墨台”吗?松龄先生来店里喝茶,随手写的。

    他的字您也舍得送人?

    老陶说,这有什么不舍得。若他的字价高得吓人,或是只闷在屋里独赏,还会有几人看他的字喜欢他的字呢?

    朱先生听了赶紧跑过来,看看字,又看看老陶,又看看店内的“留墨台”说,故弄玄虚。这松龄先生我早有耳闻,是鄘南籍的一位隶书名家。怎么可以跑到这儿留字给你?倒是天天见你在那儿练笔。不过……你以前送过我几幅兴起得意之作,我看着和这幅字形似的很呢。哦,我想起来了,好像你落款只署名不钤印,倒是有闲章 , 我还以为是雅趣,你,不会是……

    不料,老陶竟然点头说是,松龄乃鄙人拙号。他说,平日喜欢研墨习字,不承想名气在外,市价虚高,让朋友们破费了。我也心存愧疚,因此不再让字悬于市面上叫卖。经营这个字画店虽是个小营生,却让我结识了许多喜欢书法的好朋友,平日将他们所托的字画平价出手,他们也很乐意。书画本来就是让人欣赏的嘛,若价高了岂不是孤高了自己?各位若喜欢,欢迎以后常来这里切磋技艺,留墨台上的笔墨纸砚随意用。

    天色将晚。那人取了字连连道谢,众人散去。

    翰墨街上,晚风缓缓吹来。

    【注】①钤(qián):盖。②润格:这里指报酬标准。③闲章:个人的与姓名、职务等无关的图章。

    (1)、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小说·语言赏析】

    ①他恭敬地将书轴取下,放进特制的木盒里,说,这大家的字也都是写给百姓看的。您说是不是?(请从描写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②我还以为是雅趣,你,不会是……(请分析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3)、【小说·手法探究 】

    对比是小说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用的手法。老陶和朱先生都是书画经营者,都在同一条翰墨街上,但两人对艺术的态度和待人处事的风格等却不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阅 读 策 略

    文 本 内 容

    分 析 作 用

    对比

    店铺装饰

    翰墨斋满壁悬挂的字画,行草隶篆山水花鸟,看落款,都是临摹之作。

    宜兰轩迎门的条案上放置的全是兰花、墨兰、蕙兰、四季兰。案上有素琴,几上放金经,小小斗室,雅意非常。店里悬挂的字画,一看钤印落款皆是名家。

    待客态度

    老陶“门口的茶桌上摆满杯杯盏盏,谁来了,老陶就赶紧将绿茶普洱的沏上,遇到性情相投的,免不了铺纸研墨切磋一番。”

    朱先生“若买者讨价,他就面露不屑”,“一番话说得人悻悻而去”。

    表现了老陶的热情好客,是真心待人;朱先生瞧不起人,他眼里只识得钱。

     

    韩墨斋:最后搞定价钱,不过三两百元。

    宜兰轩:那日,他店里的一小幅《墨兰图》就卖了三万块。

    (4)、“翰墨街上,晚风缓缓吹来。”细品之下,极具韵味。你认为这段话有何深意?以此为结尾有何好处?
  • 17、探究君子艾青的诗歌创作。
    (1)、艾青在1978年的一首题为《东山魁夷》的诗中对他所推崇的一幅画给予了高度评价:“真实与想象的结合/东西方绘画的融会贯通……色彩谱写的最美的歌声”。这同样适合于艾青的诗歌。艾青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使诗歌的色彩与意象、主题相对应,走着中西色彩观融合的自强之路。

    “黑色”一般表示凄惨、哀伤,也是高雅、纯朴、忠厚的象征,“土地”是艾青发掘出来的极具民族内涵和情感的意象,在塑造“土地”意象时,艾青这种对黑色的偏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极大限度地发挥了黑色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氛围和历史积淀相契合。请结合《我们的田地》一诗,说说黑色土地的象征意义。

    (2)、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3)、阅读下面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 )( )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4)、阅读艾青《冬日的林子》节选部分,仿写一首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冬日的林子

    我欢喜走过冬日的林子——

    没有阳光的冬日的林子

    干燥的风吹着的冬日的林子

    天像要下雪的冬日的林子

  • 18、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古往今来,无数君子抒发人文情怀,坚守文化传承。沉郁顿显圣心,shù鼓擂响秋雁孤鸣之时,杜甫哀叹国运与民生;先忧后乐守初心,身居江湖远离庙堂之际,范仲淹不计个人得失,心无旁wù追求理想;赤诚报国明丹心,国家危难风雨飘摇之日,艾青用sī哑的喉咙,唱响赤的爱国情怀。传承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力量。

  • 19、名著导读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对应的内容。

    选文

    题目

    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红星照耀中国》

    “他”指的是(填人名)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律·长征》

    这两句诗描写了长征路上的两次战役,一次是 , 另一次是

    (2)、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书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3)、“转变”是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朝花夕拾》中的“我”(即鲁迅)、《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徐海东,他们的人生经历过多次“转变”。请结合鲁迅和徐海东的“转变”经历,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悠远的渔歌声中,美丽的三峡风光让郦道元流连忘返;异乡求学时,至诚友善的藤野先生让鲁迅刻骨铭心;蓝天白云下,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飞天的跳水画面让我们深受震撼。一处景,一个人,一个画面,皆是风景,皆可入心,请写下留在你心底的风景。

    请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不得照抄试卷阅读选文。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跳转